劉文華
摘要:快樂體育思想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快樂體育是一種深層的心靈快感,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chuàng)新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
關鍵詞:興趣;體驗;快樂體育;教學方法
快樂體育就是指教師正確運用適應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喚起學生自主性、能動性,使他們快樂地參加體育教學,并從中享受體育的樂趣,以得到全面、主動、充分和諧發(fā)展的體育教學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體育、進行體育活動,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立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重視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樂趣,并認為體育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快樂、有吸引力的。于是我們探索讓體育課堂快樂起來,讓學生快樂起來的教學思想與方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快樂運動的基礎
體育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豐富的知識、高超的運動技藝,活潑、生動的形象教育和影響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學習目的、態(tài)度、動機、積極性、身體狀況、興趣、思維能力、情緒等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快樂體育強調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存在著雙向的信息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在開展快樂體育教學中,我們重視教學藝術性的研究,即根據(jù)條件和需要,對教學進行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靈活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態(tài)中”、“師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滿足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學知,體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快樂體育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體育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這種你教我學、我說你聽、我做你練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與全面推行體育新課程要求的指導思想相矛盾。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論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主導作用,認為學生只是一個需要教育的客體,只能被動地接受體育教師的教育培養(yǎng),這樣就導致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自覺性、積極性的泯滅。這樣的教學,不能激發(fā)與維持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能使其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學生也不會進行有效的學習。
快樂體育十分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內因作用,即主體作用??鞓敷w育理論認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從人的發(fā)展看,興趣和動機是構成人格特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學生從事體育學習的基礎、追求目標、個性心理、學習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師只有最大限度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豐富體育課的教學方式
“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課實施中,因其自身的特點,特別強調情調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并能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此,我校“快樂體育”實驗課題組對怎樣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了初步探索。
1.情境法
情境法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或把活動內容用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將師生的情感融于認知活動中,使學生在一個愉悅、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中學習,以引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學生上體育課,都是在教師直接設計或間接控制的情境中進行的,情境應具有誘發(fā)動機的功能,制造問題情境也可誘發(fā)認識內驅力。要利用體育教學人際交往頻率高的特點,讓學生體驗到教師的認同、悅納,同伴之間友好、關心的感情。在學生完成動作后,教師的表情和鼓勵性語言使學生發(fā)自內心的高興。教師善意的指點與期待,會使學生產(chǎn)生繼續(xù)練習的意愿。學生從教師的關心與耐心中體驗到安全感、歸屬感的滿足,同伴之間的協(xié)作、幫助、尤其是在集體項目競賽中互相切磋,共同為取勝而通力合作,同樣會使他們體驗到自己歸屬于某一集體,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2.游戲法
游戲法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沒有快樂的體育課將會扼殺學生的天性。游戲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體育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各種新奇、有趣的游戲,在動中思、玩中學,從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寓教于樂,最終達到發(fā)展身心的目的。這種方法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符合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心理特征,學生非常喜歡。如在課的開始時,我們一改過去先慢跑、后做操的習慣,安排一個趣味性、活動性小游戲,既有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通過小游戲,激發(fā)了上課的興趣。
要本著“讓快樂圍繞學生,把快樂帶給學生”的信念去上好體育課。我們因地制宜地設置了一些簡單跑、跳、沙池、欄木架等組合型的游戲,利用一切有益于改善體育課設施的手段,使學校體育更好地實施,以達到其目的。教師對學生的過高要求也不利于快樂體育的實施,教師在要求學生完成動作或訓練時,有必要降低難度或要求,使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也能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
3.激勵法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及時地給予鼓勵、支持和幫助。同時讓學生通過規(guī)范的動作和圖解來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并找出自己的問題或不足之處,使學生加深對正確動作的印象,以便更好的完成動作。
學生在活動中,當動作完成較好或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教育時機,及時給予肯定,激發(fā)學生不斷地進步。例如,“你的動作做得好極了!真像個小運動員!”“這么難的動作你都會做,真是了不起!”使學生在獲得心理滿足、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產(chǎn)生更加愿意努力向上的愿望,朝著教師所期待的方向發(fā)展。當學生連續(xù)取得較好成績驕傲自滿時,教師及時用激勵性語言來提示。例如,“別大意!別人正準備超過你們呢!”“勝利不驕傲,失敗不灰心!”以此來鼓勵學生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