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南 徐衍潔
[摘要]文章講解了教師,教師角色,高校教師等概念,站在一個普通高校教師的角度闡明了對于教師角色的理解。
[關鍵詞]教師角色 高校教師 導演 導游
從古道今,在任何一個開明的時代,任何一個先進的國家,教育從來都被放在比較重要的地位,有良好的教育,就會有國家良好的未來。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和地位不可或缺,古有孔子傳道授業(yè)解惑,今有教師孜孜以求,誨人不倦。
一、概念
教師是什么?這兩個字對于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但是真要追究起來,這個概念卻變得模糊了。
(一)什么是教師。
董純才在其大百科全書中將教師定義為“向學生傳遞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yè)人員”。廣義上,教師指所有直接或間接、專門或業(yè)余進行或從事教育職業(yè)的人,包括家長、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里的管理工作人員以及在各種傳媒上參與工作的人;狹義上,教師專指在學校里擔任上課任務的專職教師。
(二)什么是教師角色。
角色是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每種社會身份都伴隨有特定的行為規(guī)范和行為模式,當個體產生為自己的社會身份所規(guī)定的行為時便充當了角色。教師角色,是“指與教師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是社會和群體所賦予的對于教師行為的期待。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對教師所規(guī)定的行為規(guī)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教師角色蘊含三種內涵:教師行為、教師社會地位、對教師的期望。教師這個稱謂有兩重含義:一是一種社會職業(yè)角色,二是這種角色的具體承擔者。
(三)什么是高校教師的角色。
高校教師,因為其地位的特殊性,尤其為人重視。高校教師在教育中同樣處于主導者的地位。高等學校教學的全部過程,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材的編寫,到課堂講授、實驗、實習、畢業(yè)論文(設計)等全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組織和實施,都是教師在起主導作用。在科學研究工作中,也依靠教師或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的。就是說,在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中教師同樣起著主導作用。在高等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具有學校其他人員(包括政工人員)起不到的特殊作用。教師在教書育人、培養(yǎng)專門人才、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
二、我心目中教師的角色
而現(xiàn)在,歷史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新世紀中,每個人都認為教育會起到比以往都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國。21世紀是中國教育的轉折點,因為在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開發(fā)其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面對新的挑戰(zhàn),教師的角色,高校教師的角色需要有一定的轉變。
(一)我心目中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導演。
每位看過電影的人都會知道,一本電影要成功,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贏,除了有優(yōu)秀的劇本,實力的演員,最關鍵的是需要有一位能夠把這些都統(tǒng)籌在一起,使之完美結合起來的人,那就是導演。一節(jié)課就是一部小電影,具備電影的全部要素。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自編自演自評的唯一主角,教師的“主導”完全代替了學生的主體,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教師的“配角”,其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為習慣,交往及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等均未能得到恰當合理的發(fā)展。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是一個布控全局的導演。老師需要設置好教案,在設置教案,也就是備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從各個渠道收集資料,包括教材,其他類參考書,網絡等等,這就好比是和編劇討論電影劇本,經過不斷的修改或是經過上一輪上課的比對之后,不斷完善和修改 ,最終定稿。其次,上課的過程就是導演整個電影的過程。學生根據(jù)角色的特點,根據(jù)此次上課的內容,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好比是演員怎么演是個性特點的體現(xiàn),老師可隨時修改教學劇本,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嘗試、揣摩、控制,從而實現(xiàn)新知識的構建,老師只是“導”的作用,通過誘導思考,引導創(chuàng)新,輔導演員,疏導心理,教導方法等來讓學生體會到劇本的精髓,即掌握本次授課的內容。學生可以個個是主體,個個是主角,演的輕松,演的特色,學的真實,用的靈活。教師從始至終只是控制課堂節(jié)奏,調節(jié)學生之間知識的矛盾,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電影。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導演需要和演員溝通,使演員更好得進入角色,就好比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理論的,實際的知識,來給學生傳授和解釋知識點,在教授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老師就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不同學生的層次來調整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演的作用在于溝通,使演員等一干人等更好的為電影服務,老師的作用也在于此。
(二)我心目中的教師也可以是導游。
老師是導游,學生是游客,而大學和大學里需要學習的知識,就像是導游領著游客游覽某個著名的景點。在一開始的時候,導游需要給游客先做一些介紹,然后,領進門,導游只是一個領路人,給游客呈現(xiàn)游覽這個景點最好的路線。當然,每個人欣賞美景的角度和觀點會不同,最好有自由活動時間,讓游客按照自己的意愿游覽,導游可能再適當?shù)淖龀鲂┰u價和解釋,不會過度干預,一切都讓游客自己感受。
就高等教育而言,我國的大學生基本上都已年滿十八歲,從法律上說,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公民。因此,他們有資格被人以成年人來平等地對待。從這種意義上說,高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殿堂,而應該是一個提供教育服務的場所。當成年的公民用付費方式來高校求學,高校及高校教師就應該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其提供教育服務。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不再是居高臨下的恩賜,而只是合同一方當事人在收取費用之后應盡的義務。也就是說,大學教師是受雇的為成年求學者提供教育服務的工作人員,當然,這個說雖然有點略顯功利,但是這里所說的服務人員有其特殊的意義,學生對于老師還是要尊重,老師也不用為了討好學生而讓考試變得簡單。這里的服務人員,就像是導游。導游付出自己的勞動,不僅讓游客感受到了景點的美麗,也用自己的勞動獲取了酬勞。優(yōu)秀的導游,讓游客滿意而歸。優(yōu)秀的老師會研究自己的學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最多的知識。
三、展望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尤其是高校教育的發(fā)展,老師已經不可能像原來那樣,一本教材上到底,課堂上完全一個人唱獨角戲,然后上完課又直接走人,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學質量差,學生評價也低,新時期的老師,除了業(yè)務上面要過關,最關鍵的是要會和學生溝通。老師得要意識到自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者,而是既有權威,又能平易近人的解惑者。只有認識到這樣的轉變,教師才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董純才。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146
[2]葉瀾,白益民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32
[3]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M]第1 版。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