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校铮鳎澹欤?/p>
力拓集團告知中國鋁業(yè)公司(下稱“中鋁”),它們的交易終究無法達成。中鋁總經(jīng)理熊維平在公告中表示對這一結果 “感到失望”。
分析家迅速指出,這不是中國四年前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尤尼科(Unocal)案的重演——四年前,中海油迫于華盛頓的政治反對而撤消收購。他們認為,收購力拓案的失敗是由于經(jīng)濟原因而非政治原因。中鋁提出投資的時候正值全球商品價格處于低谷,力拓迫切需要現(xiàn)金以及應付近400億美元的債務。而如今,礦物價格已經(jīng)反彈。澳大利亞獨立研究組織Stock Resource的董事總經(jīng)理克雷海德(Grant Craighead)表示,力拓股東對中鋁收購案的最大不滿在于,這筆交易是在目前的金融危機接近谷底時達成的,最近幾個月的市場認定最壞的時刻已經(jīng)過去。
情況也許就是這樣,但這個結果令一些中國決策者和主管人員嘗到了苦澀的味道。他們都非常清楚,這個中國投資案可能會變成澳大利亞的政治大足球,事實上,當國有企業(yè)中海油試圖收購尤尼科的時候,美國的反應都沒有澳大利亞這次的反應那樣大。
力拓的決定令陸克文政府得以回避是否允許中鋁投資推進的艱難決定。
這筆交易的結果也帶出了一個尚未有答案的問題:如果發(fā)達國家發(fā)出信號,表明自己其實不需要中國的錢(除了投資美國國債),中國將怎樣處理自己那些錢?一個國家的錢如果比它可能在國內投資的多,它可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通過外國直接投資循環(huán)利用其盈余。事實上,中國已經(jīng)在發(fā)展中國家達成數(shù)十筆交易。但在發(fā)達國家,中國的兩次大投資都被唾棄。先是中海油,如今是中鋁。
陸克文堅稱澳大利亞仍然歡迎所有投資者。這可能也是真話,但中國人是否仍對澳大利亞感興趣則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Bill Po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