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鑫 胡友珍
摘要:本文從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出發(fā),用人際功能分析了奧巴馬的當選演講詞,探討了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奧巴馬如何把握形勢,鼓舞人l心。
關鍵詞:人際功能語篇奧巴馬演講詞
一、理論
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旨在建立適用于各種語篇分析的理論,通過分析找出規(guī)律,從而上升到分析學研究,最終達到用單一理論描述所述語言的目的。
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觀點和分析方法常常用來操作語篇分析。他在AnIntroductton£DFunctionalGrammar一書中明確指出,建構(gòu)功能語法的目的是為語篇分析提供一個理論和分析框架,這個框架可用來分析英語中任何口頭語篇和書面語篇。他將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純理功能劃分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任何一個語篇都是通過語言表達的三大語義功能將語義系統(tǒng)現(xiàn)實化的。黃國文認為,“系統(tǒng)功能語法是一種比其它理論更適合于語篇分析的理論”,“是一種可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語篇分析理論”。
人際功能關注的是篇章作者和篇章意圖中讀者的互動關系,即說話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并影響聽者的態(tài)度和行為(李戰(zhàn)子,2002:75)。人際功能通過語氣和情態(tài)來實現(xiàn)。語氣表明講話者選擇了某種言語角色,同時也賦予了聽話者一種言語角色。情態(tài)則說明講話者有否作出論斷(胡壯麟,2002:327)。
二、演說的背景
2008年11月奧巴馬順利當選美國總統(tǒng),當時正值美國金融危機,為了表達感恩的心情和安撫美國人民因金融危機而受創(chuàng)的心靈,他向芝加哥民眾進行了一場勝利演說,期待美國人民能夠相信美國政府,經(jīng)受住金融危機的打擊,迎接美好的未來。
三、交際雙方的角色
韓禮德把人際功能定義為:人們利用語言來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用語言來影響別人的行為,同時用語言表達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改變世界。為了建立人際關系,人們在談話中交換著不同的角色,其中有給予和求取是最基本的。在交際過程中,交際對象可以分為兩類:物品或服務,以及信息。由此,言語角色和交際對象的組合產(chǎn)生了四種基本的言語功能:提供、命令、陳述、提問。
由表l可見,用于體現(xiàn)陳述的是陳述語氣,體現(xiàn)命令的是祈使語氣,體現(xiàn)提問的是疑問語氣,用于提供時則無固定句式。演講語篇的發(fā)話者是在向聽眾或觀眾表達自己的觀點,充當信息發(fā)布者的角色,因此大部分發(fā)話語氣都是采用陳述語氣。這體現(xiàn)了發(fā)話者的交際角色和交際目的(為了宣傳自己的執(zhí)政思想),此時,演講者有主動權,聽眾或觀眾是無權插話的。
表2是對奧巴馬當選演講詞的句子的類型進行的歸類:
由表2可以看出,陳述句占了決定性的比例,這也是演講稿的一般功能基調(diào):為了勸說和鼓勵。奧巴馬這次演講的目的主要在于感恩和鼓勵,振奮人心,尤其是感恩部分,主要通過回憶在競選過程中陪伴他、支持他的人們的點點滴滴來表達感謝的心情。陳述語氣當然是首選。其次是祈使語氣的使用,為了堅定美國民眾對美國政府治理美國的信心,奧巴馬選擇了祈使語氣,表明了要和美國人民一起建設美國的決心。
四、情態(tài)
情態(tài)系統(tǒng)所表達的意義也是人際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講話人對自己講的命題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斷。當交換的東西是消息時,情態(tài)指的是從可能性(orob—abilily)或經(jīng)常性(usuality)角度考量這個消息的可靠程度。若交換的東西是物品或服務,情態(tài)指的是講話人對交換最終是否成功的自信程度。為了區(qū)分因交換物不同而涉及的情態(tài)意義,可把情態(tài)分為情態(tài)化和意態(tài)化,每一小類又可按照交際的具體需要選擇具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形式。表述可能性時,情態(tài)可分為高、中、低三種;涉及消息的可靠程度可分為可能的、很可能的、確定的三種。如表3所示:
在這篇演講稿中,will出現(xiàn)了17次,can出現(xiàn)了10次,may出現(xiàn)了2次,should出現(xiàn)了2次,shall出現(xiàn)了1次。
情態(tài)操作詞,“will,may,might”和“Carl,could。might”的概率程度是高一中一低?!皐ill”和“can”高程度情態(tài)操作詞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并且“wall”集中出現(xiàn)在他向美國民眾許諾能夠在任職期間帶領整個美利堅民族克服各種障礙走向光明?!癱an”主要以“Yes,Wecan”的形式出現(xiàn)。奧巴馬在講述安妮·庫波爾,一位在亞特蘭大投票的黑人婦女的故事時,列舉了許多美國歷史上所經(jīng)受的考驗,例如美國能否消除種族、婦女歧視,渡過蕭條時期,鎮(zhèn)壓暴力、血腥事件,邁出向月球的第一步,美國人都成功了?!癥es,Wecan”堅定了美國人民的信心,讓他們相信美國是不垮的民族,以前能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現(xiàn)在同樣可以?!皊hall”是在句子“We shall overcome”中出現(xiàn)的,意為“我們終將勝利?!比獌H此一處用了“shall”,屬于高情態(tài)操作詞,體現(xiàn)了奧巴馬對美國的熱愛,表明了美國永遠都會是勝者的態(tài)度。美國人民不僅要緬懷美國過去的成就,更要對美國的未來充滿信心。金融危機就和過去任何一次挫折一樣,終會被平息。由此可見,奧巴馬希望通過這次演講向美國民眾傳達他對美利堅民族的熱愛,對美國民眾的信任,對美國未來的憧憬。
五、其它具體詞匯所體現(xiàn)的人際功能
代詞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際關系的親疏,因此代詞在演講詞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語中代詞分為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而各人稱又有單復數(shù)之分。一般在演講詞中,第一人稱代詞如we,us的使用頻率都很高。第一人稱“we”有多種語義,在每種語義下言語角色都有所變化,但每種語義都包含有說話人和受話人兩方,因此“we”的使用容易拉近說話人和受話人兩方的距離,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第二人稱代詞you也是在受話人和聽話人距離和關系都很親近的情況下使用的,一方面能夠提醒聽眾演講的話是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另一方面也易于引導聽眾進入觀察者和思考者的角色。we和you使用在演講稿中都能夠拉近演講者與聽眾的距離,使語篇更像一種面對面的交談,給人親切感,確保講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交流。表4顯示了在奧巴馬這篇演講稿中各個人稱代詞使用的頻率。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人稱we,I,our的使用頻率都很高,其中we的頻率最高。奧巴馬通過we,I,us,our第一人稱的使用,拉近了他和芝加哥市民乃至全美國人民的距離,讓他們切身地感受到了自己和最高領導人的親近感,能夠隨著奧巴馬一起回憶美國的過去,見證美國的今天,期待美國的未來。
六、結(jié)語
語篇的人際功能是通過語氣結(jié)構(gòu)和情態(tài)系統(tǒng)反映出來的。語氣結(jié)構(gòu)涉及不同小句類型,如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等,它們賦予說話人不同的言語角色。在陳述句中,說話人是信息的擁有者和傳遞者;在疑問句中,說話人尋求信息或者核查已有信息。奧巴馬主要用陳述句回憶了他的競選歷程,用祈使句振奮和鼓舞人心,用疑問句的形式自問自答。在情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人稱代詞可以表現(xiàn)說話人對其自身、對其所做命題和對聽話人的態(tài)度。奧巴馬在演講中非常善于運用第一和第二人稱代詞,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拉近自己與聽眾之間的心理距離。
參考文獻:
[1]Halhday,M.A.K.Anin oducfiontoFunctionalGram-mau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58
[2]黃國文.語篇分析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996.
[4]李戰(zhàn)子.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