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學校領導宣布:“明天縣教研室的領導要來我校指導教研活動。每位教語文的老師都要準備一節(jié)課,因為到時要采取抽簽的形式來決定講課教師?!睘榱擞舆@一嚴峻的考驗,我放學后就一直在電腦前忙著查找資料備課。大概忙到10點多。教案才撰寫完成,又開始忙著搜尋圖片,制作課件。說是課件,也只不過就是幾張幻燈片??赡菍τ谖襾碚f已經很難了。我先向人請教了一番,自己才開始制作,還要邊摸索邊制作,這樣就浪費了好多的時間。此時真后悔自己平時沒有多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做了改,改了再做。就這樣一直忙到了十二點多才休息。
今天早晨剛剛五點我就起來了。到校后和同事談起昨晚的經歷,她說也是十二點多睡的,現在頭還昏昏沉沉的。我們的談話引發(fā)了大家的感慨:“如果我們每天都要這樣備課,那誰受得了哦。大概只有評優(yōu)質課或者有領導檢查工作時。我們才能這樣去準備。平時哪里有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允許我們這樣做啊。搞教研活動就是要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何必搞優(yōu)質課的那一套呢?倒不如研究一下教師的教學現狀來得實在?!?/p>
主持人語(王笑梅,江蘇省通州市實驗小學校長,特級教師)
本案例展示的是為迎接教研室聽課,全校教師加班深夜備課的情景,最終教師慨嘆如此突擊備課費時費力,備課還是常態(tài)的好。
案例給我們帶來諸多思考:為什么教研室來檢查,教師要突擊深夜備課?是老師沒有備課嗎?不是。如果翻開這些老師的備課筆記,一定是密密麻麻寫滿了。只不過我們明白,這些教案是用來應對檢查的,而不是為真實的課堂所準備。顯而易見,這種常態(tài)下老師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的備課其實是“無效備課”。從案例中教師各自查找資料、制作課件,我們可以看出老師的備課依然處于單槍匹馬的孤軍奮戰(zhàn)狀態(tài),學校也沒有形成最基本的教學資源庫。
如何避免備課中為查而備的形式主義,減輕教師負擔?如何避免備課中的各自為政。形成集體備課的氛圍?如何讓集體備課既能達到教學設計的高起點多融合,又能彰顯教師的個性風格?如何充分發(fā)揮電子備課智慧共享,資源共享且節(jié)省大量書寫時間的優(yōu)勢,又能有效地控制電子備課帶來的“教案搬家、復制拼盤”等弊端?……這些都是在實際中困惑著我們的問題。
只有有效備課才能造就有效課堂。使常態(tài)的備課成為高效的備課,讓老師拿著常態(tài)下的備課設計就能上成公開課,那才是有效備課追求的最佳境界。下面我們請專家就“常態(tài)下的有效備課話題”談談各自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