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君
摘要: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大事,而當今學生的寫作現狀令人擔憂,無病呻吟,蒼白無力。要使學生胸中裝有大千世界,要讓學生文思如泉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感受時代脈搏,留心身邊趣事——激發(fā)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2.強化閱讀積累——積淀文化,做知識情感豐富的人。3.注重文學鑒賞——做有審美情趣的人。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會呈現活力,才會閃現生命的色彩。
關鍵詞:留心生活 閱讀積累 審美能力
寫作文是學生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事,教作文是教師語文教學中最苦惱的事。自工作以來,我就從事語文教學,深感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大事,也是最難做的事。但我們又必須做好這件事。
通常我們的寫作課常是:教師給出一定的材料,簡要作以指導,然后要求學生90分鐘或45分鐘完成交齊。你再看,有的學生抓耳撓腮,有的學生一籌莫展。我想造成這樣的后果,不能怪學生,他們太缺少生活的深刻體驗,太缺少美的感悟,缺少文化的積淀,沒有獨立的思想。
針對這種現狀,我們都會想到我們的教學要課內外結合,要拓展學生的視野,但要具體采取什么措施,并落到實處,這并非容易。鑒于此,要改變作文現狀,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我們常說,要留心生活,有的學生想留心卻不知該從哪做起,很多學生都有惰性,如果教師不加以指導督促,很難見成效。所以,我建議:
一、 感受時代脈搏,留心身邊趣事——激發(fā)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1、各種媒體應接不暇,大多數同學對當今熱點新聞很感興趣,同時新聞又是百科全書,包羅萬象,不如讓同學從關注新聞熱點,了解國內外時事做起,要求每人每周積累新聞兩則,并作出點評,每周組織兩次新聞報道,評選出最佳新聞報道員。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時代脈搏的跳動,又激發(fā)了內心情感。諸如《我看美伊戰(zhàn)爭》、《楊立偉,你真行》《臺灣你何時回來》我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其產生非表達不可的欲望,即使是一些稚拙的想法,即使是一些天真的愿望,我都對其進行鼓勵。
2、有所感才能有所寫,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投其所好是最明智的事。提到《還珠格格》,提到bone樂隊,提到羅納爾多……他們會滔滔不絕,眉飛色舞。不如就從他們的愛好入手,了解學生的思想,再適當加以引導,就會激發(fā)學生想寫的興奮點。
3、有了切身經歷,有了親身感受,才能寫出真情。布置完寫作題目,我都盡量讓學生親自投入到生活中,去觀察,去實踐,去感悟,然后回來再寫,做到有的放矢。有時我會讓學生利用休息日的時間走出去觀察一個場景,觀察一個人物,細心觀察有何特點,對你有何觸動,然后在寫作課上寫出真情實感。有時我會讓學生自己替父母去市場買回菜,為父母做頓飯,去感受社會中的各種人物,感受他們不同的生活,感受父母的辛苦,感受勞動后的歡愉,寫出切身感受。這樣學生就不會無從下手,不會無病呻吟了。
沒有生活的積累,沒有現實的觸發(fā),學生能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嗎?學生寫作的源泉唯有在貼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產生。讓學生接觸事物,激發(fā)他們的作文情緒,產生強烈的作文沖動,調動他們的信息貯存,喚起他們的有效記憶,然后開啟寫作的靈感之門。
二、 強化閱讀積累——積淀文化,做知識情感豐富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建學生負擔,就要讓學生去閱讀東西,比要記下的多兩倍甚至是四、五倍。
1、 節(jié)假日我基本不留其他作業(yè),只是讓學生多讀書,多去體驗生活,并向他們推薦一些優(yōu)秀書目。假日長多讀較長名著,時間短多讀一些優(yōu)秀期刊雜志。諸如《讀者》《小小說》《詩刊》《散文》《演講與口才》等都是很有思想、有內容、或生動或樸實的期刊雜志。讓他們在閱讀中體悟生活,關注社會,去感受真善美,辨識假惡丑,體味人生哲理,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更睿智,更成熟,情感更豐富。學習如何把生活寫入文中,如何使文章閃亮生命的色彩。
2、 緊扣教材豐富課外知識。以教材為出發(fā)點,根據單元學習內容,要求學生課下搜集相關內容或表達相關情感的課外美文佳作一篇或多篇,單元結束后寫作課之前交流, 既強化了單元知識,又拓展了語文視野,又為寫作打下基礎。
三、注重文學鑒賞——做有審美情趣的人
教師對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實際就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對作品的優(yōu)劣,美丑進行思考并作出準確的判斷。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人格的完美和心靈的和諧,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我們把語文視為美學載體,就可以發(fā)現,語文可以傳達世界上美學家們所研究、所表達的一切的美。語文教材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間。
語文教學 的美育不單是使學生獲得愉悅感,更要指導學生借鑒前人的美的經驗、美的規(guī)律、美的表現方法,形成合乎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與此同時,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形成學生美的心靈、美的人性。在美的熏陶中,讀書作文學做人,求發(fā)展明人生,一篇文章不論悲喜愛怒,其中都有對人生的無盡感觸與揮發(fā),我們應當在其中善于發(fā)現善于體會,引導學生升華深化。力求在審美情感的參與下,充分發(fā)掘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把知識的傳授與美感體驗結合起來。
總之,寫作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納知、傳情、張理、達意的雙邊精神活動,學生的作品是知、情、理、意四要素融為一體的集合體。因此,教師必須注重擴大學生知識視野、盡可能豐富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情感 ,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眼光。引導學生先做好人,做一個積極向上,有情趣有內涵的人,那么寫出的文章才會呈現活力,閃現生命的色彩。
(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