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蘭
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chǎn)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
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yōu)先注意和積極地探索,并表現(xiàn)出心馳神往。例如,對美術感興趣的人,對各種畫展、攝影展都會認真觀賞、評點,對好的作品進行收藏、模仿;對健美操感興趣的人,會積極主動參與各種健身活動,欣賞各種健身比賽,而且在跳舞時感到愉悅、放松和樂趣,表現(xiàn)出積極而自覺自愿。
那么,如何著手使自己的課堂富有幽默、輕松、愉悅,激發(fā)學生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習成績。下面,是我從教十幾年的一些體會,與大家—起共享。
一、“上演好”第一課
對于剛進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什么都新鮮、好奇,特別是對新開設的課程。抓住這一特點,在第一節(jié)課上我就下了“猛藥”。第一時間讓他們由此愛上生物。新生第一課,我采取“閑聊”方式上課。首先來個自我介糾,塑造一個風趣、活力的形象。如:你們知道有哪些字與“梁”字同音?話音剛落,下面就七嘴八舌說開了,量、良、涼、糧、粱。我把學生說出的字一一寫到黑板上,然后話鋒一轉,你說老師更喜歡哪個“梁”呢?……我最后用紅筆重重圈出糧字,借題發(fā)揮,涉及如何才能使糧食增產(chǎn)豐收,糧食對家庭、國民的重要意義等。
第一節(jié)課,通過列舉一些趣聞逸事,深入淺出,讓學生全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奧妙無窮的生物界中。從他們的眼神、表情可看出,生物是如此有趣、生動,如此貼近自己的生活。
二、當好“導演”
有人說,教師就是“導演”,就是“演員”。站在三尺“舞臺”上,是否能吸引“觀眾”,就取決于你的“演技”水平。假若從始至終都是一種腔調(diào)、一種表情,呆若木雞,學生哪來興奮?哪來興趣?所以老師應盡可能豐富自己的語調(diào),多模仿電視主持人的腔調(diào)、語感、語速等。同時在課堂上適時運用恰當?shù)?、得體的肢體語言來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三、投入真情實感
想要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就要使學生對你這個人感興趣。因此我常常不忘對學生進行感情的“賄賂”。課余時間應多深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聊天,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與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各種體育運動。又如在批改作業(yè)時,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表現(xiàn)、不同的家庭背景,在作業(yè)本上寫下批語,對學生加以肯定或思想引航。許多學生因此而感動,有的通過書信,對我訴說衷腸:聊家庭,聊青春煩惱,聊朋友……有學生說我是個魅力老師,既風趣又充滿活力,有學生說我是個溫柔老師,有學生說我最理解他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我的信任與依賴,這也足以證明我對學生的熱情與負責。這樣做學生自然會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這門學科,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四、把知識與生活充分聯(lián)系
從教以來,我就反對“照本宣科”,我認為這是一種沒責任心的表現(xiàn)。教學中我通常會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使理論再回到實踐,這樣不僅可使學生培養(yǎng)各種思維能力,利用知識理解鞏固,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講“細胞膜功能”時,我提出淹姜時加入醋和白糖為何糖可進到細胞內(nèi)部?做酸菜時為何要密封?為什么紅薯藏貯越久味道越甜?當這些問題解答后,學生不但對課本知識理解得更深,而且對學習生物學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
五、利用直觀手段
利用直觀教具可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同時也可激發(fā)興趣。如講“心臟”時,到市場買回一個完整的豬心,呈現(xiàn)實物,對掌握心臟結構更直觀,記憶更深刻。又如“講植物體結構層次”時,拿來柑子、油菜、番茄、紅薯,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對植物的四大組織判斷很準確。如番茄皮屬(保護組織)、番茄肉屬(營養(yǎng)組織)學生回答既快又準確。
六、表揚鼓勵,關注弱勢群體
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師生間的雙向努力,取決于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表現(xiàn)后進的學生,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nèi)〉玫囊稽c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希望。在教學形式上開展課堂搶答、分組比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光榮感、成就感,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因為教師本身的優(yōu)良品質(zhì)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創(chuàng)造愉悅課堂,培養(yǎng)學生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把握學生生理、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和趣味的和諧統(tǒng)一。
(責編 李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