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慶
高中生物進入總復習階段后,有許多內容要進行復習,顯得繁多而雜亂。有些老師和學生可能感覺無從下手,生怕揀了“西瓜”丟了“芝麻”。那么,在復習中應該怎么做呢?筆者認為,作為高中學生,一方面要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堅持以高考考試說明和大綱能力的要求為出發(fā)點,根據高考中題目的立意和表達形式的變化,進行認真復習;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復習方法,知己知彼,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上,明確孰重孰輕,注意點、面結合,兼顧深度、廣度;課堂上要明確復習目的,注意反思,及時總結;下課后多想想,梳理知識,強化記憶。為了在高中生物復習中做好復習工作,打好復習之戰(zhàn),我再簡單的介紹幾種高中生物復習的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識,弄清內在聯系
學習高中生物知識與學習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也存在著一些基本思維要素的迥異。比如,數學中的是未知數x、y、z,化學中的是分子、原子、電子,物理中的是力、光、電、磁等等,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元素卻是細胞、組織、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這些對于高中生來講顯得陌生而又難懂。因此,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guī)律當然,在記住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guī)律上。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的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例如,關于DNA,高中生物教材中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幾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這幾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后聯系起來思考又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而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同,需要大家做了比較后才能清楚。
二、結合圖表復習,突出重點、難點
對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每章、每單元甚至每一節(jié)中,都有重點、難點內容,這些內容是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必須要求牢固掌握,正確理解。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學生在平時復習過程中,應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歸納教材的重點、難點,不一定每次復習都要閱讀全教材,事實上,只需閱讀重點、掌握難點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實踐證明:采用結合圖表進行復習,不但復習了教材內容,而且培養(yǎng)了識圖作答能力,掌握的知識比較牢固。
三、再現知識。強化記憶
高中生物復習重在理解知識,只有理解了知識,才能較好地掌握它、運用它。高中生物有許多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一定要弄懂并不斷強化記憶。要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就必須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這對提高考試成績至關重要。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中基礎題約占到73%以上,而這兩年的選擇題部分則多數是基礎題,這無疑使這一比例增大了不少。讓人擔憂的足很多同學在這一部分丟分超過15分,這讓人感覺太可惜了。所以,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把鞏固基礎知識放在首要位置。另外,很多靈活題也來源于基礎題。因此,在高中生物復習過程中,除了理解,適當記憶是很必要的如基本概念、規(guī)律、實驗目的和原理等,這些內容只有適當的記憶才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它對理解相關知識、提高解題速度都有幫助。
四、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生活中的信息源隨處可見,電視、報紙、網絡等多個渠道展示了現代科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信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克隆、胚胎干細胞、轉基因技術等不斷有新的進展,沙塵暴、溫室效應、環(huán)境污染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報道不時出現,要讓學生多了解這些方面的新聞與發(fā)展,聯系所學知識,通過這一點一滴的積累,鍛煉從資料中迅速選擇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事實證明:高中生物復習中要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這也是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那些最常見的生活現象最有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考查學生對生活中常識的認識和理解,也是近年來高考生物試題的一個出題方向。因此,在復習中選擇貼近書本知識、更貼近生產生活的問題,盡量避免純知識性的題目,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將死知識活化,也只有活學活用,才能逾越思維障礙。例如,植物施肥過多的“燒苗”問題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釋、生長素可以作為除草劑的原理剖析、無籽果實形成的特點分析等。
五、總結梳理。融會貫通
高中生物復習中一定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要針對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查缺補漏,而不是囫圇吞棗,一遍遍地吃夾生飯應該致力于消化已經做過的試題,總結、吸取曾經的經驗和教訓。只有自己整理消化、自己理解加工出來的要點,答起題來才會游刃有余、融會貫通,才能使復習效率更加突出,卓有成效。
六、分階段復習。弄清側重點
首輪復習考生應立足教材,夯實基礎。高中生在復習中要突出重點,找到學科內綜合點、熱點問題與知識的結合點。簡言之,一輪重基礎;二輪攻專題;三輪練模擬;四輪查補缺。具體來說,第一階段,按章節(jié)捋清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第二階段專題復習,本階段復習以知識體系專題復習為主,帶動其他專題復習,重視實驗的復習。專題復習宜精不宜多,結合教材重點和近年來高考試題,有目的的選擇,本階段習題以綜合題為主;第三階段模擬測試,在這個階段做適量的模擬測試。模擬測試的題量不宜過多,以覆蓋主干知識要點和練活思維為宜,力爭達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第四階段查漏補缺,這個階段教師把時間交給學生自己,由他們自己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安排,回歸課本,認真分析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重點、難點、熱點,通過查漏補缺發(fā)現自己存在的不足,體驗和感受到模擬環(huán)境對自己產生的“壓力”,為學生迎接高考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