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卓琳
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的職業(yè)教育面臨改革。在教學活動中,高職教師不可再秉承傳統(tǒng)的“教”、“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而要從“授”轉為“導”,通過學生“是否參與、如何參與、參與多少”來確定教學成功與否,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做中學”理論。通過該理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在探究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一、何謂“做中學”
“做中學”理論是由杜威(John Dewey)提出來的,他針對脫離實際生活經驗、純知識灌輸?shù)拿绹鴤鹘y(tǒng)教育,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的主張。他主張教學應當遵循以下步驟:
1.真實情境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校外出現(xiàn)的情境,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感興趣的那些作業(yè)的情境??傊?,情境一定要盡量真實,要貼近生活,盡量模擬社會。
2.發(fā)現(xiàn)問題
在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提出疑難,并將學生置于欲解決疑難的境地。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杜威認為,如果學生不能主動發(fā)現(xiàn)一個他感興趣的問題,那么其他的步驟就不具任何意義了。
3.占有資料
教師提供學生要解決問題的必要資料。這里所謂的資料,決非是解決問題的答案,而是進一步探究的資本,必不可少的資源。如果需要,還可利用直觀教學,對問題進行直接的觀察。
4.提出假設
學生發(fā)現(xiàn)足以吸引自己的問題,并根據現(xiàn)有資料,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和想法,大膽推論、猜想、提出假設性的答案。
5.檢驗想法
按照確定的方案,驗證解決問題的想法,看它是否有效,形成結論。
這種蘊涵探究思想的教學模式不僅對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探究教學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二、“做中學”理論在計算機學科中的應用
筆者從事計算機相關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各軟件的操作技能。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在講臺上通過計算機來演示教學,而學生僅僅是充當著“觀眾”的角色,被動的學習,這使得我們的教學收效甚微。與之相反的,把“做中學”理論引入課堂活動中,就是要讓學生親歷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設計方案、討論困惑、協(xié)同操作完成實驗、交流心得等,以提高學習質量。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在必要的理論知識講解與復習之后,要明確的向學生下達學習任務,目的是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獨立思考和團體協(xié)作,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筆者在講授《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第三部分內容“Word2000操作”時,在確認學生已經掌握了鼠標和菜單操作的前提下,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用Word2000來設計一個班刊。對于學生而言,各種刊物見過不少,但是設計刊物的機會卻是不曾有的。因此,當學生接到此學習任務時,表現(xiàn)得躍躍欲試。布置學習任務時,任務主題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做”中來。且要掌握好任務的難易度,確保任務的可執(zhí)行性。
其次,通過“做”來培養(yǎng)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在學生已經被任務所吸引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主動的尋找要完成任務的方法。在設計班刊這個任務中大多數(shù)同學都選擇了團隊合作的方式,在明確了班刊的風格后分工收集所需資料,然后將資料整合到一起,進行排版。團隊合作的好處是除了能促進同學間的團結互助,更能使學習具有實效性,在“做”的過程中自主地解決困惑,培養(yǎng)其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最后,就是要將做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并交流心得。在這次設計班刊的實驗活動中,是以小組作品的形式把學習成果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并從中歸納出“我學到了什么”。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任務的,其處于主導地位,而教師發(fā)揮著引導作用。
三、“做中學”理論的優(yōu)勢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比,“做中學”理論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
首先,通過實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
其次,加強了對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有實效性。
再次,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自己解決問題,可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高職教育中,作為教師,不僅要用“鮮活”的知識武裝自己,更要用自己的樂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鉆研的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來帶動學生。作為學生,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勇于創(chuàng)新?!皩嵺`出真知”,讓學生的“做中學”、教師的“教中學”創(chuàng)造共同探究學習的情境,培養(yǎng)師生融合的教學情感,提高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