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英
摘要:職業(yè)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必須轉變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如果只按部就班,照本宣科,那是萬萬不行的。本文結合職業(yè)教育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特點,提出了職業(yè)學校英語教育的新模式。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英語教育新模式
1 職校生學習英語的特性
1.1 學習目的明確但學習積極性不高
職校生學習英語者大部分都是知道應該學到什么程度或者最終達到個什么結果。但是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對自己未來的追求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是為了應對考試。 他們也渴望盡快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但是,沒有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愿望。
1.2缺乏學習方法和毅力
職校的學生一般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會學習,不知道該怎么學和學什么。有的學生雖然知道學習、想學習,但是底子差,得從頭開始,想到要從頭開始,時間精力都不允許。讓學生感到力不從心而產(chǎn)生恐懼、焦慮、羞愧、急躁、畏難甚至自卑消極的心理。怕出錯失面子而不會輕易開口,對英語學習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再加上缺乏毅力,一遇到困難學習興趣就下降了。
1.3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相對薄弱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發(fā)音不夠準確。同時又受到母語的影響,學生牢固的母語文化模式很難改變,不管在口頭還是在書面表達上都帶有母語的痕跡。這幾方面的原因就造成職校大多數(shù)學員聽、說、讀、寫能力薄弱。
2 根據(jù)職校學員的情況,我們必須改變教育模式,在英語教學中應運用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自1983年由哈佛大學發(fā)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 H o w a r d Gardner)教授提出以來,已經(jīng)逐漸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并成為90年代以來許多西方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在實踐中也形成了多種各有特色的課程。加德納的學說啟示我們: 第一,因人施教,以每個人的智能特征為前提,選擇不同的、適合其發(fā)展的方法和內(nèi)容進行教育。也就是說,肯定每個人特有的智能,并且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任務。第二,個體之間智能的這些差異是普遍存在的。進行個性化教育,尊重個體間的差異。既有利于個體的發(fā)展,又有利于社會對多層次、多規(guī)格人才的需求。第三,面向全體學生,把每個人的潛能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出來。多元智能學說及其實踐,一方面標志著教育已由教學論為主的時代轉向以學習論為主的時代.另一方面還標志著教育已從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的時代。從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我們發(fā)現(xiàn), 對“差生”確認實質(zhì)上是在強調(diào)英語教學智能這種認識觀念的指導下,以學生此方面的表現(xiàn)情況為評價標準的。而其它智能對于我們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也同等重要,它們也應受到同等的重視。因此我們就應該樹立多元智能觀,從智能多元化的角度來認識職校生。這一新的智能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差生”的新視角,了解每個學生智慧發(fā)展的長處和劣勢,創(chuàng)設和提供各種適合每個學生智慧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以及發(fā)展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3 針對這一教育觀念,職業(yè)英語教學應該采取以下方法
3.1 按照職校生英語實際水平分類編班
在新生入校后,先進行摸底考試,再按成績和學員自愿報名的方式將學員編成甲班乙班。而且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教材,這樣的教材適合兩類學生的需要,有效地提高職校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教師運用不同的方法來針對不同的學生,以做到事半功倍.
3.2 幫助職校生有效控制情感,消除畏難情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學生很可能半途而廢。學生焦慮感強、學習動機不足、缺乏自信心,不會主動進入語言學習機制,從而妨礙語言的習得。相反,如果焦慮感弱、學習動機強烈,又有自信心,其情感過濾的作用則很弱,可以獲取更多的語言輸入,從而加強語言的習得。
3.3彈性使用現(xiàn)行教材,識普遍性與特殊性
在掌握學生基礎的前提下,什么該教,什么不教,什么該深教,什么該淺教,我們都應該能很好的把握。只有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覺得這門課沒有難度,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就不難調(diào)動了。認識普遍性與特殊性,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熟知學生的類型, 認識并接受學生的個體差異。
3.4備課和課堂上取得創(chuàng)新。
面對一群英語基本功較差的學生,一本以初中內(nèi)容為基礎的英語教材,作為英語教師還真有些“望而生畏”“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將一節(jié)課上的讓自己滿意,又令學生們樂于接受呢?這是問題的關鍵。因此,要在備課和上課上同時下功夫。應多考慮趣味性,實用性和多面性,不宜太注重知識量,更不宜攻難點,還要有幽默感,要隨時抓住學生的思維,想學生所想,教學生所教。讓學生們首先從心理上先接受或喜歡你,因為“教”這種行為在職業(yè)學校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的一種交流和溝通,多用鼓勵性和贊賞性的語言,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每一個進步,嘗到每一份成功的喜悅。
3.5 信任、理解、尊重學生
英語學習在一定的意義上是一種英語文化學習。西方文化是一種民主氛圍較高的文化,在這種民主氛圍中,個人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信任、理解、尊重學生。這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才能較大程度地體驗西方文化。一個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覺絕對權威的教師是無法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的。
綜上所述,作為職業(yè)中學的英語教師,不但要提高對英語基礎課教學在職校教學的重要性認識,更要強調(diào)英語基礎課教學在整個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重要性,使英語基礎課真正體現(xiàn)其學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輝華.多元智能理論對轉化后進生的啟示[M].浙江教育科學,2001(5).
[2] 霍力巖.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們的啟示[M].教育研究,2000(9).
[3] 蔡子亮. 新世紀成人英語教育新視角[M].中國成人教育,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