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軍
《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體驗,激發(fā)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變被動接受為自主學習。學生只有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可能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指導下,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行為進行有意識的自我選擇、自我支配和自我監(jiān)控,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極發(fā)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而自主學習環(huán)境是促進課堂教學情景下自主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恰當的情境,恰當時機是有效的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在課堂教學中,什么情境下開展自主學習比較適宜呢?
1.選擇解決問題策略時。學生在獨立學習或解題時,往往會碰到似曾相識,但又無從下手,不能立即解答的問題,并且對自己的想法和思維產生疑問,同時又希望從別人的發(fā)言中受到啟發(fā),評價中得到驗證時,又有對尋求解決問題的渴望,會產生一種比較強烈的交流欲望。這時,開展自主學習的效果較好。
案例1:
《認識分數》教師出示課件兩個同學去郊游午餐的畫面:
師:圖中他們帶了哪些食品?
生:4個蘋果,2瓶水,1個蛋糕。
師:我們來幫他們分一分,怎么樣分才能公平呢?
生:平均分才能公平?
師:什么叫平均分呀?
生:每份都一樣多。
師:我們來一起幫他們分吧?(生:好!)4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生:2個!)[板書:2]
師:來,我們一起說,注意把話說完整!(生:好!)
師生齊說:2瓶水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1瓶。[板書:1]
師生齊說:1個蛋糕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一半。(師舉起粉筆,準備在剛才的“2,1”后板書,忽然停了下來,皺起眉頭思考,嘴里還說:一半用什么數表示呢?這時,學生也正看著老師。)
師:有誰能幫老師想想辦法?(生無語,因為他們沒學過!他們正在想:這怎么辦呀?)
師:你們相互討論討論,趕緊幫老師想想辦法?(生開始熱烈討論)
前面板書的“2,1”都是學生學過的整數,“平均分”也是學生已掌握的概念,學生正沉靜在幫兩位同學分午餐的快樂之中,這里突然卡住,知識鏈斷裂,學生陷入思考,拼命搜索已有知識,可就是找不到答案。老師這時讓他們討論這個問題,創(chuàng)設了這個學習環(huán)境,他們會非常的投入,效果自然特別好。
2.操作實驗時。在教學中,數學上很多知識需要學生用看、聽、問、量、記、析等操作方式來探究、發(fā)現和總結出規(guī)律和結論。它有時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能很快解決的,需要師生、生生間的互相合作,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實施和完成。
案例2:
《確定位置》在出示課本教學例題時:
師:小明在一次航海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燈塔,他要把這些燈塔記錄下來,我們一起幫幫他吧!
師:(課件出示燈塔1)燈塔1在什么位置?
生: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師:(課件出示燈塔2)燈塔2在什么位置?
生:燈塔2在輪船的西北方向。(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師:(課件出示燈塔3、燈塔4)這里還有兩個燈塔,能說說它們分別在什么方向嗎?(師在西北方向燈塔2的上下各出示一個。)
生:燈塔3在輪船的西北方向。
生:燈塔4在輪船的西北方向。
師:你能把燈塔2、燈塔3、燈塔4的位置說具體一點嗎?因為他們在一個方向,如果不具體,那記錄就沒什么意義了?怎么樣才能把他們記錄的準備一些呢?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這個環(huán)節(jié)前面的引入都是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當發(fā)現三個燈塔都在一個方向時,發(fā)現無法準確表示它們的位置了,學生用已有知識無法解決了,這時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學生會很感興趣。帶著疑問去探索新知,這樣的學習效果會非常好。
3.意見分歧較大時。在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較大的意見分歧。這時的思維矛盾和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源泉,也是學生參與合作自主學習的極佳時機。可以形成極為濃厚的研究氛圍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模糊的地方可以質疑,不同的觀點可以辯論。在這種過程中,思想的交鋒,智慧的碰撞,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敏捷性,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都將得到相應的提高。
案例3:
《24時記時法》在導入新課時,教師這樣設計:
師:有誰知道《新聞聯播》是晚上幾點播出的?
生:晚上7點。[板:晚上7點]
師: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電視,看看電視上是怎么表示的?(師播放《新聞聯播》視頻。)
生:電視是——19:00。
師:為什么晚上7點,電視上卻是19:00呢?大家相互討論一下。
晚上7點,是學生生活口頭常說的時間,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突然出現19:00時,絕大部分學生可能以前都沒注意這個,即使有人注意過,但也沒有去思考過,所以老師問:為什么晚上7點,電視上卻是19:00呢?這時學生就會出現知識沖突,陷入思考,這時教師相機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效果會非常好,也會讓學生對下面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在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充分發(fā)揮其指導作用,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才能使自主學習更為有效,同時老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共同研究,對于學生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fā)現和及時補漏,對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出色表現要及時表揚,對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要及時鼓勵,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展現自我,表現自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丁素琴.課改理念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教研,2006(11):5~6.
2.遲玉芳.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1):19.
3.方曉萍.落實自主學習 提高教學效率[J].教學在線,2008(11):51~52.
作者單位:江蘇省洪澤縣高良澗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