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英
《歷史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是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是主體,注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但當前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卻存在著學生參與性不高的問題,如依賴性強,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效益低下;學生深層次參與課堂教學明顯欠缺等。因此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參與實效性,是每個初中歷史教師非常關心和必須解決的問題。下面根據(jù)自己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談一下自己所采取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傳統(tǒng)教學觀念嚴重阻礙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轉變教學觀念是提高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首要問題。轉變教學觀念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樹立學生主體觀。教師要摒棄就教而教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主體觀,使學生由被動的、靜態(tài)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膭討B(tài)的學習。2.轉換教師課堂角色。教師必須轉換角色,變知識技能的傳播者為積極的參與者,教師既是示范表演者、情景創(chuàng)設者,同時也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揮者。在學習《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活動方案,請幾位同學扮演魯迅、陳獨秀、胡適,讓學生自己來做主人,去體驗歷史,感慨歷史,教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總?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絕對權威,而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服務員與前進路上的加油者、鼓勵者。
二、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參與實效性
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必要條件。1.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選擇、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允許學生主體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比如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乃至教學評價的實施。2.教師應該改變自上而下的“給予傳統(tǒng)”,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資源分享的伙伴性關系。教師與學生可以是朋友,一同去分享成功喜悅與成果,真誠對待每位學生,尊重理解他們,尤其是加深對差生的理解,主觀上分享他們尚未獲取的經(jīng)驗與知識,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全程參與
1.重視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求知欲愈強烈,學習的興趣就愈濃厚。學習動機就其心理成分來說,一方面是學生的志向,另一方面是學習興趣,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和動力的作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課的導入,我拿出兒童玩具坦克,并發(fā)出模擬、仿真的槍炮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問,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的坦克是什么樣子的?它是在哪次戰(zhàn)爭中首次使用的?通過這樣的設問,就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
在歷史課堂教學這個教學大“舞臺”上,歷史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與學生(演員)共演一臺戲。因此,歷史教學中,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描述歷史長河中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動人故事;慷慨悲壯,感人肺腑的人物命運;刀光劍影、氣勢磅礴的壯觀場面等,把歷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師的語言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去吸引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在學習“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一個歷史短劇請學生來表演,通過鄭成功的語言和行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高尚品質,并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他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也達到了歷史教學的目的。
3.采用積極評價,促進學生參與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積極和適度的鼓勵性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例如,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薄澳阏姘簟薄澳銓頃蔀橐幻錾难輪T?!边@樣的正面鼓勵,使學生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進一步參與到教學中去。
4.及時反饋調整,強化學生參與
教與學的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及時把學生參與學習結果反饋給學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例如:請你當當老師的助手,對同學的回答簡單的評價。教師則可以從中看到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對教學活動的矯正,提高教學效率,促使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都能在參與中獲得進步和成功。
四、設置實踐作業(yè),拓展學生課外參與
社會實踐活動是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因素,能促進學生參與歷史教學。因此,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實踐活動的因素,尋找實踐的切入點,拓展學生課外參與。如:“走出去”式采訪調查,在學習“紅軍長征”內容時可組織學生采訪老紅軍,學習歷史,感受紅軍的優(yōu)秀品質,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學生在調查中參與學習,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總之,任何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其成功與否。一切教學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參與才能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財富,因此,每一位初中歷史課教師,都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提高學生學習參與的實效性,使課堂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海頭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