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芳
1、前言
近幾年的高考增加語境化的應用性試題的分量,命題范圍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兼之本學科的知識點零散、容易遺忘的特點,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得要領,產生厭學心理。為了重新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和諧高效課堂教學對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2、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
2.1把良好的教態(tài)帶進課堂,教態(tài)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整體形象,是教學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教師可以通過教態(tài)向學生傳達信息和傳授知識,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知識講解的效果,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如果教師著裝整潔、大方,面帶微笑,目光親切,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面向全體學生,一聲親切的問候“Morning,class”,就會一下子把學生帶到英語課堂上。受教師的感染,學生也會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2.2把對學生的信任帶進課堂,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建立在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一名好教師必須永遠相信自己的學生,不管多么笨的學生,他的腦子里其實都埋藏著無窮無盡的潛力,事實上不是學生的腦子里缺少資源,而是教師自己缺乏勘探這些資源的能力。對英語成績差的學生,要耐心地指導,對他們點滴進步加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有成就感,產生上進的動力。
2.3把對學生的愛帶進課堂,教師之愛是一個整體觀念,這種愛不因學生成績的好壞而改變,不因學生不同的家庭背景而偏頗,也不因教師與學生私人關系的親疏而增減。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要足夠地關注那些性格內向、學習后進的學生,多給他們開口的機會,鼓起他們說英語的勇氣。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讓學生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和滿足,促進他們積極上進,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添他們的勇氣。
3、落實課堂高效
3.1教師角色的改變教師應變“以教代學”為“以教帶學”,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發(fā)展智能。英國教學法專家M.West說過:“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苯處煈斶\用有深度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進行批判性質疑。以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使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敢于發(fā)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潛能。
3.2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注重教與學的多向交流,及時反饋,及時糾正。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的,平等地進行信息的傳輸和反饋,協(xié)同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寬松、大容量、快節(jié)奏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憑借活動,不僅可以將知識內化,而且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例如可以進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自由對話,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像拉家常一樣,讓學生活躍起來,無拘無束地開展口語活動。如要求學生用學過的詞組或句型說兩到三句話。要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多的獨立練習的機會,讓他們敢于開口,樂于合作,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課標所要求的情感教育也體現(xiàn)在其中。
3.3采用“時間分段,內容分塊”的教學方法,高三復習單詞,一節(jié)課復習20個,重點詞要記住它們的音、形、意。學生最頭疼的就是記單詞,枯燥、無味。教師可以把它們分成兩部分,每部分10個,先重點精講,邊講邊讓學生重復例句,然后把時間交給學生操練(限定時間)。教師把關鍵詞寫到黑板上,時間一到,看著黑板,大面積地叫學生起來說,學生非常熟練地學會單詞,記住句子。最后把高考鏈接題呈現(xiàn)給學生,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這樣做,使學生充分利用規(guī)定的時間,把在前半段時間內講過的重點和要記憶的東西通過口頭提問、聽寫、造句等多種形式,強化鞏固。進行下一段內容時,學生會有更大的自信,注意力也會高度集中。一節(jié)課的內容分成幾塊,時間分成幾段,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3.4適時應變,以提高興趣為教學重點,針對學生求知欲強、興趣廣泛的特點,本著求新求活的原則,教師可以從英文報刊、雜志中節(jié)選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和生活氣息的短文,在課堂上學生疲勞的間隙插上一篇,給學生五六分鐘時間自讀。教師把Key Words寫到黑板上,領著學生一起復述重點句,再利用重點句復述整篇文章的大意,最后寫出文章的梗概。這樣做,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滿足了興趣,同時也為寫作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