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弦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yǎng)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备鶕?jù)這一要求必須加強和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愉快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chǎn)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而且還能激發(fā)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翱鞓敷w育”在小學體育課實施中,因其自身的特點,特別強調(diào)情調(diào)情境的創(chuàng)設,重視在每節(jié)課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
1、讓音樂進入體育課堂
音樂是一種抒情功能極強的藝術(shù)形式,它不需要通過語言為中介,而是通過直感的體驗,使兒童很容易從音響的感知中產(chǎn)生情感體驗,激起類似的想象和聯(lián)想,心馳而神往之。比如在教武術(shù)時,筆者創(chuàng)設“小小精武門”的情境,在全體“小徒弟”跟師傅學習的時候播放“中國功夫”的背景音樂,“小徒弟”在鏗鏘有力的音樂聲中練得很“賣”力,達到教學目的。又如,體育教學的場地便是學生的課堂,要布置得賞心悅目,讓學生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同時,從組織學生進課堂便配以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隨著教師的講解、示范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播放兒童輕快樂曲,還要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播放合適的音樂。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悅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diào)乏味,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歡樂輕松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各種活動,寓教于樂。
2、讓游戲進入體育課堂
快樂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沒有快樂的體育課將會扼殺人的天性。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體育課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經(jīng)常做同一種游戲,小學生會感到乏味和厭倦。所以,可利用兒童好奇、好新、好勝的心理,設計饒有趣味的游戲。如“投擲”運動游戲化,利用壘球作“炮彈”,設計模擬“放人”的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訓練結(jié)束比“戰(zhàn)績”。學生在這種“戰(zhàn)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發(fā)展了投擲能力。
3、讓模仿進入體育課堂
只有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讓學生模仿表演是學生樂而愿為的活動。如訓練學生用前腳掌先著地跑,可根據(jù)兒童關(guān)于模仿的特點,組織學生模仿南極企鵝走路,模仿草原兒童騎馬舞蹈表演……學生在有趣的模仿表演中掌握了要領(lǐng)。再如在教跳躍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習青蛙跳、兔子跳、袋鼠跳等。學生模仿這些動物的跳,學起來很開心、興趣很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對跳躍動作很快就有了了解,也就很快掌握了,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
4、讓激勵進入體育課堂
在快樂體育的實踐中“樂教”只是手段,“樂學”才是目的。體育教學中的耐力鍛煉項目學生最不喜歡上,學習起來又辛苦又累,學生都怕。并且耐力鍛煉是最單調(diào)、易疲勞的運動,假如只簡單地強制性運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學中宜采用激勵法。
5、讓想象進入體育課堂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體育教學不能單純停留在體育技能訓練,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并以此提高學生體育鍛煉技能。如教學一年級的立定跳遠的第一課,教學目的:讓學生知道立定跳遠,懂得立定跳遠的方法,并初步學習。光靠教師的講解、示范,效果一定不會很理想。筆者創(chuàng)設“青蛙學本領(lǐng)”的教學情境,利用幾只小青蛙在河中的荷葉上跳躍的畫面,配以生動形象、富有情感的語言描繪,促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促使他們觀察、思考、自我演練小青蛙的跳躍本領(lǐng),在想象和模仿中領(lǐng)悟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
6、讓比賽進入體育課堂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又一天性。體育教育要充分運用學生不甘落后的心理,運用比賽法于體育教育中。如在教籃球的時候,可以采用運球比賽、拍球比賽、投籃比賽等方法,這樣學生在比賽中很快就掌握籃球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另外,課前做好場地器材的準備,也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生很容易為一些新異的現(xiàn)象而興奮。如課前布置、器材放置時,規(guī)范醒目的標志、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藝術(shù)性,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積極情緒,進入體育教學情境。
總之,在“快樂體育”中,精心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活動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欲望,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練,由興趣變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從而擴展其體質(zhì)、個性、能力發(fā)展的自由度;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fā)展,即激“疑”、激“思”、激“智”,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zhì),達成在快樂中求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求快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