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義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們很有必要深刻反思與重視當前的應急知識教育。如果我們一直以來都重視應急知識的教育,那么,在災難來臨的時候,是不是掌握了應急知識的人,就更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幸存的人是不是就會更多一些?
為此 ,時代賦予體育教育以新的歷史使命,并提出許多新的課題,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育價值觀,從更加豐富的層面看待體育教育與人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發(fā)展之間關系,理應把“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傳統(tǒng)體育價值觀同“學會生存的必要知識和技能”這一新的教育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一種符合時代要求和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形勢的全新體育教育價值觀。
體育教育應配合學校教育,致力于解決人類更好地生存這一新課題,使體育教育更好地為滿足人類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類生存狀態(tài)服務。
一、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生存意識
學會生存是當代社會及未來世界對人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從小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是素質(zhì)教育在小學階段的具體化。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努力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生存意識。例如,在 “走跑交替”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為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一個情境——“過馬路”。引導學生主動思索,過馬路時應注意什么?再讓學生自主思考發(fā)言后,教師可以適時灌輸“一慢、二看、三通過”的交通規(guī)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促進社會化發(fā)展。又例如,在跑步練習中,體育教師可以制作紅綠燈的卡片,自己充當交警,指導學生在十字路口時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牢記“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教師可以讓體育委員帶頭領跑,自己站在“十字路口”,間斷性地更換紅綠燈,以此來訓練學生“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生存意識。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對紅綠燈的反映,幫助學生樹立生存意識,也給枯燥單調(diào)的跑步練習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二、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生存技能
生存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中能夠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孩子生存適應能力的強弱,后天的鍛煉顯得尤為重要。在人多擁擠的地方,鞋子被踩掉了或隨身物品掉落了,彎腰去撿;火災發(fā)生后,慌亂逃生導致互相踐踏;面對意外傷害者,絕大多數(shù)的人只能求助于專業(yè)救護機構,結果白白喪失搶救的時機……因此,體育教師將生存技能的培訓融入我們的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彌補國內(nèi)生存教育的空白,更是對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中體育教學的全新詮釋。如在體育課堂上向?qū)W生講授運動損傷、運動休克、暈厥、中暑等情況的處理和護理方法。使學生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主動與他人、與社會溝通和交往。同時,也使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提高,應急狀況下能自我保護,逆境下能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
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在體育教學中,多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讓他們吃點苦,受點累,受點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可以提高他們對突發(fā)事件的承受能力,也使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率大大降低。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耐力跑教學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耐力跑比賽??梢詭椭鷮W生形成和發(fā)展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和自強自制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而參加團體項目(如足球、籃球等)運動有助于形成和發(fā)展學生機智勇敢、團結協(xié)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輸?shù)膫€性心理品質(zhì)。
體育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運動的教育,而是把運動作為一種載體,其教導生活的承載力、其對生存教育的意義將是其他任何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河北省遷安市建昌營鎮(zhèn)第二中心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