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軍
[摘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進行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提出如何改進高校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普通高校 課外體育 影響因素
高校課外體育活動是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對所學各專項體育技能進行復習鞏固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外廣泛地開展體育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能力和興趣,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對體育各項目學習和練習的潛能,逐步形成自我鍛煉的習慣,為最后形成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但是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還受到資金、人才、場地、設施等方面的制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大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
1 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
1.1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調查
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個體的內心活動過程,是促使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因。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維持體育鍛煉的心理動因,是決定大學生進行鍛煉的重要因素。根據(jù)王艷瓊在2007年對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調查可得知,強身健體和促進身心健康仍然是大學生裁決體育鍛煉的主要動因。另外,在對我院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看出,接近58%的女生對課外體育鍛煉并不是很感興趣,課程多、學習任務重和沒時間是她們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而男生中,接近87%的受訪者對課外體育活動感興趣。從對我院學生的訪問數(shù)據(jù)說明了在對學生自覺積極的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yǎng)的時候,需要我們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在體育理論課方面多給學生講解一些有關強身健體的知識,身體的好壞同時也與未來生活和工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鍛煉的重要性。
1.2普通高校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選擇
通過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可以看出,男生多以大球類如籃球、足球為主,女生以羽毛球、乒乓球和健身操為主。從男、女生所喜愛的項目可以看出,男生比較喜歡對抗性強,同時對場地要求不是很高的項目,更多的是在戶外進行的體育項目。女生則喜歡身體接觸少、運動強度適中且易于控制和上手的項目。
1.3普通高校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
通過對我院絕大多數(shù)在校學生的訪問調查和查閱相關調查中可以得出,選擇在本校的體育場館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男生和女生占了絕大的比例。由于興趣、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地點主要集中在本校的體育場館。他們認為在本校的體育場館進行鍛煉既便捷又實用,同時還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進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另外,選擇在收費公共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的男生和女生分別占到受調查者中的6.8%和12.9%。這也說明學生的消費觀念在逐漸的發(fā)生變化,他們也逐漸認識到身體的重要性,特別是女生更愿意在身體的塑形方面進行消費,積極的參加健身操、瑜珈等方面的練習。
2 影響高校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2.1體育場地設施的配備不齊全
根據(jù)原國家教委[92]4號文件精神,高校體育場館和設施應達到人均面積室外4.7平方米,室內0.3平方米。但是我國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難達到這一要求,特別是處于各城市主城區(qū)的高校,更是將學校的體育場館建設用地最大限度地作了壓縮。然而,隨著高校擴招,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體育場館的超負荷運轉和年久失修大大加快了其老化的速度,現(xiàn)有的場館器材不能滿足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另外,學院的運動代表隊也在課余時間訓練的時候占用了學院的體育場館,這也影響了普通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再有學校為了創(chuàng)收,在課余時間將學校的場館租給社會單位,使原來就不足的場館更加缺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
2.2體育師資現(xiàn)狀對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
教師在體育課上傳授技能并不能替代對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指導,因為在課外時間更多的是學生進行練習,而在體育課上有專業(yè)性的老師加以指導糾錯,可以更加順利地達到掌握技術要領的要求。在我國絕大多數(shù)普通高校都是在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有很多的學生把能夠達到達標成績作為上體育課的主要目的,而在課余時間卻很少進行體育鍛煉,這還是需要教師從正面多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課只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育考試相關項目的學習,卻忽視了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指導。在對高校教師訪問調查中得知,有接近78%的體育教師不愿意在課外對學生進行指導,其原因有:一方面是在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勞動價值被低估,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學校體育教學的師資資源緊張,逐年擴招的壓力下,使得公共基礎體育課的課時數(shù)量猛增,而體育教師編制配備增長教為緩慢。
2.3體育興趣對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
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促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強有力的內在動機,有了興趣,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情緒,養(yǎng)成喜歡體育鍛煉的習慣,進而在思想上就會更加主動想?yún)⒓渝憻挕H绻狈w育興趣,學生就不愿意主動積極的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也不可能將體育鍛煉堅持下去。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的同時也應該將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放到很重要的地位,這樣不僅有利于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增強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達到教學互動的效果,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起到推動作用。
3 幾點關于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改進建議
3.1通過轉變體育教育指導方向力求增強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高校體育教育的指導方針及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更多地去關注運動技能的傳授和提高,當學生對運動健身的理解日益深刻的情況下,他們體育運動的重點自然就會由課內逐漸轉向課外,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育的重點應由如何讓學生獲得健康的體魄轉變?yōu)槿绾巫寣W生學會自我鍛煉。所以體育教育的指導方針不能僅僅局限為學習時期的健康,而是要關注學生們的終身健康,讓學生在高校期間真正學到足以進行終身體育所需的基本知識。
3.2增加對高校場館器材的投入及合理分配體育資源
高校體育課外鍛煉作為體育課的延伸,其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的作用遠遠超過了體育課的本身。但是課外體育鍛煉的松散無序的狀態(tài)使得學生的課外鍛煉遠遠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學校應加大對場館設施的資金投入,改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條件,要充分地協(xié)調好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鍛煉以及學校運動隊訓練的場地分配問題,為大多數(shù)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充足的保障。
3.3加強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指導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但在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方面的指導作用卻少得很。這與學校對教師指導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視和獎勵太少不無關系,所以學校應加大在這方面對老師的薪酬,使教師們感受到付出的精力得到應有的回報,才能調動教師對指導課外體育的積極性。同時,高校還應加強體育教師師資力量配備,指定專門的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進行全方位的指導。
參考文獻:
[1]于振峰.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與首都普通高校體育發(fā)展的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
[2]李燕強.普通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