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紅環(huán)
鮑鍵同志于2002年6月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經(jīng)浙江省公務員統(tǒng)一招生考試于同年7月進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qū)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工作。進院以后,曾擔任公訴科內勤及書記員工作,后被任命為助理檢察員。2006年2月通過競爭上崗,任公訴科副科長,并被聘任為主訴檢察官。2007年9月,提任為檢察員。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受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及杭州市人民檢察院選派,參加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的清華大學——美國天普大學法學碩士項目學習,并獲得美國天普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11月,被選調至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工作。在6年多的辦案中,他先后辦理及參與審批各類刑事案件350余件,無一件撤訴或被判無罪。先后獲得杭州市優(yōu)秀公訴人、浙江省十佳公訴人、浙江省首屆控辯大賽“十佳辯手”獎、“全國十佳公訴人”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
鮑鍵,你好,“全國十佳公訴人”對公訴人來說是一個至高的榮譽,但你認為這僅僅代表了一次比賽的成績。無論是資歷,還是辦理案件的能力,抑或是對公訴工作的全局性把握及前瞻性思考,像你這樣一個年輕人還需要通過刻苦的辦案而繼續(xù)努力。那么,在你每一次的辦案中都有不同的收獲,是嗎?
如果要說我在公訴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的話,那主要是出于對公訴工作的熱愛。我認為,如果沒有對公訴工作的熱愛,就不會負責任的審查案件事實,就難以做好審查起訴工作,難以履行好監(jiān)督職責。從最初對那種庭審對抗的向往,到如今對刑事法律及刑事訴訟程序的思考,都是源于一種喜愛。因此,面對疑難案件,我并不退縮,主動去辦理那些疑難復雜案件。每一次辦理疑難復雜案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把每個新的案件作為一個新的課題加以研究。
近年來,我辦理的大要案有:原杭州市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韓某某職務侵占案、胡某某故意殺人(抗訴)案、原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后勤處行政科科長周某某受賄案、原浙江工業(yè)大學圖書教材中心系列受賄案、原杭州市公用事業(yè)監(jiān)管中心主任李某某濫用職權、私分國有資產(chǎn)案、葉某某金某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等。
你的回答讓我想起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蹦愎V工作中的“樂”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
我認為:一個好的公訴人不僅要懂得法律,還要懂得其他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并非要很深入的學習,但也要掌握粗淺的理論體系和概念。比如辦理經(jīng)濟類案件,我會學習如何看賬目,如何進行會計運算;辦理可能涉及傷勢、行為人犯罪時刑事責任問題的案件,我就會學習一些法醫(yī)學和心理學的知識;辦理涉及新型毒品案件時,我就去查閱涉及的毒品的藥理性質,并對此常感到樂此不疲。
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能幫助公訴人順利的厘清思路,準確定性,在開庭時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葉某某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是浙江省第一例此類案件。在辦理該案中,我對大量的計算機信息數(shù)據(jù)與犯罪次數(shù)、危害結果進行了多次比對,并對不同服務器主機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差別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取證,最終確定了認定數(shù)額。辯護人最初想以犯罪數(shù)額計算不準確為由進行辯護。我就指出認定數(shù)據(jù)的方法,幾臺服務器出現(xiàn)數(shù)據(jù)差的原因,數(shù)據(jù)比對的依據(jù)等。庭后,辯護人跟我說:“真沒想到你把這些數(shù)據(jù)搞得這么清楚!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吧?!?/p>
在辦案中,我會注意創(chuàng)新方法,用生動的方法進行庭審活動,使用圖表可以說是其辦案的一個獨特之處。在辦理自偵案件中,往往涉及單位主體性質問題及資金流向問題,于是我常常使用樹形圖表,列明各出資單位或上級單位的性質,表明涉案單位的性質,或有關流程的安排。對于經(jīng)濟類案件,我常常用各類帶有箭頭、數(shù)字的圖表標明款項的流動情況。在基層檢察院,我經(jīng)常辦理聚眾斗毆等多被告案件,而各被告往往供述情況不一致,我就制作人物關系圖來說明案件情況及時間順序。這樣庭審舉證就能達到清楚明了的效果,大大節(jié)省庭審時間。
在檢察機關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活動后,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觀念,鮑鍵你認為“以人為本,平等對待,促進和諧”是科學發(fā)展觀在公訴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這句話也是你個人工作方式、方法的最好的總結。你的公訴工作尤如一枝新時代的“橄欖枝”,為社會帶來了生氣與和諧。
我認為,任何犯罪最終都歸結為一種個體性的行為。作為公訴人,所面對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案件。每個刑事訴訟當事人都是具體、鮮活的,作為公訴人,在辦案時除了堅持公訴人應有的立場外,面對這些當事人要堅持以人為本、平等對待。
對于那些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既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已構成犯罪,也要讓他們重拾回歸社會的信心和勇氣。作為一名公訴人要努力發(fā)現(xiàn)和挖掘每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內心善的一面,這既能幫助他們認識過去,認識犯罪行為給社會、他人造成的極大危害;也能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以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在最初工作的一段時間,當遇到犯罪嫌疑人有辯解或供述不一致的時候,我曾認為是他們態(tài)度不好,企圖逃避刑事制裁。而隨著辦案時間的增長,我逐漸意識到要認真對待、注意傾聽他們的辯解。作為公訴人既要充分保障他們的辯護權,也要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教育、勸解,與其交心,消除其心理防線。
2008年初,我所在的公訴科受理了一個盜竊案,四名犯罪嫌疑人采用假裝洽談購貨的方法分散店家注意力,后竊取財物。到案的二名犯罪嫌疑人均否認參與盜竊。且二人在被抓前串通過口供,在偵查機關及公訴部門的第一次提審中均不認罪,這對審查起訴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導致另一名同案犯罪嫌疑人因證據(jù)不足被釋放。本案雖不是由我承辦的,但我查閱了有關材料后,推斷兩名犯罪嫌疑人參與本起盜竊應當是可以成立的,不作有罪供述可能是出于畏懼心態(tài),如果加以教育,案件會有轉機。為此,我陪同有關承辦人對他們進行了二次提審。當時正過了2008年的春節(jié),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地區(qū)經(jīng)歷了50年以來最嚴重的災害,而這兩名犯罪嫌疑人老家都是在遭受雪災比較嚴重的湖南省,我對他們的訊問就從這場雪災開始。談起雪災,兩名犯罪嫌疑人就表現(xiàn)出對家屬的極大愧疚。我教育兩名犯罪嫌疑人要認清自己的犯罪行為,爭取早日釋放建設家園,并與他們聊起了他們在外面的自由生活,聊起了他們的家人。最終,二名犯罪嫌疑人均承認自己參與了整個犯罪的過程,并如實交代了犯罪的細節(jié),還對二人在被抓捕前串通口供的情況進行了交代。這起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同時,那名之前被釋放的犯罪嫌疑人也得到追訴。
我認為,每個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前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除去犯罪人這個身份,他們也是一個社會成員,他們也有親人、朋友、同事。犯罪對受害人、對社會來說是一個悲劇,但對每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庭來說也是一個悲劇?!缎谭ā返脑O置目的既是打擊既有的犯罪,也是預防未然的犯罪,如果我們對他們多一點關心,少一點居高臨下,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杜絕簡單粗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他們的對立情緒,促進他們真心悔過。2004年,我辦理的一起普通盜竊案,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亦拒不認罪。雖然已有證據(jù)已足以認定其行為構成犯罪。但我仍堅持在提審中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教育。在查閱案件材料中,我注意到該犯罪嫌疑人曾是一名表現(xiàn)良好的青年,因此我并沒有先訊問有關案情的問題,而是從其個人成長及犯罪對社會的危害等方面與其進行交談。經(jīng)過1個多小時的長談,該犯罪嫌疑人最終承認了所有犯罪事實。并說:“以前提審的人就知道訓我,我煩他們,不愿意說。你是第一個好好跟我說的人,所以我愿意承認。”在庭審中,他也選擇認罪。我在發(fā)表公訴意見中提請合議庭根據(jù)其認罪的態(tài)度對其酌情從輕處罰的意見也得到合議庭的支持。在當庭宣判后,這名被告人向我深深鞠了一躬。
司法公正,首先要堅持為民服務。對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作為一名公訴人更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被害人受到犯罪的侵害,往往情緒受挫,要求對犯罪嫌疑人予以處罰甚至加重處罰的心情比較迫切。如某些傷害案件、強奸案件的被害人,精神上、生理上受到的傷害是公訴人無法想象的。如果對此漠不關心、就可能使得他們產(chǎn)生極端的情緒。因此,我在辦案中,對被害人堅持耐心細致,對被害人多一份尊重,多一份關心,給他們倒一杯水,讓一個座,陪他們說說話,聽聽他們的意見甚至牢騷。針對合理的要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幫他們爭取,對于無理的要求則通過耐心的解釋來積極化解。近年來,我所辦理案件未發(fā)生被害人申訴的情況。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公訴人,不僅是關注自己所辦理的案件,也要關注案件的社會效果和經(jīng)濟效果。如何在當前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政策及法律,化解爭端,積極服務社會應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我認為,作為一名公訴人不僅僅要關注案件本身,也要關注案件的社會效果和經(jīng)濟效果。將一個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定罪判刑,從某種程度看并不是一件難事。但因為刑事判決對該當事人及其家庭帶來的影響是每一個執(zhí)法者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起訴不是公訴人唯一的手段和目的,如何在新形勢下,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情況下,正確適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我想這是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特別是當我辦理到一些青少年犯罪、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引發(fā)的普通刑事案件時,更感到身為一個國家公訴人的責任。
2006年,我在辦理徐某等九名青少年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案中,經(jīng)過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其中多名青少年有家庭教育缺陷。為了挽救這些青少年,我通過與學校、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父母多方進行溝通,對其中四名程度較輕的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并制定了長期跟蹤計劃,防止不起訴后的監(jiān)督缺失的情況。而在其余五名被告人的庭審中,出庭的被告人父母們居然互相指責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適時調整了公訴意見,對這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在子女出現(xiàn)問題時不加以糾正、引導,而一味指責他人的情況進行了嚴厲的教育,庭審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名擔任教師的人民陪審員庭后說:“你的教育很及時,很到位。以往法庭教育就是針對被告人,而沒有針對這些家長。這次對家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p>
當前,青少年犯罪呈現(xiàn)幾個顯著特征,一方面青少年刑事犯罪的惡性程度、數(shù)量都有所抬頭,另一方面有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去罪化、輕罪化的要求。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公訴人,不僅要辦好案子,還要把工作重心前移,承擔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任。我曾擔任下城區(qū)檢察院志愿服務隊隊長,把志愿服務工作和青少年犯罪教育相結合。在法制教育中,我擺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采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得學生在多種方案比較中掌握合理的避免犯罪的手段,也常以學生身邊的事例來說明犯罪的危害。這個工作開展數(shù)年來,接受教育的中學生達4000余人,這一工作至今仍被共青團下城區(qū)委視為下城區(qū)機關志愿服務的一項特色品牌工作。而我本人也先后被授予杭州市十佳志愿者、下城區(qū)優(yōu)秀志愿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你是如何開發(fā)自己的事業(yè)潛力的?
我認為,雖然拿過一些榮譽,但我深知這都代表了過去。在2006年獲得“全國十佳公訴人”以后,我參加了浙江大學在職研究生學習。在此期間,又獲得了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那就是經(jīng)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及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推薦,參加了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的清華大學——美國天普大學的學習,系統(tǒng)學習了美國的法律知識。同時,他還得到赴美求學的機會,在美國期間,我與美國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警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這些都使其受益良多,這些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體驗。全英文的教學使我把丟掉數(shù)年的英語重新拾起,繁重的課業(yè)促使我通宵閱讀,但學習的快樂始終陪伴著,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畢業(yè)。我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態(tài)度也獲得了很多任課老師的高度評價。通過學習,我覺得有很多需要向美國的同行們學習,一是嚴謹扎實的作風;二是充分、嚴密的邏輯論理過程;三是注重對每個個案的研究,注重對個案的考察與關懷;四是注重程序正義的理念,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當堅持和深入實踐的。
正如我的一位老師所說,參加學習的每個人都是中美友誼的橋梁。在學習期間,我感到美國同行們對中國法律存在著狹隘甚至偏見的認識,于是我就向美國的老師、同行們介紹中國的檢察制度,并積極宣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司法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這一維護國家立場的態(tài)度獲得了美國同行們的贊許和支持。
在市院的工作,更需要有全局的眼光,大局的意識,為基層服務、做好基層表率的作用,唯有關注人權、關注民生、從謙卑做起,從細節(jié)入手,這樣才能在公訴的道路上收獲新的果實。
非常感謝鮑鍵接受我們的訪談,如果有機會,非常想把你的辦案創(chuàng)新的“人物關系圖”介紹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