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勇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這就是隔代教育。
[關鍵詞] 隔代教育 途徑 表現(xiàn)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這就是隔代教育。
一、隔代教育的個案表現(xiàn)
片段一:“不好啦。朱明和音樂老師僵持起來了?!耙晃煌瑢W氣喘吁吁地跑來我的辦公室向我報告。原來是朱明在課堂上翹著二郎腿左右搖擺,哼著小曲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老師就叫他把腳放下去別在哼了,連叫三聲,他根本不理,老師徑直走過去,罰他站起來,他不起,這樣師生就鬧僵起來了。(朱明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在他一歲的樣子就離開了,中途偶有回家,但相處太短,沒什么感情,也就沒法交流了,導致他行為習慣差,不講禮貌,成績不好等)。
片段二:一次,我正在別班上語文課,英語科代表跑來找我,說李放把英語老師的書燒了。我嚇了一跳,這可不的得了了。原來是他在英語課上做數學作業(yè),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拒不認錯,老師氣不過,把他的書撕了。(李放的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爺爺奶奶特別溺愛,讓他養(yǎng)成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
片段三:“喂,周老師,我決定不上你們班的生物課了”生物老師電話告知我。經了解,事情是這樣的,老師正在評講期中試題,劉科回頭和后邊的同學說話,老師告訴他上課不許影響他人,自己也要專心聽課,他一巴掌拍在課桌上說老師冤枉他了,這下教室里就“熱鬧”起來了。(劉科的爸媽在他的小學六年中一次也沒有回來過,所以他連爸爸媽媽都從來不叫,還因為他個子比較小,容易被人欺負,所以他自然就有了厚厚的保護色了,一般人的話是不會聽的,非常叛逆)。
片段四:下課了,我去教室,剛好看見黎羽和別班的同學在打架,他打不過,就一口咬住別人手臂不松口,痛得人家哇哇大叫,我見勢趕快止住。本期他已轉校三次了,原因是他好惹事,結果打不過就咬,老師同學都討厭他,所以幾經易校。他平時表現(xiàn)也不好:不做作業(yè),好動易怒,惹事打架,頂撞老師,愛出風頭,遲到逃課,上網抽煙等惡習屢有發(fā)生。(他因父母異而缺少關愛,爸爸媽媽把他像皮球似的踢來踢去,奶奶也再嫁他人,他居無定所,大都是奶奶教他養(yǎng)他,他心理畸形,很不健康)。
總之,像這樣的案例還很多,他們的父母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直接管教。一年或者幾年才能見到陌生的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沒有感情,因此他們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大多是爺爺奶奶管教。個性偏激,習慣不好,成績較差。在家不聽爺爺奶奶的話。在校表現(xiàn)也很差:上課愛做小動作,自己不好好聽課不說還影響同學;經常不完成作業(yè)或者請同學代勞;坐姿也不端正;語言也不文明,出口成臟;還亂丟亂吐,弄得師不想教,生不想學,同學大都不愿和他們坐,成了“孤家寡人”;時不時地和科任老師“轟轟烈烈”一次,害的班主任叫苦不迭,同學們怨聲載道……
二、隔代教育的方法探究
班主任要因材施教,找到打開心鎖的鑰匙,實施行之有效的方法:
1.捕捉溝通契機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和信任,強烈的自閉心理使他們隱藏著自己,因此,要轉化他們就得把握好教育契機,找到接觸點和共振點。當他們最需要愛護理解、引導的時候,也就是師生感情溝通的最佳契機。在與他們的交流溝通中,特別留意觀察,當他們的學習有一點點進步,當他們的行為有一點點轉變,當他們身染疾病時,當他們情緒低落時,當他被人欺侮時,當他家中發(fā)生不幸時……都是我們彼此溝通的最佳契機。
2.挖掘積極因素
在他們的身上不都是消極的東西,也有積極的一面,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非??释玫嚼蠋煹墓膭?、表揚、肯定。渴望得到表現(xiàn)才能的機會,這些都是他們的積極因素,是他們心靈深處可貴的“閃光點”,著名學子王東華說過:“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懶惰的,因為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需要。”作為老師,就必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fā)現(xiàn)其積極因素,針對其心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點燃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的火苗,使之形成燎原之勢。
3.團結各種力量
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同步,產生合力,老師協(xié)調好校內外的各種教育力量,齊抓共管,一起作好他們的轉化工作。特別要做好爺爺奶奶的工作,具體的辦法是:分期有序定量的辦好家庭教育培訓課堂,幫助爺爺奶奶找到教育他們的方法和途徑,共商育孫對策,改進教育方法,達到轉化他們的目的。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于引導教育,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識、新觀念,用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教育孩子,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等。
4.采用賞識教育
賞識、激勵能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當他再次犯錯的時候,用微笑作為對他的鼓勵;當他獲得成功的時候,用微笑作為對他的獎勵,常常激勵他們要“勝不驕,敗不餒”,及時針對他們各方面的進步予以肯定強化,增強其自信心,從犯錯周期逐步延長或有錯程度的逐步減少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收獲進步的快樂,老師此時要不失時機的表揚激勵,進而調動他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教育下,轉變后的他們:思想積極健康、行為習慣良好。上課基本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成績逐步上升,有的升至班級前十名以內,他們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充分肯定,畢業(yè)時大多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上了滿意的高中。其中,有一個叫劉科的,他爸爸媽媽非常感謝我,特地把他送給我,做了我的“干兒子”呢。看著他們的點滴變化,我們做班主任的能不欣慰萬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