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秋
摘要: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體育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重任。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體育教學更應把德育教育貫穿到教學中去,抓住體育教材中豐富的品德教育素材,做到寓德于體,讓學生在活動的同時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體育;德育教育;滲透
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體者,載知識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辯證地指出了體育與知識、道德的關系?,F(xiàn)階段我國體育教育的總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為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痹趯崿F(xiàn)目標的過程中,體育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重任。
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體育教學更應把德育教育貫穿到教學中去,抓住體育教材中豐富的品德教育素材,做到寓德于體,讓學生在活動的同時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備課,精心設計
多年一線體育教學工作的經(jīng)歷,給了我很多感受,教師在開學初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納入計劃之內(nèi),并考慮不同教材的特點,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滲透到體育教學的每一個角落。根據(jù)不同教材,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啟發(fā)性、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把德育教育的力度和力度也發(fā)揮到極致。以低年級隊列練習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可能比較枯燥乏味,所以采用情境式教學“我是一名解放軍”,讓學生以軍姿的標準做出“立正”“看齊”等正確動作,一方面以實際行動向解放軍學習,另一方面磨練學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講授投擲時。單純的動作要領講解與練習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設計成為“投彈炸鬼子”游戲,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情趣盎然。這既讓學生學到了技術動作,又讓學生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綜合素質訓練課上,采用組合游戲《感受長征》,在游戲中設置“雪山”“草地”“鐵索橋”等情境,讓學生通過跑、跳、翻滾、攀爬及投擲等活動,全身心都得到鍛煉,這樣學生在鍛煉的同時也受到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
二、體育教學全過程與德育教育的緊密結合
體育教學過程,體育課是由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四環(huán)節(jié)組成,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可以滲透體育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體育課的開始部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的內(nèi)容、目的及要求,同時檢查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傳統(tǒng)的隊列練習和準備活動。在開始部分中的準備活動時有些同學時常以身體不適為理由而請假,針對這種情況,除了加強出勤管理,還要加強對所有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明確國家開設體育課的主要目的,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體育教學中的準備部分,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的心理由靜態(tài)階段進入動態(tài)階段,調(diào)節(jié)大腦皮質興奮性使之處于適宜水平。只有心理上作好了準備,才能由大腦通過神經(jīng)發(fā)出指令去完成一系列動作,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更精確地掌握和完成所學動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安排一些帶有很強競爭性的游戲,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游戲可以促成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集體、為集體爭光的集體榮譽感,同時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到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
體育教學部分,著重要求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這一教學階段的內(nèi)容很廣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根據(jù)各類教學內(nèi)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計劃。
1技巧教材:技巧動作不是一兩次課就能使學生掌握的,要掌握有一定難度的動作,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中會碰到許多困難。如手掌磨破流血,甚至從器械上掉下來。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教育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基本技能,而且還要教育學生樹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難而上的精神。在器械技巧教學中,我們常??吹?,有的同學一上器械,就嚇得動作失常。對這類同學,除了耐心幫助他們掌握技術要領外,更重要的是要心理“治療”,鼓勵他們對自己要有信心,讓他們體會自信的重要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情關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質。
2田徑教材:田徑項目的練習既苦又累,枯燥無味。尤其是在進行中長跑的教學時,有些同學更是感到心里發(fā)怵。這時,教師除了要對同學們進行跑的技術、呼吸方法、體力分配的指導外,還要對同學們進行中長跑鍛煉的實踐意義教育,啟發(fā)同學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堅持,知難而進。頑強拼搏,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勇于接受挑戰(zhàn)、吃苦耐勞的精神。
3球類教材:這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集體主義教育內(nèi)容,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的道理,不能搞個人英雄主義。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保持一致,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取得好成績。
4武術教材:武術教學中應該重視武德教育。讓學生知道中國武術從來都是扶弱濟貧的,不是打架斗毆,以強欺弱,并結合歷史典故,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明朝少林寺武僧為抗倭血染沙場;清末“少林寺戒約”中要求習武者“必須恢復中國為志”:民國初年精武會提出“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精神到其后提倡武術“強中強國”、試圖洗刷“東亞病夫”之恥等,都是激勵學生的實用典故。
經(jīng)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了一定的壓力。體育課的結束部分首先可以進行一些簡單放松,整理運動,使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tài)。此時,我們?nèi)孕枰獙W生提出要求,使他們對待事情善始善終,防止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勤學、敬業(yè)精神。在體育課教學的結束部分還要小結本課教學情況,除了對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在技術上進行總結歸納外,還要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包括思想品德進行講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教育同學們要取人之長、克己之短,使他們通過體育課在身體上和思想上都能夠有所收益。
總之,體育教學是將智慧、體質、意志和道德品質溶為一體的綜合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做好德育教育。除要求老師必須具有敬業(yè)精神外,還要有一顆愛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學語言要兒童化、形象化,多表揚、少批評。對后進學生千萬不可諷刺挖苦,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對他們進行耐心地輔導、手把手地教,也可安排他們與先進學生結“對子”,教師對后進學生的進步要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通過體育教學,在不斷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使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鍛煉。珍惜我們這塊德育陣地吧,持之以恒地將體育和德育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我們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應盡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