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芳芳
一、課題涵義
新教育理念的六大行動,構筑理想課堂,也是新教育實驗的主要內容之一。理想的課堂是讓教師體驗挑戰(zhàn),讓學生享受學習并且享受學習快樂、享受學習成功的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首先是有效的,更是高效的。小學課堂教學涵蓋各個學科,各個年級,充分發(fā)揮全體教師的智慧,引領全體學生在有限時間的課堂內,通過有目的有機劃的組織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獲得精神文化傳遞、學科知識傳授;獲得情感交流和智慧培養(yǎng);獲得個性塑造和靈性生輝,實現(xiàn)有效學習的理想課堂。
二、理論依據
(一)新教育實驗理論
新教育實驗的實踐經驗已經充分告訴我們構筑理想的課堂,追求理想教育以推動素質教育實踐的創(chuàng)新。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為了一切人,為了人的一切”,讓新教育實驗的“人”學生、教師和父母等放在同一教育平臺之上,以實現(xiàn)現(xiàn)時目標與終極目標的融合。明確提出了“五大理念”,就是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無限相信學生與老師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fā)展,注重特色教育。
(二)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理念
有效教學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認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于是,開始關注課堂上的教師學生的行為分析,教學效能等問題。事實上,小學教育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何從老師教的累和學生學的苦且沒有真正得到有效發(fā)展的問題中解救出來,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掌握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或技術,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顯得非常迫切與必要。
三、研究目標
(一)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豐富發(fā)展新教育實驗的有效課堂實踐經驗,實踐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有有效性理念,探索實現(xiàn)小學有效課堂的策略。
(二)通過改善各學科的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在有限的單位學習時間內,促進有效學習結果、學習質量的生成,構建充滿智慧、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運行的機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率。
(三)通過小學各學科領域的有效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探索適合小學各學科特色的有效教學技術,促進學科專業(yè)化師資的形成。
(四)通過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以達到學生全方位素質的發(fā)展,促進學校高質量辦學目標實現(xiàn)。
四、主要內容
(一)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建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運行機制的研究
1.改善學生學習方式,把握課堂結構
把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新課程提倡的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及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構完整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整合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方法,建構新的知識結構;整合教師學習方案設計與學生課堂學習需要,整合師生互動交往與教學過程本質,建構新的課堂學習模式。把握課堂學習目標和進度,思維的擴散和收斂,訓練的密度和質量。
2.運用有效經驗,自主生成新知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課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喚醒學生沉睡的經驗,并使其充分的興奮和活躍起來。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根據學習需要主動進行已有經驗的有效改造,生成新知,為有效落實課堂學習新目標服務。
3.注重有效體驗,積累學習經驗
保證課堂教學能有效的進行和有效的完成,注重有效體驗是必要手段之一。課堂上依托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加強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使其獲得思維加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促使學習體驗得到進一步強化和拓展,從而在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同時,又有效儲備了后續(xù)學習新經驗。
4.創(chuàng)設開放環(huán)境,強化個性體驗
學生如何學習的問題是解決學得怎樣,效果如何的前提!新課程改革中,使教學更加開放民主,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對話,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交流合作,疏通多方位的信息通道,在質疑中思辨,在對話中明理,在合作中建構,個性體驗獲得充分滿足,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得到充分發(fā)展。
(二)優(yōu)化課堂學習策略,建構順利完成課堂學習有效性的研究
1.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提高參與面
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的認知動機,情感態(tài)度,知識建構與課堂學習環(huán)境存在著相互關聯(lián)、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關系,優(yōu)化學習策略,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積極學習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生參與,形成積極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
2.保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持續(xù)率
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激情,有效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順利完成課堂學習有效性的必要前提!關注學生課堂學習狀態(tài),全面掌握學生學習體驗,留意學生學習感受,有效調控教學進程和策略,積極維持保護和利用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程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管理。
3.有效調配學習時間,提高學習率
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實質是單位時間內學生獲得最大成效,因此課堂學習時間的分配及管理,提高時間的綜合效用是順利完成課堂有效性的必要保障。根據學生有效注意率分配規(guī)律和特點,注重策略的選擇,注重課堂知識傳授自主探索等各類型時間的調配,促進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三)挖掘并豐富學校學習資源,充分開發(fā)校本課程,開展有效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1.加快學校辦學條件改善進程,優(yōu)化學校文化和學習氛圍,建設現(xiàn)代化的書香校園。
2.加強小學課程各學科領域相關學習內容的有效整合,優(yōu)化課堂學習形式,形成專題型的學習設計方案。
3.加速校本課程建設,優(yōu)化校本課程內容,基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條件、學習問題,確立小主題,開展活動型學習研究。
4.發(fā)展學校教育技術條件,推進教育技術的革新,開辟活動空間,營造新型課堂;開設信息課程,提高信息素養(yǎng),加強教育技術培訓,培養(yǎng)新型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