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兒子今年11歲,讀小學五年級,活潑、可愛。兒子是個優(yōu)點多于缺點的乖孩子,可是星期五下午,乖孩子的反抗升級到不吃晚飯。
星期五我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家里沒人。于是我叫了幾聲“鑫鑫”。沒有應答。我悄悄走到衛(wèi)生間。猛地推開門,也沒有人。兒子以前捉弄過我?guī)谆兀犚娢疑蠘堑穆曇?,把書包藏起來躲在衛(wèi)生間里和我躲貓貓。今天怎么回事?早該放學了呀。我飛身下樓,騎上電動車向學校沖去。兒子不是調皮的孩子,是什么事呢?各種想法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到學校一看。校門都鎖上了,可以肯定老師沒有留他。兒子會在哪兒昵?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手機響了。兒子的聲音傳了過來?!皨寢?。我在同學家再玩一會兒回家。可以嗎?”我想都沒想就對著電話吼到:“都幾點了?立刻回家!”然后很生氣地掛斷電話。
我回到小區(qū)門口碰見了兒子,兒子嘴噘得老高,我陰沉著臉。上樓打開家門,兒子剛放下書包,我就沖過去指著他的鼻子把氣憤、擔心一咕嚕發(fā)泄在他身上,還推了他一把。兒子睜大眼睛看著我。然后我發(fā)現(xiàn)兒子的眼睛開始慢慢地斜著瞪我,在那一刻。我感覺兒子長大了,他對我的粗暴行為開始反抗,用他的眼神反擊著我。我沉默著去做晚飯。兒子也去寫作業(yè)。
我一邊做飯一邊想:也許真的是我的做法太簡單、太粗暴了,怎樣才能和兒子化解這次的矛盾。還要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先?不解決今天的事情,隨著兒子的成長,逆反心理越來越來嚴重,無聲的反抗就會越來越多。
晚飯做好了,“兒子吃飯了!”“我不吃!”兒子連頭都沒抬。我的火“嗖”得—下就竄起老高,這小子真是反了。我強壓著怒火想:不吃就不吃?,F(xiàn)在的孩子營養(yǎng)過剩。一頓不吃,餓不到哪兒去。
就這樣我和兒子陷入了冷戰(zhàn)中?!皨寢?。”兒子先打破僵局。叫了我好幾聲,我假裝沒聽見。我也想用這種無聲的反抗看看他的反應。
“媽媽你為什么不理我々”兒子生氣地質問我?!拔矣X得我不配做你的媽媽!”“為什么?”“因為我沒能讓你體諒到我找不到你著急的心情,就用粗暴的語言傷害了你!”
“媽媽是我犯錯誤在先。不應該放學不回家。到同學家去玩。害得你到處去找我。但是你打人不對。你可以好好地說嗎?”“好,我接受批評?!?/p>
就這樣我和兒子的一次矛盾,在適當?shù)某聊图皶r的道歉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