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英
【關鍵詞】素質教育 教師能力 教育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戰(zhàn)略舉措,是基礎教育領域里的一場深刻的變革。老師作為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其能力和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質量,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效應。所以說搞素質教育,實際上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提高素質和能力。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
要確立新的教學觀、學生觀、教材觀、學習觀、課程觀,明確基礎教育不僅包括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現代文明意識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包括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p>
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知識儲備與更新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堅持不懈地學習教育史、教育學、心理學,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所教學科相關的業(yè)務知識。同時還要積極
參加教研活動,加強學科間的相互學習與溝通,不斷拓寬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領域。
三、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一種以自己的靈魂去塑造他人靈魂的職業(yè),這種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比其他從業(yè)人員更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情操。加里寧所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對每一現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甚至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睅煹碌挠绊懖粌H限于學生本人,還可以通過學生影響到家庭、社會甚至學生的后代,這就是教育所特有的力量。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心靈。作為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師,永遠都要具有一身感召學生的高尚人格,永遠有一顆摯愛學生的心,永遠具有一雙公正誠實的眼睛,永遠保持著青春向上的朝氣,永遠保持著健康高雅的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想著給學生一個圣潔的思想,給學生樹立一個楷模和“人生領路人”
的光輝形象。
四、要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素質
“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是一個沒希望的民族”,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師必須要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要讓學生在獲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通過放手讓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實踐的能力。老師也要借素質教育的春風,不斷進取,形成有自己個性風格的教學藝術。
五、具備熱愛學生的心理素質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教師愛學生就是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給他們信心,與他們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愛的回報,師生之間才會架起一條心靈的通道。有了愛,教師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并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擁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發(fā)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素質教育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而高素質的人才,需要高素質的教師來培養(yǎng),這是每一位教師的榮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