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廣
近幾年,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了普高熱的持續(xù)升溫,報考職高的學生越來越少,導致職高生源質量每況愈下,學生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職教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使職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滿情感,并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化學作為化工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專業(yè)的學習。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化學課程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提高課堂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產生愉快的情趣
學生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往往束手無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教師因此而失去教學信心,從而導致教學“滿堂灌”,課堂氣氛單調、沉悶,使學生學習感到壓抑。作為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要想使課堂氣氛充滿活力、寬松、平等和民主,就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主動求知。因此,筆者在化學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鈉》一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課前將化工班學生分組,讓他們去圖書室和網上查資料了解“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的工藝、所用的原料及產品等,以及與書本內容的區(qū)別、聯(lián)系等等。課堂上,讓學生暢所欲言,平等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適時地參與其中,并進行引導和總結。同時,向學生介紹世界化學發(fā)展史,使學生了解我國曾有過的輝煌歷史以及今天與世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通過介紹古今中外化學家刻苦治學的故事,勉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將來為投身國家建設奉獻自己的知識和才華。
二、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情趣
1.注重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對于一些難以理解而又枯燥無味的知識點,可通過實驗加以闡述,可以由老師演示,也可由學生演示。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而且為全班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有激勵作用的學習情境,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
2.請畢業(yè)生“現(xiàn)身說法”,熏陶學生的情感
教學中,筆者邀請已經大學畢業(yè)或正在讀大學的校友回校與學生交流,談一談他們在職高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與在校學生交流職高過程中的生活和學習心得。通過這些畢業(yè)生的“現(xiàn)身說法”,使學生們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對化學學習的情趣。
三、深化教學內容,喚起學生內心的學習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使職高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并對學習產生喜愛,這就需要教師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多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上課時,教師要多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多運用想象、分析、歸納等方法進行求索,同時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通過親身體驗,使枯燥的概念變得生動而形象,進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無窮樂趣。這樣既可以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又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
實際教學中,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成功者,都期待著老師的肯定和表揚。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運用情感激勵時,要恰當地運用批評和表揚,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當教師的情感像陽光一樣照射到學生的心靈時,會喚起學生的情感激情。這樣,學生會把教師的期望視作自己的奮斗目標,逐步產生和實現(xiàn)自我愿望和自我激勵,從而喚起學生內心的學習情趣。
四、通過情感交流,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教學過程既是師生間的認知過程,又是師生間的情感接觸和交流過程。師生之間的交往,不論是正式交往還是非正式交往,情感是其交匯點。情感作為師生間的一種紐帶,是教育的靈魂。教師應主動溝通師生感情,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實際與動態(tài),運用情感教育敞開學生的心扉,以情感人,以情促人,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有機化合物概述》一節(jié)中,筆者利用課本上的有機內容,讓學生去調查“三廢”是如何處理的以及處理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學生調查,使學生了解這些工業(yè)給全世界帶來了方便和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污染。教師要用充滿激情的形象語言,補充講述一些污染造成嚴重傷害的事例和最近世界各國領導人磋商的“廢氣減排”,從而使學生在情感上加深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真正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從自身做起,自覺履行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