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琴
摘要: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實施,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改變了以前那種缺乏生氣的教學氛圍和呆板的教學方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師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融洽。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傾向。
關鍵詞:花樣化;問答化;電教化;人文化
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實施,為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使中職語文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但由于一些教師對新語文教學大綱理解不夠到位,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也往往出現一些不良的傾向。
一、課堂教學的花樣化
由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構成的特殊性,他們大多是“直升生”,上中職校幾乎沒有任何門檻,只需報名即可。有很多學生初中各科成績很不理想,中考總分800分的試卷只考了二、三百分甚至只有一百多分。一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有些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谶@種種原因,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課堂教學死氣沉沉。一些老師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調節(jié)課堂氣氛上。這表現在課堂氣氛熱鬧,花哨。課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演講、課本劇、小品、競賽、辯論會、實話實說等花樣繁多,熱熱鬧鬧,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似乎沒有學到什么。再一想,學生從頭到尾似乎沒怎么翻書,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fā)、挖掘,活動的隨意性太強,目的性太差,結果這樣的課堂只讓人感覺到熱鬧的有些茫然。如果上課只是專注于活動,一味花力氣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花樣,脫離、偏離、忽略文本,無異于本末倒置,所以有人說:“現在的語文課,就像在講臺上表演!”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是圍繞文本閱讀進行的,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他們本身就是值得我們去開掘的一個個寶藏。所以,就語文教學來說,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視的前提。如果上課時過分注重外在表現,華而不實,則又走向了教學的極端。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既應該注重語文課堂形式的創(chuàng)新,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又要兼顧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二、對話過程的問答化
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離不開對話教學理念的引入,然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是,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也存在不少膚淺的理解,甚至背離對話教學的現象。對話教學在呈現形式上應該豐富多彩:可以是師生對話,可以是生生對話,可以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可以是學生與自我心靈的對話。對話的結果是師生認知、思想情感的漸進和提升。然而,不少教師往往把對話理解或者演繹為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師問生答。在這種問答式的對話中,學生基本上沒有獲得人格的平等,教師依然掌握著問話權,教師怎么問,學生怎么答,常常被一個接一個的連環(huán)問牽著鼻子走。顯然,這是借對話教學之名而行傳統(tǒng)教學之實的做法,它沒有考慮是否真正啟動、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是否體現了追問和啟發(fā)的精神,那么就無實際意義上的“對話”。它勢必削弱了對話者的主體性,挫傷對話者的積極性,降低對話的效率。久而久之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再次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形式的電教化
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注重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的發(fā)展。但時下校內外各科開課,大都喜歡使用多媒體,好象使用多媒體才能體現新課標,致使授課教師挖空心思地搜集和制作各種與教學課題有關的音像材料。這本無可厚非,但投入過大,以致減少了在加工、處理教學內容上的必要付出,則得不償失。如果只一味地拿來就用,以為鼠標一點,就萬事大吉,學生只顧觀看激動人心的場面,結果不僅沒起到調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讓多媒體喧賓奪主,越俎代庖,以至于背離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本意,重“電化”,輕“人化”。筆者也曾開過多媒體教學課,深知多媒體有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替代的優(yōu)勢,但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并且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又是多媒體教學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多媒體是把雙刃劍,關鍵要把握好運用的“度”。運用得好,會讓你的課錦上添花;運用得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
四、教學內容的人文化
語文要以人文為靈魂,失去了人文這一靈魂,語文只能是行尸走肉。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中,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新課程改革以來,人們大大重視了人文精神的弘揚??墒侨宋男蕴岬奶嘁矔o語文課堂帶來的很多的尷尬,課上,學生的討論熱鬧,發(fā)言積極,答案五花八門。表面上課堂形式創(chuàng)新,氣氛熱鬧。但轉念一想,語文課到底是什么?人文教育課?情感陶冶課?主題班會課?我們有些茫然。一些專家早已看到了這一點,稱之為“錯位的熱鬧”、“假熱鬧”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重氣氛不太重視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跨過課文本身做許多引申和發(fā)揮,做些思想教育與精神培養(yǎng)的工作。語文教育專家王尚文說:“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語文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敝亓巳宋?輕了雙基,這又是一種極端。
新課程改革下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淡妝濃抹總相宜。語文課堂應回歸自然的真實,上出自己的個性來。面對課堂教學的華而不實現象,我們不能不深感憂慮。當然新課程改革是一場前無古人的教育理念的革新,人們的認識總是要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新的實踐中出現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這種現象會逐步得到控制。
(連云港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