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年衛(wèi)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社會是由無數(shù)個體的人構成的,所以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建設和諧人際關系。
一、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
人是社會的人,人要在社會中生存發(fā)展,離不開鄰里間的友好親善、互相幫助,離不開同事之間的光明磊落、以誠相待。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社會,做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就能形成巨大的合力,就能調動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各項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持。社會的穩(wěn)定,需要人際關系的和諧。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社會繁榮進步的標志。維護穩(wěn)定,不是回避沖突,掩蓋矛盾,而是要靠社會的法律制度,靠我們共同的道德力量,去化解與消除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中已經出現(xiàn)或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不平衡、不穩(wěn)定、不安全因素,在消除不和諧后建立新的和諧,推動政治文明的進步。人的和諧離不開人際的和諧。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人成功的基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用誠心和愛心對待每個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最好回報,就是社會還我們一個能夠促進個人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并承認價值。
二、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社會進步的必然
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不可能沒有沖突,沒有矛盾。社會是多元的,必然會存在多樣性和差異性。經濟實力的強弱、政治地位的高低、社會影響的大小等,都會在社會成員之間產生距離和隔閡。不斷地消除隔閡,縮小距離,就能使社會順利地向前發(fā)展。而消除隔閡,縮小距離,就需要誠心和愛心,能夠以寬容的精神、理性的態(tài)度,正視并承認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存在。正視了才能重視、承認并勇于面對現(xiàn)狀,才能在改變現(xiàn)狀的實踐中有所作為。
三、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
建立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意味著要樹立人人平等的現(xiàn)代理念。社會成員的人格和尊嚴都一視同仁地得到正義的支持和保護,公民在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的同時,擁有同樣的權利和自由。從社會公正的角度看,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享有權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機會的均等和社會的正義。不因地域原因遭排擠,不因文化差異受歧視,不因經濟貧困被冷漠。良好的人際關系,將使人與人之間關系協(xié)調、和諧共進、相互支援、真誠合作,使人們感到人間自有真情在,從而熱愛生活,珍視友誼,努力工作,積極向上。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需要用道德的力量來維系,道德的核心力量就是誠與愛。黨提出了“以德治國”的理念,提出要積極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而建設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是道德建設的突破口。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使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