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萍 吳昊文
當前,我國不少中小學校青年教師居多。由于種種原因,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教育理論貧乏,教學技能較差,教學經(jīng)驗不足,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青年教師的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已經(jīng)是學校建設和發(fā)展的關鍵。
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有賴于他們不斷地學習、研究和實踐。在教育實踐中,我們試圖尋找一些適合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之路。經(jīng)過探索和實踐,我們認為,說課是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由于說課需要青年教師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需要他們不斷學習、研究和實踐,因而,從幫助他們專業(yè)成長的角度看,說課應該成為青年教師職業(y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說課對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意義
說課是指教師按照教學要求,依據(jù)課程標準和教育理論,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程序等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和闡述的一種獨特的教研形式。好的說課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青年教師要說好課,不僅要鉆研教材,研究學情,而且要學習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無疑,這些都極大地推動著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1.說課為青年教師搭建了教研和展示的平臺
不少中小學校都把說課當作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對于青年教師而言,說課可以檢驗并鍛煉自己對教材的分析處理能力,對教法的統(tǒng)整駕馭能力和對教學個案的反思能力;對于學校而言,說課可以提供一條了解青年教師業(yè)務水平、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搭建了一個青年教師賽課、晉職、評優(yōu)的平臺,進而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2.說課有助于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
青年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教育教學,他們參與教學研究,最適合做的是微觀的能解決情景性和操作性問題的“草根研究”,如教材教法分析研究、教學個案反思研究、教學理論應用研究等。而這類選題的挖掘,除了來源于教學實際本身,也來源于青年教師說課前的思考與領悟。說課,作為挖掘教研課題的另一條途徑,有助于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
3.說課可以鍛煉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為適應課程改革步伐,著力打造一支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隊伍,要建立多樣化的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激勵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工作機制。包括說課在內的“教學五常規(guī)”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機制?!敖虒W五常規(guī)”,即備課組教學進度、學生作業(yè)、授課時數(shù)統(tǒng)一化;備課組活動時間、內容與形式明確化;青年教師的說課制度化;備課組的教學研討課及其評議規(guī)范化;備課組的學期教學計劃和期末教學總結專業(yè)化。以“教學五常規(guī)”管理為抓手,倡導教學研究,從而形成各學科之間,特別是青年教師之間“個個爭先”的良好氛圍,極大地鍛煉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在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培訓中,說課還可以提高青年教師的理論修養(yǎng),達到教學技能和理論素養(yǎng)雙豐收的效果。通過教研式說課,使青年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二、基于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校本教研式說課
1.校本教研式說課的必要性
新課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活動有多種,如以教為著眼點,以“課例”為載體的教學型教研;以研為著眼點,以“課題”為載體的研究型教研;以學為著眼點,以閱讀為主線的學習型教研等①。我們認為,教學型研究中的“說課”更有助于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因為說課包含了青年教師的自我反思,教師團隊的同伴互助以及專家的專業(yè)引領三個相輔相成的方面,是提高青年教師教育理論素養(yǎng)、課堂教學技能、教學研究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最貼近青年教師職業(yè)生活的一條途徑。
說課可以體現(xiàn)教師多種素質。說課,既要考慮教學活動所利用的教學資源是否恰當(這體現(xiàn)了教師對教學資源的識別、判斷和開發(fā)運用能力),又要考慮教學的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是否有價值,是否清晰具體可操作(這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科領域目標、學生發(fā)展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既要考慮教學活動是否切實有效,能不能達成教學目標(這體現(xiàn)了教師的設計、反思,教學活動的統(tǒng)籌、組織、整合和應變能力),又要考慮如何依據(jù)教材和學情來確定重點、難點與教法(這體現(xiàn)了教師分析主次,了解學生,了解自我以及綜合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具等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素質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不斷通過校本教研式說課的研究與實踐才能實現(xiàn)。無疑,校本教研式說課對于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十分必要的。
2.校本教研式說課的特點
校本教研式說課的程序與內涵都與一般的教研活動有較大的區(qū)別,這種說課具有以下特點。
(1)講究程序的完整性:從青年教師的選題,到教導處和教科室的聯(lián)袂推舉,再到說課、上課的實施,再到后說課、評課的落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說課程序。在這個程序中,青年教師還能充分挖掘說課的拓展性功能。
(2)講究內容的主題性:說課不僅僅是為了展示一下青年教師的說課能力,更是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每次說課都是以問題解決為基礎的,突出說課內容的主題性。
(3)講究形式的互動性:無論是前說課還是后說課,是聽課還是評課,教師是作為一個團隊出現(xiàn)的,有時是一個教研組,有時是一個學區(qū),都是基于中小學的特點而組成的,是隨時隨地能夠組織起來的團隊活動,并能在團隊活動中充分地溝通,無間地交流。
(4)講究思維的碰撞性:雖然是一個團隊,但這樣的說課活動同時又是一個智慧碰撞的場所,教師們聚集在一起,因充滿和諧的氛圍而使智力活動受到激發(fā),人人都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審視說課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促成思維的充分碰撞。
3.青年教師在校本教研式說課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性。校本教研式說課的本質是為教學服務,而不是展示。說課重分析研究以及說的過程,展示則重結果。說課不僅是青年教師分析研究如何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過程,同時也是策劃師生情感共融、價值共享、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成長、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體驗的生活過程。
第二,研究性。課堂不僅是課程實施的場所,更是進行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的實驗室。因此,每一間教室都是教師教學理論和方案的實驗室。研究性意味著青年教師的說課一定要植根于教育理論,研究出適合課程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使課堂不僅成為青年教師自我反思的對象,同時也成為教師同行或專家共同討論的領域。
第三,實踐性。校本教研式說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校本教研式說課是青年教師教學觀念不
斷更新、教學行為不斷改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
三、基于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說課訓練與評議
搞好青年教師說課訓練,可以采用“引進來”的方式,請教育專家進行專業(yè)引領,以提高其說課教研活動的質量。青年教師的橫向交流有可能使校本教研只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有了教育專家的專業(yè)引領,則有可能使青年教師的校本教研式說課取得重大突破。為了使后一個“可能”變?yōu)椤澳堋?,專家應該是真正深入到教育實踐并對教育理論有相當把握的人,而不是只有書本理論或只有實踐經(jīng)驗的所謂“專家”。
學校也要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說課的機會,幫助他們提高教學技能,為他們參與校本教研活動,提升專業(yè)水平做好基礎性、技術性的鋪墊。
怎樣使青年教師更快地掌握說課技能呢?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模式,即“講—練寫—觀摩—練說練評”。
第一步:講。 教師先講解說課的要素及其教學要求,舉一個完整的說課例子來說明如何說課。
第二步:練寫。 要求青年教師從教材中選一個課題,寫一篇說課稿。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先吃透教材,分清課程領域,確定目標、重點、難點,確定總的教學思路,設計大的教學或活動環(huán)節(jié),然后,按說課要素及其要求寫一篇10分鐘左右的說課稿。
第三步:觀摩。 (1)試說:教研組長檢查批改青年教師第一次寫的說課稿后,隨機挑選幾名青年教師登臺試說。每說完一個,教研組成員當堂加以評析。評析該教師說課的內容要素全不全,是否詳略得當,是否條理清晰,有沒有按“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的要求來說。這一步是粗輪廓的評析。之所以“粗”評,是因為青年教師尚缺乏經(jīng)驗,不能一下子全面掌握說課要領,需要循序漸進。評析不足后,要求他們重新修改說課稿。(2)再試說:讓試說過的青年教師修訂上次試說的不足后,重新登臺試說。通過重新試說,青年教師基本能夠按說課要素及其要求進行說課。教學實踐證明,通過試說,再試說,能使試說的青年教師進入角色,教師對說課摸得清,悟得快,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第四步:分組練說練評。 分小組進行說課訓練,之后與教研組成員共同討論說課的得與失。
第五步:鞏固。 在討論說課得失時,要以說課的內容要素及其要求為參考;評議說課水平時,要參照“中小學教師說課技能比賽評分標準”來進行,從而使青年教師說課訓練的效果得以鞏固。
總之,中小學校要把說課作為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路徑,使說課貫穿于教學工作的整個過程,力求通過強化課前的預設水平和課后的反思能力來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轉變其教學行為。
注釋
①余文森:《校本教學研究的實踐形式》,《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第25頁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南教育學院教育系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