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月明
事實證明:閱讀量小,練筆次數(shù)少是學生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文學巨匠魯迅先生說過:“只有多讀、多寫,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加大學生讀、寫的量,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多讀,豐厚語言積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溜”。這些足以證明閱讀尤其是大量閱讀,對于寫作的巨大作用。
1.抓好課內(nèi)閱讀
課本中的課文大都語言文字優(yōu)美,思想內(nèi)容健康,寫作技巧得法。它們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典范。筆者在講讀課文時,除了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外,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品味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準確性、形象性等技巧,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作者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北大荒秋天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教學時,筆者讓學生劃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通過反復的朗讀,品味作者語言的形象生動,學習作者運用修辭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另外,在學課文時,盡量讓學生把課文熟讀成誦??v觀古今,一些著名的文學家無一不是從背書走向成功的。小學階段正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此時讓學生多背誦—些文章,會使他們受益終身。語文課上,筆者力求精講多練,擠出時間讓學生背誦,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和技巧。在學生背誦前,筆者常常以身示范,主動范背,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學生樂背善背。學過的課文,多數(shù)學生能熟練地背誦或復述大意。背誦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詞匯。
2.抓好課外閱讀
蘇教版教材都有配套的語文補充閱讀,此教材內(nèi)容豐富,富有兒童情趣,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好材料。所以筆者充分用好這本教材。每周都要擠出—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自由閱讀。閱讀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更豐厚了語言的積累。一學期僅讀二十幾篇課文和一本補充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泛閱讀大量的書籍,為此筆者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1)班級實施圖書工程。要大量閱讀,首先要有大量的書可讀。開學初,筆者動員學生人人用自己節(jié)省的零花錢購買圖書,并從學校圖書室借了—部分圖書。這樣,班級的小小圖書室就成立了,還制定了圖書借閱制度,由專人負責圖書的借閱,保證學生隨時可借到書。為了不斷更新圖書,增加圖書數(shù)量,以便學生有更多更好的書讀,筆者要求學生根據(jù)家庭經(jīng)濟情況,每月至少購買2~3本自己喜愛的課外讀物。
(2)激發(fā)閱讀興趣。書櫥里書是有了,但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書并不怎么感興趣,課間讀書的學生寥寥無幾。為此,筆者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給學生講名人與書的故事,告訴他們,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愛讀書,讓他們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筆者還常給學生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講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奇聞軼事,并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從課外書上看來的,以此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筆者還經(jīng)常推薦學生閱讀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書籍,經(jīng)常開展故事會、讀書交流會,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3)提倡寫讀書筆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光看不寫,印象不深,很容易遺忘。因此,筆者提倡學生邊讀邊寫,把書中的妙詞佳句,精彩片斷摘錄下來,最好能夠背誦,以便在作文時信手拈來,意到筆隨。
二、多寫,打下習作基礎
多寫是作文訓練的關鍵,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教作文,不把多寫放在關鍵地位,都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筆者在重視學生多讀的同時,更重視讓學生多寫,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筆,提高作文能力。
1.抓好課內(nèi)練筆
教材中安排了八次專門的作文練習。筆者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作文課,充分利用多篇范文引路,指導學生仿照范文寫好每一篇作文。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隨課文的小練筆,這些小練筆筆者也一次不放過,認真指導,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筆。此外,筆者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點,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練筆的機會,如《北大荒的秋天》—課中,描寫秋天原野的—段,采用先總后分的段式。先總寫原野熱鬧非凡,然后從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描寫,學完這一段,筆者及時讓學生練筆,要求學生圍繞“公園的早晨真熱鬧!”這個中心句寫一段話,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先總后分的構段方式。
2.抓好課外練筆
古語道:業(yè)精于勤,勤能通熟,熟能生巧。一學期只靠課內(nèi)的十幾次練筆是不夠的。要加大課外練筆量,課外練筆的方法很多,筆者以為寫日記是學生練筆的最佳途徑。因此,筆者提倡學生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_始學生的日記三言兩語,內(nèi)容空洞,不知道寫什么。因此,筆者注意教給學生觀察和認識事物的方法,教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筆者引導他們觀察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優(yōu)美迷人的自然風光,變化莫測的風云雨雪等,這些都是寫日記的素材,只要留心觀察,值得寫的東西很多。經(jīng)過筆者的指導,學生日記的內(nèi)容豐富了,一次激烈的比賽,一場好看的電影,一節(jié)精彩的課,一場濃濃的霧,—本精美的書,都成了學生日記的題材。為了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筆者還要求學生每天同桌互讀日記,經(jīng)常選一些寫得好的日記讀給全班同學聽,學生寫日記的興趣更濃了,還漸漸養(yǎng)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總之,多讀、多寫是寫好作文的關鍵,通過大量的讀寫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e]
(江蘇省淮安市繁榮小學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