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成 嚴青榮
世界上本沒有廢物,廢物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合理使用實驗室和校園內的一些廢棄物,能降低部分實驗成本,節(jié)省實驗教師準備實驗的時間,而且有利于環(huán)保。下面筆者就個人經驗,列舉一些廢棄物在物理教學中的再利用的事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細線:力的合成實驗,與針配合做磁屏蔽實驗。
針:與線配合做磁屏蔽實驗、表面張力實驗、玻璃磚的折射率實驗。
牙膏殼:浮力實驗、演示潛水艇原理實驗。
冷飲中的竹枝:可做光的折射率實驗,排成一排只看見前面的竹枝而看不見后面的竹枝,可以說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面巾紙:可協(xié)助做表面張力實驗、毛細現象實驗。
玻璃球:可以做慣性實驗、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
吹爆的氣球:可以用作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實驗中探頭的橡皮膜,可以用來演示微小形變。
廢燈泡:敲去玻璃外殼,留下內部的玻璃柱與兩根金屬絲,可以做“絕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轉化為導體”的實驗。
礦泉水瓶和吸管:可以感受大氣壓的存在實驗,也可以自制溢水杯。
塑料袋或牛奶盒或牛奶袋:可以演示帕斯卡裂桶實驗。
一次性注射器:可以用來驗證氣體實驗定律。
飲料瓶:可以演示超重與失重實驗;也可以做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
廢鐵粉:可以顯示磁感應線,可以作為沙擺實驗的材料。
舊鋼鋸條:可以作“探究振動發(fā)聲”、“聲調的高低”的實驗,也可以在焊接實習中作刮刀用,用來刮去元器件表層的氧化膜。
廢鐵絲、廢銅絲:可以插在水果中,制作水果電池。
廢滑動變阻器:將金屬絲拆下加熱并拉直,用砂布擦去金屬絲表層的氧化絕緣層,可做“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的電阻絲,也可作為用惠斯通橋法測電阻中的電阻絲用。
節(jié)儉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我相信我們物理教學工作者,只要用心、留心一定可以將身邊的廢棄物充分利用好,為我們教學服務。一方面節(jié)約實驗成本,一方面有利于環(huán)保,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愛護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習慣,養(yǎng)成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品德。這也是廣大物理教師追求的境界,可謂一舉數得。
(欄目編輯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