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鳳
摘要:在思想教育過程中要更多地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任、信任人,培養(yǎng)人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通過提高人的自身素質推進人的發(fā)展,通過人的發(fā)展去促進社會的進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實現(xiàn) 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使人的價值不斷提升或增值的過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過賦予受教育者的精神素養(yǎng)、心里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力,即通過提高人自身素質而體現(xiàn)出自身價值的。我們要著眼于促使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具體講就是“實現(xiàn)人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fā)展”,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加強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那么怎樣提升思想政治的教育價值即怎樣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說服力,增強其實效性,就課堂教育實踐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一、課堂教學的反思
反思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具體的教學問題,如教學時間分配、激勵學生學習、評估作業(yè)和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等等。二、教師學習記錄自己的課堂經驗,以幫助教師回顧課堂中曾經發(fā)生過的事件,并對這些事件進行仔細的思考。這也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其他教師相關性經驗的案例研究,教師面臨的教學情況越是獨特,就越需要教師作出切合實際而不是規(guī)則化、標準化的教學決策。對教師而言,重要的是獨特的案例,而不是普通的規(guī)則。三、教師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究竟要成為那種類型的教師,不僅如此,還要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思考,包括對學生的個人愿望、興趣愛好等等都給予關注。使自己具備個性化取向的教育,不斷嘗試,克服惰性。
二、案例分析
要想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案例分析教學是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價值的重要方法。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中國共產黨早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就通過宣傳劉胡蘭、白求恩等英雄事跡,對人們進行思想教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又通過宣傳雷鋒、王進喜、孔繁森等先進典型,教育激勵了幾代人,產生了無窮的精神力量。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yōu)檎f明“驕兵必敗”這一觀點例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案例。為進一步增強時代感和現(xiàn)實性,我們又補充講解一則報道,在這則報道中,講述了一名6歲兒童在遭劫持拐賣的途中不斷示弱,如哭泣、裝傻完全顯露出6歲孤童所具有的各種特征。正是這個孩子通過示弱,使土匪驕傲麻痹放松警惕,才為自己贏得逃跑的機會重新回到母親身邊。這個案例在講解過程中對學生震動很大,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深深理解了“驕兵必敗”的道理。
三、使用多媒體
以往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手段落后,學生情緒低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在于教學觀念滯后,沒有認識到教學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平面的知識立體化,使看似平淡無奇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它以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形式綜合表現(xiàn)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教學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具體、更有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行之有效的課堂組合形式及課堂活動
(一)組合形式。課堂的組合形式,以往大都根據(jù)人數(shù)把班組分為四大組或八大組,進入現(xiàn)代社會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調、互助與合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互助與合作精神,我們允許和采用二種組合方式來促進學習小組共同完成任務。在學生群體實力比較均勻的班級中,我們采取學生自由組合的學習小組形式;對學習能力分化差異較大的班級,在自由組合的基礎上,適當進行人員配置與指定。通過榜樣示范,適當拉動同學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二)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1.學生方面的案例收集與分析。學生通過收集典型案例,使思考問題的視角與他們的距離拉近,具有比照的意義。因為案例的選取與他的生活聯(lián)系密切,身邊的典型案例對他們震撼力更強烈一些,更能夠引起思想、情感的共鳴。
在講到“國家嚴厲打擊毒品犯罪”這一知識點時我們布置學生去搜集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學生針對案例自設一到兩個問題,先對案例進行初步分析,有自己的答案后,再上臺來展示案例,并將問題提給講臺下的同學,讓他們共同分析回答。
案例分析是一種啟發(fā)式、親驗式的學習,體現(xiàn)了啟發(fā)誘導,學思并重,舉一反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案例提供的信息和經驗,使教育對象設身處地地參與分析解決案例情況所包含的矛盾,鍛煉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個別到一般,又從一般到個別,如此循環(huán)往復、逐漸深化的。在這個認識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對個別案例的分析研究。
在案例的收集與分析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兩個方面:一、收集選擇案例應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和明確的目的性;二、案例分析要注意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
2.課前5分鐘。課前5分鐘演講已被許多教師所接受,它的益處很多,如可以使課堂活動形式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使學生更注意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如果隔斷時間換換方法,使學生倍感興趣,鍛煉效果會更好。
A.典型案例收集與分析
B.新聞簡播
C.開辟“你說、我說、大家說”欄目
D.調查報告匯報
3.撰寫調查報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調查報告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留心觀察周圍生活,關注社會焦點、熱點,進行社會調查與實踐,很好地處理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系,豐富和完善社會實踐形式,并通過這一社會實踐方式有效地深化理論學習,把社會實踐融入到教育、教學實踐中。當然,在布置調查報告任務前,教師要注意應有較為規(guī)范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在實踐中,切不可簡單拋給學生一句“請就**問題寫一份調查報告”,而應在布置調查報告任務前向學生介紹調查報告的一般模式,即如何寫調查報告,而后布置任務,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張耀燦,劉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涵義初探 [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