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艷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尤其是作文批改,令語文教師最為頭疼。評語看似簡單,卻馬虎不得,應表達真知灼見,而且情真意切,它能正確地反映出寫作中的甘與苦,學生便引為知己;它還能明快地寫出作文的優(yōu)點與不足,學生受益良多,視為摸索前進中的一盞明燈。
面對參差不齊的作文,常常讓人感覺無從下批。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評語表面化。(2)批改方式單一,教師勞動量大,收效微。(3)求全責備,作文刪減幅度大。(4)以教師個人口味改得面目全非。挑刺多,鼓勵少。(5)批語冷漠,未顧及全篇。(6)要求劃一,缺乏針對性。教師的評改,不僅影響學生的寫作,還影響學生的心理和感情。貼切而精彩的評語,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平庸或錯誤的評語,會挫傷兒童的銳氣和信心。作文批改,關(guān)鍵要找準方法,投入情感,才能收到實效。作文批改如果敷衍了事,胡改濫批,則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批和教應平分秋色,才會收到好的效果。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結(jié)合我多年從事農(nóng)村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方面的實踐,談一談作文批改的點滴體會。
1、克服表面化,指出作文深處問題。評語表面化,是指只寫出面上的優(yōu)點和問題,如文中事件、觀點及錯別字、病句、不正確的標點等。這些應當評但不會使學學生豁然開朗。評語要深入到學生思維過程中去,摸清其思路,通過暴露的問題,揭示其隱蔽的問題,幫助學生找到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如作文的主題、立意、構(gòu)思,以及為之服務的觀察、聯(lián)想和寫作方法等。這是反映思維本質(zhì)和學生智力水平的存在問題。比如,學生寫讀后感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感受的全部見解、感受在第一段里統(tǒng)統(tǒng)寫光,后文卻無話可說。于是再舉三兩個例子,聊充篇幅。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且都出在思維方法上:第一,不善把自己的思想、感受進行分解,思維缺乏條理性。第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受的形式,構(gòu)思為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過程,缺少思維的漸進性。學生遇到這種情況,相當苦惱,而又補救乏術(shù)。評語如能深入一層,抓住存在于思維過程中的弱點,從構(gòu)思謀篇方面加以點撥,指出隱蔽的問題,學生就會懂得如何改進。
2、多種批改方式相結(jié)合,提高批改實效。可由教師背后批或當面批,也可由學生自改或互改。這樣可減輕教師負擔,避免學生寫過就推給教師。但不論那種方式均應講求實效。特別是學生自改和互改,事前應指導,事后要檢查,否則徒勞無益,而且有害。如有時間的話,應多提倡面批,教師邊改邊問,學生邊答邊想,效果顯著。
3、循序漸進,不求全責備,多保留,少刪改。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一篇作文更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每次作文都有一個側(cè)重點,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高。批改時,應針對側(cè)重點加以褒揚。如要求寫人物外貌,達到了這個要求,哪怕其他方面寫得不好,也應給予極高的評價,帶著寬容態(tài)度激勵他,每步走好走穩(wěn)。這樣長期訓練,必將有效。批改時做到少而精,可改可不改的堅決不改,可批可不批的堅決不批。因為作文批改不能改得太多,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即使寫得不好的,也要盡量保留學生寫的部分,不可大挑出文章中所有的毛病,改得面目全非。對學生作文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從“建議”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看了褒揚 的話信心倍增,讀了批評的話受到激勵。
4、多就少改,多鼓勵,少批評,注重激勵性。教師批改時,應尊重學生原意,理順即可。避免“越俎代庖”,改的雞零狗碎,學生不解其意,吃力不討好。學生的習作,是逐步練習提高的,理應多看優(yōu)點,多鼓勵。哪怕有點滴進步,教師也應倍加愛護,分享喜悅?!皵?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即說明了鼓勵是一劑催人奮進的良藥,以免扼殺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勝心、上進心,非常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在平時的作文講課上及時公布優(yōu)秀作文的名單,讓一部分學生把好作文抄下來貼到教室后面的墻報上讓同學們看,請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介紹自己如何寫好作文的經(jīng)驗,優(yōu)秀作文在學校的大喇叭廣播。寫得較出色的作文,我還指導他們反復修改后向有關(guān)報刊投稿,這樣做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平時作文較差的小學生,只要有一個詞或一句話寫得具體生動,我就在下邊標上嘉獎號,表示這兒寫得好應予嘉獎,并在眉批上寫上“這個詞用得準確”、“我看你真聰明”、“這句話寫得真好呀,能把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活動?如實寫出來。你的進步真大呀!”加上鼓勵性的話語,使學生們享受成功的快樂。
5、評語親切中肯,要照顧局部,又要顧及全篇。評語是教師和學生心靈溝通,感情交流的過程。中肯、誠摯的批評能提高其寫作的熱情。評語要曉之以理,也需動之以情。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無論大至構(gòu)思立意,謀篇布局,還是小到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乃至恰倒好處活用了課本中某一句子,都應給予熱情、親切的褒獎。對差生更應抱有希望,給予信任,加以鼓勵。評語應給學生力量、信心和樂此不疲的興趣。教師要抓住作文的主旨,高屋建瓴說出全篇主要的好處和不足,在此基礎上,也要指出局部的好處和不足。只有這樣,評價和指導才能具體而切實。注意評語不要面面俱到,在全篇的背景上,只側(cè)重某一二方面即可,使議論不失依據(jù),如果不能對全篇作出恰當?shù)脑u價,必然會削弱評語的作用。
6、因文而異,有的放矢。自然千姿百態(tài),社會豐富多彩。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眰€性有差異,作文也各有特色。學生作文各呈其長,不拘一格,或剛或柔,或華或樸,或莊或諧,或長或短。水平也會參差不齊。批改時就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不同對象,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尺度寫不同評語。學生不善敏銳感受生活,文章內(nèi)容貧乏,就啟發(fā)他觀察和開拓寫作源泉;學生知識面窄,就要求他多讀書看報,積累豐富知識,提高素養(yǎng);學生構(gòu)思,表達基礎差,則應降低要求,指導他寫好一件事,寫清一段話,打好作文基礎。對較差學生,則要不拘一格,雪中送炭。這樣,避免同一指揮棒下眾口一聲,千篇一律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