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顯元
關鍵詞: 道德悖論;道德悖行;實踐邏輯;道德行為推理
摘 要: 從研究趨勢來看,道德悖論研究有兩個值得關注的方向。一個是思維悖論的方向,一個是行為悖論的方向。這兩個研究方向相容互補,必將實現(xiàn)它們的相互融合。今后的主要任務是強化建構道德悖論的推理過程,以進一步的理論創(chuàng)新,探索實踐邏輯內涵,吸收道義邏輯的理論成果,建構道德行為邏輯,在道德實踐邏輯基礎上,建立比較完善的道德悖行理論。
中圖分類號: B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12435(2009)06062105
Present and Trend of the Research of “Moral Paradox”
SUN Xianyuan(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Key words: moral paradox; paradoxical behaviour; practical logic; moral behavioural reason
Abstract: Two tendencies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rections of thinking paradox and behavioural paradox, which are interactively supplemented and integrated. The future major task is to reinforce th reason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oral paradox: explore the practical logical connotation, take in the theoretical fruits, establish moral logic by furthe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erect a comparatively perfect theory of moral paradox based on moral practical logic.
安徽師范大學的學者們在“道德悖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為倫理學與邏輯學的交叉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學界對“道德悖論”持有不同的看法,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人們在“悖論”觀念上存在著差異,一般都習慣于以邏輯悖論來理解道德悖論;二是“道德悖論”研究剛開始,在理論上還不夠完善。我認為,“道德悖論”研究應該給予關注和支持;同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應該面對,共同探索。
“道德悖論”研究的成果
“道德悖論”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第一,對“道德悖論”概念內涵做了各種界定,提出了“道德悖論”本質上是“道德悖行”的見解;第二,運用邏輯悖論研究的理論成果,對“道德悖論”成因做了初步的探索,給出了“道德悖論”的邏輯表達式;第三,對“道德悖論”的模態(tài)、類型和性狀,做了初步的分析,對“道德悖論”的做了理論上的論證;第四,對運用邏輯悖論方法研究道德問題的途徑和意義,做了比較有深度的論述,擴展了“道德悖論”研究的領域;第五,初步探討了“道德悖論”的解悖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對我國道德建設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和實踐價值;等等?!暗赖裸U摗钡难芯恳呀?jīng)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道德悖論”研究還帶來了一些延伸性的成果,而這些延伸成果反過來,又將進一步推進“道德悖論”研究的深入發(fā)展。
“道德悖論”的形式,主要有兩種:(1)以合道德的動機實現(xiàn)了不道德的結果,(2)以不道德的動機實現(xiàn)了合道德的結果。這表明,“道德悖論”是動機與結果(效果)的自相矛盾,或稱動機與結果(效果)的背反,它是“二律背反”型的悖論。所以,在“道德悖論”的理論中,既反對單純的動機論,德性主義,又反對單純的效果論、功利主義,主張動機與效果的統(tǒng)一。這對于當前我國社會的道德建設,是有積極意義的。
“道德悖論”研究成果對道德行為結構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啟示。道德行為主體從自己的道德動機出發(fā),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道德結果,必定選擇合理適用的道德手段,從而進行道德活動。道德動機、道德結果、道德手段和道德活動本身,便構成了道德行為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的不同狀況,都有可能使道德行為成為道德悖論。這對道德實踐邏輯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道德悖論”研究進一步揭示,在道德關系中,盡管也包含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但最基本的不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而是主體間性關系。當然,并非一切主體間性關系都是道德關系。不過,只要是道德關系,它必定是主體間性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從主體間性關系,而不是主客體關系出發(fā),進一步刻劃道德悖論中的邏輯問題,更準確地把握它的內涵和外延。
由于“道德悖論”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有些基本概念還需要界定和完善,一些理論關系也需要梳理,從而更好地建構道德悖論理論體系。愛因斯坦在總結物理學進化的歷史經(jīng)驗時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耙驗榻鉀Q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盵1]59所以,“道德悖論”問題的提出,它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是不能低估的。這個問題的進一步解決,不僅對道德哲學和邏輯哲學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我國社會的道德建設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
“道德悖論”研究的兩個方向
在道德悖論的研究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方向。一個是思維悖論的方向,根據(jù)廣義邏輯悖論的路線研究道德悖論;一個是行為悖論的方向,視道德悖論為“道德悖行”,把它看作實踐邏輯悖論范疇。
王習勝認為,“道德悖論本質上是一種廣義的邏輯悖論?!币驗?“任何悖論都是思維的產(chǎn)物??陀^事物自身、人的行為本身都無所謂‘悖論之說?!盵2]這個觀點
主張:“道德悖論”只存在于思維中,而不存在于行為中,因而只有“道德悖論”,沒有“道德悖行”。這是道德悖論研究中堅持的道德思維悖論的方向。
錢廣榮超越了思維領域,進入了經(jīng)驗世界,提出了“道德悖論”就是“道德悖行”的新概念。他認為,“一般邏輯悖論是‘正確的思想錯誤,道德悖論是‘正確的行為錯誤,本質不是‘悖論,而是‘悖行——因為做對了,所以做錯了,肯定行為選擇之善,就得同時肯定行為選擇之惡,反之亦是;用‘矛盾等價式來表達就是:A=非A,非A=A。就是說,道德悖論不是‘想對亦‘想錯了,也不是‘說對亦‘說錯了,而是‘做對亦‘做錯了?!盵3]這是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體現(xiàn)了道德悖論研究的另一個方向,即道德行為悖論的方向。
如果把這兩個研究方向對立起來,它的進一步發(fā)展,可能會導致形式上的彼此排斥。因為,前一個方向沿著道義邏輯方向繼續(xù)往前走,自然擁有傳統(tǒng)邏輯和現(xiàn)代邏輯的原有理論基礎;后一個方向則有更多的是關注道德行為,企圖對道德領域中的經(jīng)驗事實作出邏輯解讀,但缺乏新的邏輯理論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著一種可能性,即以傳統(tǒng)邏輯和現(xiàn)代邏輯的應用取代新的邏輯理論,使道德行為悖論研究的新方向受到壓抑。這就使我想到了愛因斯坦提出和解決“追光悖論”的啟示?!白饭忏U摗闭J為,光速不變與狹義相對性原理“是彼此不相容的”。[4]25如果從經(jīng)典物理學出發(fā),必定否定光速不變的經(jīng)驗事實;如果堅持光速不變,又與經(jīng)典物理學的相對性原理不協(xié)調。如果放棄了相對性原理,又無法實現(xiàn)任意兩個慣性系之間坐標的變換;如果放棄了光速不變,又違背實驗事實。最后,愛因斯坦還是把光速不變與狹義相對性原理都提升為物理學中的基本原理,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框架,使“追光悖論”最終得到了解決,把經(jīng)典物理學發(fā)展到現(xiàn)代物理學。根據(jù)這個經(jīng)驗,我覺得“道德悖論”研究的這兩個方向,可能不是彼此排斥的,而是相容互補的。問題在于如何在原有的邏輯理論基礎上,發(fā)展出一種新的邏輯系統(tǒng),使之成為“道德悖行”的邏輯理論基礎,并與原有的邏輯理論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