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錦
《“精彩極了”和“槽糕透了”》一文生動記敘了“我”在父母截然不同的極端斷言中,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作家的故事。學(xué)習(xí)本課,要讓學(xué)生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和寬廣。文章比較長,課堂時間有限,教學(xué)時應(yīng)抓住詞語的品味,輻射全篇,引領(lǐng)學(xué)生深入感悟,叩問其心靈,獲得精神成長。我在教學(xué)這課時主要引導(dǎo)學(xué)生品味“等待”、“幸運”、“謹慎”這三個詞,長文“短”教。
一、品味“等待”,感悟童心之真
……
師:面對贊揚,巴迪有什么表現(xiàn)?
(讀:“整個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回來,我用漂亮的花體字把詩認認真真地謄寫一遍……滿懷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親的位置上?!保?/p>
師:這段話要表達的意思可用其中的一個詞表示,這個詞是哪個?
生:等待。
師:等待有不同的滋味,作者當(dāng)時的等待是什么滋味?
生:得意揚揚,迫不及待,自豪,滿懷信心。
生:滿是自豪和自信。
師:課文是怎樣描述這“美麗的等待”的?
(出示: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親……快到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回來了……)
(深情讀,并用“迫不及待、坐立不安”等詞來說明等待的滋味)
師:請大家想象說話:七點。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想_______我_______(怎么做)
生:七點。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想:父親就要回來了,他回來一定會說“精彩極了”的,我從飯廳到客廳來來回回地走了一陣。
生:七點一刻。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想:爸爸怎么還不回來,我趴在窗戶上盯著爸爸回來的路,自言自語:“爸爸,我會寫詩了。”
生: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想:別急,爸爸就要回來了……我看了一下表問媽媽:“爸爸怎么還不回來?”
生:快到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回來了。我想:父親看到桌上的詩,眼睛一定會發(fā)亮的,我歡呼著為爸爸提包,跟著爸爸移到餐桌邊……
【評:通過對“等待”一詞的咀嚼、揣摩、體味,想象文中“等待”的“留白”,讓學(xué)生與文本對話,進行心靈表白,沉潛于字里行間。文本凝聚的生命情感就會激活學(xué)生自己的生命和情感體驗,從而產(chǎn)生心靈共鳴,閃現(xiàn)出童心的真誠。為下面解讀“槽糕透了”做了先揚后抑的鋪墊?!?/p>
二、品味“幸運”,感悟平衡力量之奇
師:作者滿懷信心地等待,等來的卻是“糟糕透了”……但這對作者后來的成長是多么有用呀!請讀第16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幸運”吧!
(用不同形式自讀第16自然段)
師:作者為什么感到“幸運”?
生:因為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
師:母親怎樣“慈祥”?父親怎樣“嚴厲”?能結(jié)合前面部分說說嗎?
(通過母親、父親的動作、神情說明)
師:父親不留情面的嚴厲讓巴迪失聲痛哭,可他為什么還認為自己“幸運”?
生:因為如果只有母親的慈愛,“我”早就驕傲自滿了,不能進步了。父親的嚴厲可以讓“我”從“得意”中清醒過來。
生:如果只有父親的嚴厲,沒有母親的慈祥,“我”早就心灰意冷了,怎么可能成為一個作家!
師:是呀!“我”既要母親的鼓勵,也需要父親的提醒,讓自己燥熱的心冷一冷,課文是怎么說的?
(讀:“一個作家,應(yīng)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保?/p>
師:由此可見,母親的力量就是——
生:愛的力量。
師:而父親的提醒力量則是——
生:警告的力量。
師:這兩股平衡之力作用于“我”的人生,才使“我”成長為一個作家,才使我發(fā)表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這“平衡之力”是多么神奇,我們需要這“平衡之力”,而這些作者一開始就理解嗎?
生(找課文語言):從“越來越體會到……”說明作者是慢慢才理解的。
生:從“幾年后……不得不承認……”也說明作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領(lǐng)會到父母之愛。
……
【評:以“幸運”為支點,展開對文本的閱讀,讓學(xué)生反復(fù)品味,不斷觸及心靈的體驗。從語言文字間感悟“愛”的生命,感悟平衡力量的神奇。這是用心感悟語言文字而帶來的品味之美。】
三、品味“謹慎”,感悟愛心之誠
師:童年是一首歌,這歌中有母愛的激昂,也有父愛的低沉,更有“我”自己的深情譜寫。而“我”對父母的愛的認識和把握是最主要的,請讀課文的最后一段的“感言”。
生(讀第17自然段):“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我努力地向前駛?cè)ァ!?/p>
師:這里最能反映作者自己把握“平衡之力”的是哪個詞?
生:“謹慎”一詞。
師:“謹慎”是什么意思?
生:小心翼翼,仔細思考。
師:這里又指什么?
生:“我”小心分辨父母這兩個極端的斷言,覺得:母親夸“我”,是因為愛“我”,給“我”鼓勵;父親的嚴厲也是因為愛“我”,給“我”警告和提醒。是父母的愛,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功。
生:因為“我”覺得父母的斷言是兩個極端,是兩股風(fēng),很容易把“我”生活的小船掀翻,是“我”很小心把握才沒有被刮倒。
生:“我”很謹慎,既沒有因母親的夸獎而飄飄然,也沒有因父親的嚴厲刺激而灰心喪氣,把正了“生活小船”的方向,駛向了作家的港灣。
師:你能想象一個例子,說說“我”是怎樣“謹慎”,說說巴迪的 “獲獎感言”嗎?
生:當(dāng)我寫出第一篇劇本時,母親興奮地說:“精彩極了!”我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但是很快就提醒自己:別高興太早,還沒有讓父親看呢!當(dāng)父親說我的劇本“糟糕透了”,我一時難受,但不氣餒,我想我會努力寫得更好的。母愛如風(fēng),父愛如急雨,風(fēng)雨兼程,我才會茁壯成長……
【評:以“謹慎”一詞為支點,讀文感悟,讓學(xué)生潛心品文獲得心靈碰撞,升華了對“我”“把握生活小船”的認識,領(lǐng)悟文章的主旨。讓學(xué)生以“謹慎”的心情,模擬角色,講“獲獎感言”,激發(fā)學(xué)生想象,叩問心靈,學(xué)生傾吐運用語言,領(lǐng)會父母之愛的真誠,提升對父母之愛的體悟?!?/p>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北牡倪@句話,道出童年的含義。解讀本文,我反復(fù)思考,漸漸清晰,要長文“短”教,應(yīng)找“支點”,而這課的“支點”應(yīng)該在“等待”、“幸運”和“謹慎”這三個詞上,這三個詞既強調(diào)父母的外因作用,也顯現(xiàn)“我”的內(nèi)因努力。這樣感悟,才會讓學(xué)生認識“愛”,認識自己?!?/p>
新作文·小學(xué)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xué)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