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榮
走在云南通海的街道上,用鼻子深深一嗅,味道有些深厚。這里匯集了漢族、彝族、回族、蒙古族等多種民族,據(jù)說蒙古族在此經(jīng)歷了由牧民變?yōu)闈O民又變?yōu)檗r(nóng)民的歷程,這個過程,一定有很多感人的細節(jié)。這些地方的水已經(jīng)不錯了,飲用還有專門的山泉,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到大為失落,
從石屏到通海,中巴車經(jīng)過陶村,六谷沖、路南村,就到了通海縣境內(nèi)。除了山腳那青瓦灰墻的村莊都差不多外,通海還是顯示了他自己的特色。
往事
通海歷史悠久,古代為滇中重鎮(zhèn)。通海在南詔時就有通海城之稱,并設(shè)通海都督,是當時南詔政權(quán)的一個軍事重鎮(zhèn)。有人指出“通海城路”是當時安南(越南)經(jīng)過南詔境至天竺的主要通道,據(jù)稱“通?!敝慈】赏ㄟ_海上的意思。
南詔后,大理政權(quán)在這里設(shè)置秀山郡,后置通??h,其后偶有改動,但“通?!钡姆Q謂已深入人心,難以再改。
通海曾筑土城。明初臨安府治遷于建水,通海縣曾設(shè)御駐軍,政治仍由縣管。明萬歷時,因土寇攻劫,民不寧居,知縣楊翹瀛緊連御城建縣城于秀山之麓,又于大橋建一土城,方便往來商賈。明永歷時(1647年),土酋猖亂,縣治城被毀,大橋迎恩城也毀于兵燹。
至清初,縣署寄置于御城北門內(nèi)??滴跷迥辏糜鶜w縣,以通海地當要沖,凡附近州縣屯田,不準分割,仍屬通海??滴趿?,奉旨圈撥附近州縣衛(wèi)所田,給平西親王吳三桂兵丁口糧,從此通海軍民田盡圈。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公開反清,至十七年三月吳自號昭武,八月死于衡州,其子吳世藩,繼號洪化,割據(jù)云南至康熙二十年。清政府派兵收復(fù)省城迤東郡縣,包括通海。這一段歷史,闞禎兆寫道:
九年不見秀山柏,
滿地烽煙天欲坼。
后經(jīng)康乾時近百年的治理,通海也與全國一樣出現(xiàn)“康乾盛世,乾嘉升平”,至今留存民間的許多古建筑,碑刻,文物此時為最多。
現(xiàn)在的通海城今非昔比,交通更加四通八達,北經(jīng)玉溪直達昆明,南接河口出境,西連大理通往滇西,東達貴廣西省,全部高等級化。
晚上在通海住下,吃過大碗的燉菜,在城區(qū)閑走,感受到他發(fā)展的勃勃生機。
秀山
第二天要去爬秀山,觀杞麓湖。趁著天早起床,天氣不錯,陽光普照。邁著步子往高處走,轉(zhuǎn)過兩個街道,看到鼓樓,在朝陽下頗有些氣氛,也增加了小城別樣的韻味。
再往高處走,到達了一條小小的橫街,人員眾多,熱鬧不同凡響,房屋卻是舊式的瓦房,瓦溝里長滿了草,注意看,發(fā)現(xiàn)了“步行街”的標志,知道這里是古城的熱鬧所在。
時間尚早,在一個小店里吃米線做早餐,然后在步行街上溜噠,除了帶著露水的蔬菜,發(fā)現(xiàn)賣花和煙絲的人較多,也算是一點特色。
步行街不長,半個小時走了個來回。步行街在祖國大地上到處被開避,說到底,我們還是向往回到傳統(tǒng)的集市中去,只不過經(jīng)營的方式正在改變。在通海的古城小巷中辟出一個沒有汽油味的去處,還算不錯。
再往前走就是秀山了。一個大大的門坊上寫著“秀甲南滇”的字樣。從門坊里進出的卻多是上了年紀的人,手中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提著各式水壺,感覺有些驚奇。趨上前去,攀談之后才知道,老年人爬秀山,除了鍛煉身體,還順帶提一壺山泉水回來享用,使我想起建水城內(nèi)的獨特行業(yè)——出售西門井水。不由感慨,這些地方的水已經(jīng)不錯了,飲用還有專門的山泉,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到大為失落,這種生活方式過于奢侈。
秀山是名山,傳說漢代時勾町王看中這里,在原始森林中砍出一些空地,建上房子供自己看風光。此后佛教興盛,好地方都被和尚們看中了,成為佛教勝地,秀山也不例外?,F(xiàn)在的秀山上,有涌金寺、清涼寺,玉皇閣、普光寺,三元宮,萬壽宮等等建筑,經(jīng)多年潛心修養(yǎng),多青苔長滿臺階墻壁,與環(huán)境相得益彰,是個好地方。
普光寺現(xiàn)存殿宇建于元代,正殿屋架為斗拱式結(jié)構(gòu),呈典型蒙古建筑形式。寺內(nèi)有元代為紀念神僧李畔富所建佛塔兩座,古樸莊重。東院內(nèi)就山巖鑿有洗缽池,池上方巖縫中泉水浸冒而出,滴注于池中,叮咚不息。普光寺后來多有修建,基本保持了元代時的特點,也就是說,在這里,既能了解到元代云南的精美建筑,也可以體味欣賞到元時蒙古族的傳統(tǒng)建筑的一樣因素。
清涼臺原名清涼寺,元時高僧鐵牛禪師所建,經(jīng)歷代增修,具現(xiàn)在規(guī)模。由魯賢祠、桂香殿,海云樓,藥王殿,蓬萊閣,武侯祠等連成一個四院三通的建筑整體。寺院地勢高峻,四圍綠樹掩映,背山面湖,涼風不斷。的確是一個無暑的清涼世界。
涌金寺俗稱大頂寺,是秀山位置最高的建筑,因山勢如“地涌金蓮”而得名。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寺分三進,殿宇宏偉,寺門雄踞于半圓形石階之上,“涌金寺”3個貼金大字雄渾莊重。
白龍寺坐落在秀山南面的茂林之中,是后山的惟一建筑,寺院古樸典雅,與周圍環(huán)境十分協(xié)調(diào)。近年來擴建了部分亭閣游廊及服務(wù)設(shè)旋,引水上山,鑿池培植荷花及各種花卉草木,成為秀山公園又一新的游覽點。
在秀山上看縣城,紋路清晰,可以指點;觀杞麓湖,則波光粼粼,田疇無限。名人錢南園看到此景,也寫出了《雨宿通?!返脑姡Q:
孤城臨水背依山,
憶在江南煙雨間。
那肯定是夏天的景色。
秀山有一個土主廟,說是大理國段思平所建,也稱勾町王廟,有“寶花玩月”的傳說,花是茶花,已沒有了:月卻還在,是在天空。還有著名的普光寺,一塊《普光山智照閆若記》碑,記載了明代的一些東西,可供研究。
秀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到處都掛著對聯(lián)和詩文,為秀山增加了一些氣氛。比如成都人楊慎楊狀元(他被貶云南,到處題寫到此一游的詩文),不僅給云南人留下許多傳說故事,而且讓云南人說到楊狀元就充滿敬佩,可見云南人的兼容氣質(zh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年的云南需要文化,對文化充滿敬意,要不然南詔國大理國的那些顯貴們都忙著引進漢文典藉干什么?
楊狀元楊慎三生有幸,在云南過得很是舒服,他的被貶對他也難說就是一個機遇。他在秀山寫的詩句就可以看出他的“樂不思蜀”:
海鰲江蟹四時供,
水翠山花月月紅。
自是人生不尋樂,
莼鱸何必羨江東。
落款“成都楊慎”,還是忘不了他的成都成份。真是,如果他一輩子呆在成都,他哪里有現(xiàn)在的待遇!味道
云南人腌制蘿卜的工藝太多了,有水腌蘿卜、蘿卜條、蘿卜絲等等,不一而足。這種水平的集大成者,當然是通海人。
通海人不僅腌制各種蘿卜制品,更重要的是他產(chǎn)生一種也許其他地方?jīng)]有的食品,蘿卜絲,也就是將蘿卜推成細絲,直接曬干的產(chǎn)品。你如果有閑暇在通海的市場上閑逛,甚至能找到一片專門賣蘿卜絲的街道。
這種干蘿卜絲潔白柔軟,可以生吃,
摘一條放在嘴里,有回甜的滋味,也可以用水煮吃。它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像云南人善吃的陰干茶,陰玉米一樣,是此季節(jié)收割彼季節(jié)享受的食品。
在通海的街道上,用鼻子深深一嗅,味道有些深厚,這里匯集了漢族,彝族,回族、蒙古族等多種民族。
回族和蒙古族都是元朝時隨蒙古大軍留下來的,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事,因為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不僅相處很好,而且很好地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傳統(tǒng)。蒙古族聚居在興蒙鄉(xiāng),據(jù)說他們經(jīng)歷了由牧民變?yōu)闈O民又變?yōu)檗r(nóng)民的歷程,這個過程,一定有很多感人的細節(jié),不妨到杞麓湖邊的興蒙鄉(xiāng)去做一番探尋。
通海還有一種味道,那就是“五香鹵粉”。云南人愛吃美味的鹵制食品,招式各種各樣,但通海的鹵法是絕招,是“獨孤九劍”劍譜。你在街邊擺一個爐子,上面架一個梯鍋或銅鍋,煮一些雞蛋或肉類,抖上幾包通海的“五香鹵粉”,你的生意就可以開張了,絕不露怯,你看云南城鄉(xiāng),哪個地方不是這樣?
五香鹵粉也是“老拔云堂”的真誠奉獻,它初創(chuàng)于清朝,用滇南遍地的砂仁、丁香,玉桂等制成,可以鹵制各種鹵肉類、蔬菜,油炸食品、豆制品——主要是豆腐,等等,當然五香瓜子、五香豆的滋味也不錯,你難道沒吃過嗎?
通海的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且風味獨特。涼米線、涼卷粉是一道傳統(tǒng)美食,其特點是酸甜適中,涼爽可口;雞絲米線也是通海的一道美食,其特點是清香、鮮甜,味美。
河西油炸豌豆粉,據(jù)說是一戶姓蘇的人家獨創(chuàng)出來的風味小吃,已有四代人的歷史。具體做法是先將質(zhì)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漲去殼,然后磨成漿,用篩子過濾,再把漿水放入鍋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糊狀冷卻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將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鍋內(nèi)用清香油和熟豬油混合油炸,半熟后撈起來晾一晾,再重入鍋內(nèi)油炸待熟透后撈起。吃時灑上椒鹽,吃起來香脆,鮮嫩,口味佳,令人回味無窮。
小燒鴨是興蒙鄉(xiāng)蒙古族群眾根據(jù)本民族的生活習(xí)慣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道風味美食,吃起來香甜鮮嫩,頗受人們歡迎。其做法是將本地產(chǎn)的仔鴨宰殺,除去內(nèi)臟之后,用蜂蜜涂抹外表搓揉,再放入烤爐里進行燜烤。熟透后取出,顏色鮮紅油潤,撒上椒鹽或蘸調(diào)料吃。
高大鄉(xiāng)的“白水鴨”、“水煮菜山藥”的共同特點就是發(fā)揮當?shù)厣饺羞m合人體需要的硫、鐵、銅等微量元素的自身優(yōu)勢,將宰殺后的土鴨或洗凈的萊山藥用山泉水清煮,煮熟后放上蔥,薄荷等配料即可食用。味道鮮美,清甜,水煮菜山藥還有潤腸健胃之功效?!翱均Z”則是興隆飯店老板阮崇武根據(jù)山區(qū)特點和人們的口味需要獨創(chuàng)出來的一道風味菜,吃起來肉絲細膩,香脆可口。
杞麓湖盛產(chǎn)鯉魚、鯽魚,鯰魚,烏魚等魚類和蝦類。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套深奧的吃魚學(xué)問,例如蚱面魚就是群眾喜愛的一道美味,具體做法是將鯽魚用剪子從背部剖開,除去內(nèi)臟,稍微晾一晾待水分半干后,每條魚上面放一撮蚱面,然后合起來,放入罐內(nèi),一層魚,一層面鋪起來。一個月后取出食用,既可用油煎吃,又可蒸食,口感不一,味道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