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晰
近日,國外研究人員的一項試驗表明,吃堅果能增加飽腹感,提高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有助于控制體重。同時,吃堅果可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膽固醇和血壓情況。
堅果的營養(yǎng)價值
花生、腰果、核桃、棒子、松子、板栗、白果、開心果、夏威夷果、葵花子等堅果含有較高的B族維生素,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鎂、鐵、鋅、硒等礦物質元素,由于多種營養(yǎng)素的共同作用,能夠預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保護血管彈性、強壯筋骨。同時,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細胞老化,對延緩衰老、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活力有一定效果。
堅果的分類
堅果分油脂類與淀粉類兩大類。前者是含油脂很高的油脂堅果類,大多數堅果都屬于該類。油脂類堅果的含油量高達40%~70%。堅果的油脂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但脂肪含量很高。
另一類是含淀粉很高的堅果類,如蓮子、板栗和白果。而這類堅果含油脂極低,僅為1%~2%,淀粉含量卻高達50%~80%。堅果共有的特性就是高熱量,吃多了,熱量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使人發(fā)胖。
堅果的功效
據研究,腦細胞是由60%的不飽和脂肪酸和35%的蛋白質構成,而堅果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優(yōu)質蛋白質、十幾種重要的氨基酸以及對大腦神經細胞有益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和鈣、磷、鐵、鋅等元素,是補腦益智的佳品。堅果內含的亞油酸、亞麻酸對視網膜的完善有著促進作用。
另外,適量地咀嚼有利于視力的提高,因為眼睛的睫狀肌對眼球晶狀體有調節(jié)作用,而睫狀肌的調節(jié)功能有賴于面部肌力的增強則得益于咀嚼強度。
堅果抗抑郁
有研究提示,抗抑郁的營養(yǎng)素人類無法自行合成,只能從亞麻油、大豆油、堅果等食物中獲取。這些營養(yǎng)素在腦中,可阻斷大腦中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生成。而血清素有助于情緒的穩(wěn)定和焦慮的緩解,這種作用與抗抑郁藥物在腦中的作用非常相似。
蔬菜炒得太熟會丟營養(yǎng)素
◎ 安寧
人體每天需要2~5微克維生素B12,這些維生素B12,只要在一天的均衡飲食中就能獲取。但是維生素B12在加熱到攝氏100℃煮30分鐘,或者120℃煮15分鐘后,就會分解。據統(tǒng)計,在發(fā)達國家,老年人維生素B12缺乏患病率為12%;住院老人患病率則高達30%~40%,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吃菜煮得過爛。如果長此以往,老年人本身體質較以前弱,容易導致貧血或者多種神經異常等癥狀。
要講究食物烹飪時間。如綠葉蔬菜用大火炒,悶燒即可。而肉類食物,用大火燒開后,小火慢燉。同時,生熟適中的菜肴看上去形狀比較完整,顏色也保持著原來的色澤,吃在口中需要咀嚼。這樣,就盡可能多地保持食物應有的營養(yǎng),尤其是維生素B12。這樣,不僅幫助腸胃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而且還要求老年人咀嚼,堅持口腔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