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婕妤
新世紀里,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成為一個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國內外關于學習策略的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語言學習成功者在使用學習策略方面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學習策略影響語言學習,學習策略可以教授。因此,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策略訓練,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策略,提高、培養(yǎng)不斷反思、調節(jié)自己使用學習策略的能力,成為外語教育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聽力教學應根據(jù)目標要求制定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策略:
一、培養(yǎng)語感的策略
“不論學習哪種語言,我們對于這種語言的運用,如耳聽、口說、閱讀、寫作等,須養(yǎng)成一套良好的習慣;對于這種語言的特性或精神,如聲調的高低輕重,字義的濃淡深淺。詞句的抑揚頓挫,須養(yǎng)成一種敏銳的感覺。進一步說,語言的學習就是那種習慣與感覺的養(yǎng)成?!闭Z感是英語學習和使用的核心,教學的成敗最終要落實到語感的強弱。語言的有聲性是第一位的,英語聽力主要是與語音及其所含的內容打交道,沒有對語音的正確識別和快速反應,理解就無從談起。所以,培養(yǎng)敏銳的語感是根本的、長期的任務。語感強意味著聽力的理解度和速度達到或接近母語的聽力水平——“自動地”(準確而快速)直接理解。在外語聽力訓練中,雖然這很難全面達到,但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以滿足一定需要(如立即聽懂大意、抓住某一點信息)是完全可能的。訓練語感的總策略是盡可能接觸多的可理解的英語口語材料,配以適當?shù)木毩?。要盡量熟悉英語的語音特點,適應英語的語音、語氣、語調和節(jié)奏,并對句子的起伏、升降有全面的把握。具體操作方法是:(1)選擇標準音;(2)以模仿朗讀為主;(3)利用原文分析規(guī)律和特點;(4)在模仿后背誦;(5)背誦后再反復聽至能立即而輕松跟上語流為
止;(6)錄音及對照,找出差距。
二、選擇材料策略
首先要根據(jù)聽力目的對內容進行分級分類。要給初學者或在初始階段使用那些語速較慢、聲音非常清晰的、較易的(聽兩三遍后似懂非懂的為宜)聽力材料,來為他們提供辨音和理解的延緩時間與機會,這種過渡往往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從而打好基礎——在語音和意義間建立準確、牢固的聯(lián)系。然后,接觸較真實、清晰和快速的相關材料。最后接觸真實、時而不清晰、語境多樣的擴展材料。其次要把握材料的量。精聽的材料宜少而典型,泛聽的則宜多而通俗。三是以常用的、實用的、易得到和可操作的材料為主,如對話、訪談、新聞報道、講故事、打電話等。具體的操作是:(1)確定一、二種好教材(偏易的、實用的、有趣的)進行系統(tǒng)教學;(2)要求掌握教材中80%以上的內容;(3)一定要基本完成教材的主要練習;(4)注意內容的重復和連貫;(5)補充相關的強化輔導材料。
三、因材訓練的策略
良好的聽力依靠系統(tǒng)的有效訓練。提高英語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個人的情況不同,學習的階段不同,采用的方
法也會有所不同,但超常的“量”的積累才是關鍵。課堂訓練,應以精聽為主、泛聽為輔,而課后的訓練當以泛聽為主,精聽則作為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自學則宜精泛結合、重點突破。具體的操作是:(1)泛聽3—5遍;熟悉語音,了解大意;(2)精聽3—5遍;突破語音難點,理解重要細節(jié):(3)聽寫其中重點難點詞語和句子,并作必要的筆記,如給寫不出的詞語注出音標,猜測其含義;(4)核對原文或參考答案,思考出錯的地方;(5)再次泛聽,梳理大意和細節(jié);(6)跟讀模仿語言點;(7)口頭復述。
四、優(yōu)化語境的策略
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造成“聾啞英語”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聽說的條件和機會。但令人鼓舞的是,當前多媒體實用化和頻繁的國際交往,為外語聽力學習提供了幾年前都不可想象的真實或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必須認識到利用這種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一場聽力學習的革命,因為它首先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其次又提供了普通學習者都能得到的接觸手段。眾多的聽說成功者的經驗證明,利用好語言環(huán)境就能練好聽說。筆者認為,根本的問題是如何優(yōu)化利用。具體的操作是:(1)有一部短波收音機(用來隨身聽),最好是收錄機(錄下需反復聽的材料),加上電視機(用來欣賞聽),有條件的可買錄像機(錄下需反復聽的材料),并接通寬帶網(用來聽、模仿和閱讀);(2)以常用的內容如對話、新聞為主追蹤學習,堅持不懈地完成某一階段的任務;(3)多到英語角、多與英語本族人接觸,克服怕羞、怕錯心理;(4)采用適當?shù)穆牼毞椒?,以自練為主;?)教師要指導課后聽力材料選擇、適當布置一些連貫性的聯(lián)系,使學生利用其語言學習環(huán)境。
五、心理輔導的策略
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心理狀態(tài)是注意、記憶、思維、感情、意志等所有的心理過程或特性的集中反映。在聽力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如此,這就要求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1)要充分運用各種現(xiàn)代媒體和直觀手段,選擇有效地教學方式,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注意;(2)要重視師生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3)要強化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英語聽力教學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領域,并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得到不斷的完善。我們應客觀、正確地對待聽力教學中的制約因素,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構建自己的教育觀念,尋求對策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