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測電阻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必須掌握。在高考電學實驗中,也是經常要考的一個考查點,而學生在解決該問題時,對電路的選擇和判斷往往拿不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此提出以下的方法。
一、電流表的兩種接法
1.電流表內接法(如圖1所示)。
測量值與真實值的關系:
U=U+U,I=I+I。
∴R===R+R,R==R。
∴R>R。
造成測量誤差的原因是電流表在電路中分壓引起的,因此選擇電流表內接法,要求:RR。
2.電流表外接法(如圖1所示)。
測量值與真實值的關系:
U=U=U,I=I+I。
∴R==,R==。
∴R<R。
造成誤差的原因是電壓表在電路中分流引起的,因此要求:RR。
二、電流表內外接法的選擇
所謂伏安法測電阻中的內外接法是相對電流表而言的,無論內接還是外接,由于電表內阻的影響,都會給測量帶來影響,合理選擇接法可以減小誤差。
1.若R、R、R的大小大致可估,可用以下三種方法來選擇內外接法。
(1)待測電阻R較大,若滿足RR時,應采用內接法,因為電流表的分壓較小。
(2)當待測電阻R較小,若滿足RR,應采用外接法,因為這時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很弱。
以上兩法可概括為:“大內偏大,小外偏小”。
(3)待測電阻R的大小很難斷定且滿足RR或滿足RR時,可采用計算臨界電阻值的方法:R=,若RR,說明R較大,采用內接法,若R<R,說明R較小,采用外接法。本法也是判斷內外接法的常用方法。
2.若R、R、R的關系事先沒有給定,可用試觸法確定內外接法。
可采用圖2電路進行試觸:只空出電壓表的一個觸頭S,然后將S分別與a、b接觸一下,并觀察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情況:
(1)若電流表示數變化比電壓表示數變化明顯,即>,說明接a點時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誤差大于接b點時電流表分壓引起的誤差,即R的阻值大,應選用電流表內接法。
(2)若電壓表示數變化比電流表示數變化明顯,即<,說明接b點時電流表分壓作用引起的誤差大于接a點時電壓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誤差,即R阻值小,應選用電流表外接法。
三、滑動變阻器的兩種接法
1.限流接法(如圖3所示)。
R的電壓范圍為:—U
注意:合上開關前要使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最大。
2.分壓接法(如圖4所示)。
R的電壓范圍為:0—U
注意:合上開關前,滑片P應滑到a端。
四、滑動變阻器兩種接法的選擇
在題中沒有特別要求,又滿足安全性原則和方便性原則的基礎上可優(yōu)先選用“限流式”,但以下三種情況滑動變阻器必須采用“分壓式”接法:
1.若題中要求所研究對象的電壓從零開始連續(xù)增大時,必須采用“分壓式”。
2.若采用限流電路,電路中的最小電流大于用電器的額定電流或超過電表的量程時,滑動變阻器必須采用“分壓式”接法。
3.當用電器的電阻遠大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且實驗要求的電壓變化范圍較大或要求測量多組實驗數據時,必須采用“分壓式”。
明確了上述基本要求之后,看下面的例證:
例題:用伏安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備用器材如下:
待測電阻R(阻值約30KΩ)
A.電源(E=16V,r=2Ω)
B.電源(E=3V,r=0.5Ω)
C.電壓表(量程0—15V,內阻50kΩ)
D.電壓表(量程0—3V,內阻10kΩ)
E.電流表(量程0—50uA,內阻500Ω)
F.電流表(量程0—1mA,內阻250Ω)
G.滑動變阻器(電阻0—200Ω)
H.開關及導線若干
(1)從上述器材中選出合適的器材 (用字母表示)。
(2)在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解析:因待測電阻R的阻值較大,故選大電源,提高電壓和電流的值。
I=mA=0.5mA。
由于E=16V,電壓表選C。
(1)A、C、E、G、H。
(2)實驗電路原理圖(圖5)如下:
RR,選分壓接法;
RR,選內接法。
學生按照以上幾步驟和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和相應實驗題的練習,對高中電學實驗的難點基本上都能突破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