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正是在教學效果中體現(xiàn)出來的,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引起學生身心素質(zhì)變化,使之符合預定的目的。面對新課標的特點,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更有效?
一、教學是良性互動活動
有效性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最看重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共同發(fā)展,在方式方法上講究教與學良性互動。一切好的教學方式或教學模式,究其運作軌跡和教學狀態(tài),都是教與學良性互動的,單向的不行,教師表演得再好,花樣再多,學生都成了看客,到頭來一無所獲。所以要把有效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不能只有教師的活動,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要有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和諧、活躍。
二、教學是情感交流活動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比绻麑ⅰ扒楦小蓖度牖瘜W課堂教學的運作,愉快、主動、高效的學習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復雜、微妙的雙邊活動,是特殊人際關系。教師和學生各自都帶著自身和主體性,在教育活動中互相結(jié)合,互相激發(fā),互相補充和發(fā)展,最后才能達到良好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所以,師生必須采取密切合作態(tài)度,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壓抑時,在情感上不會合拍的,教學活動也是很難達到理想的境界。在實施情感交流的過程中,不單單來自于教學內(nèi)容本身。即使是教學內(nèi)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學的效果。學生回答問題,不論正確多少,教師都要積極肯定他們的參與,讓回答問題成為快樂而不是負擔,先做朋友,再做師長。
三、教學是學生的認識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感悟,把感悟作為學習的基礎。感悟是學生主體對外部知識、信息的深層內(nèi)化,是頭腦對事物的重新組合,他的主體是學生本身。郭思樂教授說:“學生不只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資源,依靠學生的內(nèi)部自然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天性,釋放學生能量?!?/p>
課堂教學過程必須盡量減少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占領,把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生產(chǎn)”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生產(chǎn)”出來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由開放地獨立自主學習,在課堂學習生活過程中學會感悟,體味生活,在與知識的“相遇”中,使知識融入生命。教師在“點化”學生的過程中也在“點化”自己,學生與教師共同提升。學習選修1《化學與生活》改善大氣質(zhì)量一節(jié)時,先列出學習提綱,讓學生在自學、討論的基礎上,自己給出結(jié)果,然后教師總結(jié)評價。
四、教學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遵循的是一種“為知識而知識”的認知過程,塑造的是一種“為知識而知識”的“知識人”,獲取客觀的知識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唯一目的。為了這種知識,學生忘卻了自己,忘卻了生活,甚至犧牲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人的生活與知識的關系完全被顛倒,由此造成生活單一化,知識單向化。因此,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我們必須從充滿了價值和意義的人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充分挖掘教學活動的人文關懷與生活價值的意義,使教學活動回歸到人自身,回歸到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實現(xiàn)從以往的塑造“知識人”到培養(yǎng)“現(xiàn)實生活人”的轉(zhuǎn)變。在學習環(huán)境保護一節(jié)學習中,不是讓學生記一下環(huán)保的意義,而是通過大量圖片、視頻,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環(huán)保從我做起”。
五、采用“空白”藝術
高中化學課堂中空白藝術是指藝術的空白手法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形成課堂上的教學空白。教學空白,就是教師在施教中未曾說明而讓學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學生面對一種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種急于要求改變他們并使之完滿的心理,從而對其加以填補?;瘜W教學中,一個巧妙的空白經(jīng)??梢源蜷_學生思維的閥門,使他們思潮翻滾,奔騰向前有所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新。
1.引言中的“空白”藝術。
引言是一堂課的“序曲”,教師從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出發(fā),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富有啟發(fā)性的懸念。利用空白藝術,誘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其進入探究的思維狀態(tài)。例如在《磷》這一節(jié)教學中,我先給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候,英國士兵偵察到德國有一個地方儲藏有大量的炸藥,如何毀掉這些炸藥呢?英國有一個偵察員出了一個絕妙的注重:他們在老鼠身上涂上一種化學物質(zhì),在讓老鼠從下水道鉆進這個炸藥庫,不久后德軍的炸藥庫爆炸了!”那么請問同學們:“他們在老鼠身上涂了什么化學物質(zhì)呢?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摧毀了德軍的炸藥庫呢?”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但大多數(shù)說不到點子上。我就順勢講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并進入了新課教學。在教學中,我結(jié)合“白磷在CS2中的溶解性,白磷與O2反應性質(zhì)”,讓學生思考探究他們在老鼠身上涂的是什么液體呢?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出來了,這種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習好化學的有利保證。
2.保留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空白。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必須懂得什么該講,什么留著不講,不講的東西就好比是學生思維的引爆管,馬上就在學生的思維中出現(xiàn)了問題?!睂嵺`證實,把課講得天衣無縫并不一定好。相反,讓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彈性,留出一些問題,誘發(fā)學生的思維去填補空白,從而使講授具有言猶盡而意無窮的特色。
如在介紹完氯氣的漂白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及其性質(zhì)后,將所學知識作小結(jié),可以誘導學生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水池剛用氯氣或用漂白粉消毒后,會貼出告示“三天內(nèi)請勿用其養(yǎng)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呢?(2)你學習了氯氣化學知識后,知道家用洗滌劑,如洗廁所劑與漂白粉能混合使用嗎?
3.精心設計板書,突出空白。
精巧的板書能彌補語言手段的不足,給學生以具體形象的美感。如果在設計時教師能充分考慮學生的求全心理,利用空白藝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則會富有吸引力。
參考文獻:
[1]陳亮.新課標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