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古希臘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的崇高感體現了人對美的理想范式及美好生活的尋求,它是積極、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藝術。古典時期的希臘雕刻藝術,模仿自然與理想化相結合的美學思想非常突出,使它的藝術性和美學思想更加燦爛輝煌。盡管它產生于久遠的年代,但作為典范,無論是藝術還是精神,都啟示并指導著后人進行創(chuàng)作。
關鍵詞: 希臘古典時期 雕刻藝術 美術欣賞 人體美
雕塑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塑創(chuàng)作在藝術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是西方雕塑作品生發(fā)的源頭,是開創(chuàng)性藝術,并有自身的特色。多少年來,這種藝術精髓滋潤著西方美術。它集中地體現了古希臘人對美的理想、非凡的藝術才華和對人體的精深研究。許多優(yōu)秀的雕刻作品因氣勢宏偉、形象完美、風格洗練而無與倫比。它們所獨具的內在生命力和藝術魅力,不僅在世界藝術史上閃爍著古希臘文明的光輝,而且今天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guī)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兩千多年前,人們還處在奴隸社會階段,為什么希臘進入古典時期后,其雕刻藝術那么發(fā)達,而且創(chuàng)作出那么高水平的藝術作品?為什么古希臘的雕刻作品有不少又是采用裸體的表現手法?筆者認為,這是與古希臘人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宗教信仰和社會風尚等因素分不開的。
一、與古希臘人的社會結構、制度有關
古希臘是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qū),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在此地區(qū)發(fā)展與實踐,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tǒng)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有一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還有一些城邦則由貴族統(tǒng)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統(tǒng)治。
在古希臘人的心目中,城邦只不過是一座神廟林立的衛(wèi)城,里面埋藏著創(chuàng)始英雄的遺骨,供奉著本民族的神像;還有一個廣場、一個劇場、一個練身場;幾千個樸素、健美、勇敢的自由民從事哲學爭論或公共事業(yè);有侍候他們的奴隸,為他們耕種、生產手工藝品。這就是國家,就是一切。所以,古希臘人把社會制度僅僅視作求得自身的健美、和諧和全面發(fā)展的制度。他們可以同時是詩人、哲學家、批評家,是行政長官、祭司、法官,也是公民、運動員和戰(zhàn)士。他們聰明、講趣味,勇于探索自然,能集若干才能于一身,而且不會使它們互相干擾。他們認為,一個人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潑,身體又敏捷,才算是真實的人。他們都是樂天派,把人生看作行樂,連最嚴肅的思想和政治制度也變成了愉快的東西。他們在生活中,只想與神同樂,給神看健美的裸體,為了神而裝點城邦,用藝術和詩歌創(chuàng)作輝煌的作品,使人暫時脫離生活來與神同樂。古希臘人認為這般熱情就是對神的虔誠。在這種社會風尚下,城邦政府變成了一個管理演出和體育比賽的俱樂部,是發(fā)展公民的藝術和體育才能的機構。
二、與古希臘人的宗教信仰有關
古希臘人是一個強烈的宗教民族,他們供奉眾多男神與女神。古希臘的神祇除了具有超越人類的力量之外,還擁有永不消損的身體與長久的壽命,以及讓人類無法看見的能力。
古希臘人信奉“神人同形同性說”,就是神都具有人的外形和人的性格、欲望,他們像普通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有愛情和欲望。這反映了形成奴隸社會初期的社會生活,部落首領是占有一切的,不但財富,連人在內都是他的私有財產,這是私有制的開始,階級統(tǒng)治的開始。這樣的社會生活反映到神話中去,在神的世界中也形成了神的家族,神的占有。人間有各式各樣的人物,在神話中也有各式各樣的神。神與人不同,神比人更美、更健全,更有智慧和力量,而且是長生的超人。古希臘人把神從天上拉到人間,神和人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線。所以,反映在雕刻中的神像,實際上是一種更理想、更具有和諧美的人像雕刻,富于人情味,沒有宗教神秘感。因此,古希臘人在崇拜神的同時,也承認了人本身的偉大與崇高,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視人的現實生活和現實世界。
在古希臘人的思想中,關于神的概念所經歷的變化,還可以通過神在不同時代的藝術形象去追尋。那些一度被認為是神的化身的著名的木像和所謂的毛坯、石塊,都被后來的大理石所代替,木像、毛坯、石塊,成為藝術——宗教發(fā)展史上的路標。古希臘雕刻變成了與城邦利益緊密相連的集體宗教的體現者。這一點比其他地方都表現得更為明顯。雕塑的首要目標是為神和英雄們雕像,繪畫的首要目標是表現神話的場面。由于神與人沒有什么嚴格區(qū)別,所以要表現神,就得研究人,了解人體解剖結構。這樣才能更逼真、更生動地塑造神的形象,使整個雕刻的語言從一開始就跟人體的語言結合在一起,這漸漸促成了人體雕像的繁榮。這就是古希臘雕刻之所以特別重視塑造人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與古希臘人崇尚體育運動的社會風尚有關
古希臘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如鎮(zhèn)壓奴隸起義、城邦之間的戰(zhàn)爭、反對外來侵略的戰(zhàn)爭等),各城邦都需要培訓身強力壯、行動敏捷、有格斗能力的戰(zhàn)士,所以古希臘有崇尚體育運動的社會風尚。
古希臘人的教育理想,是通過鍛煉健美的體格來培養(yǎng)所謂“美”的靈魂,即美育,把增進人的智慧與體育鍛煉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古希臘人人都是運動員,是戰(zhàn)士,這是作為社會公民的最基本條件。而且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有一個健美的體格是最受人尊敬的——運動會獲勝的運動員可以享受最高的榮譽:得獎一次,立座雕像留念;得獎三次,其雕像就要放在作為公共場所的神廟內外。同時,古希臘人認為神是最喜歡檢閱健美的人體的,所以不論是在練身場,還是在體育比賽或是敬神的節(jié)日中,慶典中的舞蹈往往都是赤身裸體的。這樣一來,這些活動就等于是健美比賽,為雕刻家們研究人體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和表現了人體美的客觀標準。
四、與古希臘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有關
古希臘人很早就注意到美的探索。雅典首席將軍、政治家伯利克里就自豪地說過:“我們是愛美的人?!惫畔ED人認為:美的東西是整體的各部分取得調和關系后產生的,而求得這種調和的美直接來源于人體。他們相信人體是美的,認為人體表現了宇宙間所能發(fā)現的智慧和秩序。他們把這種觀念推廣到建筑、雕刻藝術等方面,探索什么樣的數量比例才能產生美的效果。所以,雕刻家們一再探索人體的標準比例,其目的也是在尋求一種什么樣的人體標準才能表現出美的體格,給人以和諧的美感。這也使藝術家避免描寫那些肉體殘廢和精神病態(tài)的事物,而要表現心靈健康與身體的完美,這就成了希臘藝術所固有的主題。
從上文可以看出,古希臘雕刻藝術之所以取得驚人的成就,以及采取裸體的表現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這是對西方美術欣賞,也是追求人體美的藝術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1]張銓,孫志剛,劉寒青編譯.古希臘雕塑史.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2]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希臘卷(上、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