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有關(guān)法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旨在強化學校體育工作的法律保障,規(guī)范和保護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quán)益。
關(guān)鍵詞: 學校體育 傷害事故 應對策略
1.前言
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頒布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12號教育部令),以下簡稱《辦法》),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對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它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nèi)發(fā)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的處理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
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概念、類型和發(fā)生的原因
2.1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概念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指在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期間發(fā)生的人身傷害或者死亡事故。其傷害事故的處理,參照第12號教育部令中的要求,按不同類型來認定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責任歸責。
2.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類型
根據(jù)教育部頒發(fā)的《辦法》、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不同情形、相關(guān)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將造成學校體育傷害事故分為不同的類型:
2.2.1學校責任事故
學校責任事故,即由于學校過錯而造成的事故。如[案例1]:江蘇萊縣一小學四年級的一次體育課上,教師在30m距離內(nèi)用板凳設四道障礙,要求學生往返跑一次,該班一學生在返回跨越第二道障礙時因左腳磕碰板凳嚴重摔傷,住院手術(shù)治療。在[案例1]中體育教師和校方由于其主要的過錯而直接造成了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學校和體育教師有主觀上的錯誤,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2.2.2學生責任事故
學生責任事故,即由于學生本人或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的過錯造成的事故。如[案例2]:1998年北京某高校一名新生在入學初的體育課上踢足球時,因先天性心臟病突發(fā),不幸猝死。依據(jù)《辦法》第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學生或者其監(jiān)護人知道學生有特異體質(zhì),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學校的,由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監(jiān)護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2.2.3其他因素的責任事故
其他因素的責任事故是(除了學校、學生本人或其監(jiān)護人)其他個人或團體、其他特殊因素等造成的事故,包括其他相關(guān)人員的責任事故和特殊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如[案例3]:某校體育課學生進行足球比賽,比賽中一學生被雷電擊倒,當場死亡。在此事故中,學校與學生均無責任。
2.2.4混合型責任事故
混合型責任事故,即由多方當事人的共同過錯造成的事故。如[案例4]:某高校田徑運動會上,一名男生隨意穿越投擲區(qū),被正常投擲進行的標槍擊中頭部而昏倒,其發(fā)生的原因,一是該生隨意穿越標槍投擲區(qū),是學生個人的過錯,二是學校工作人員現(xiàn)場管理不嚴,所以雙方當事人承擔同等責任。依據(jù)《辦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學校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根據(jù)責任的大小,適當予以經(jīng)濟賠償,但不承擔解決戶口、住房、就業(yè)等與救助受傷害學生、賠償相應經(jīng)濟損失無直接關(guān)系的其它事項。
2.3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2.3.1學校方面的原因
學校方面的原因分為兩點,一是對于存在明顯責任的傷害事故。如學?;蚪處煂κ鹿孰[患沒有及時認真檢查,沒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學校衛(wèi)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對易發(fā)生事故項目的教學、訓練、比賽組織不當,對學生要求不嚴格,沒有嚴格按教學大綱組織教學,責任心不夠強。二是明知存有事故隱患,但沒有采取相應有效的防范措施,如運動場地的器材、場地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學校沒有及時保養(yǎng)維修,造成傷害。學?;蚪處煕]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意識教育,學校、教師玩忽職守,不能盡職盡責,存有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或辱罵、毆打、體罰學生等,給他人身心安全造成嚴重傷害。
2.3.2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不遵守紀律,不按教師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鍛煉或訓練等,或由于學生自身的健康因素且學校并未知情時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等,如[案例2]中,學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按教學計劃正常組織體育課,屬于正當?shù)慕虒W活動,由學生或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承擔其事故責任。依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11條第1款規(guī)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贝髮W生一般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應當充分預見到隱瞞自己的病情會產(chǎn)生的后果。學校在本案中并無過錯行為和不當之處,也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因?qū)W生過錯發(fā)生傷害事故還包括學生之間一方或多方有過錯故意或過失傷害他人,這種情況如學校不存在管理、教育不當,也不應當承擔責任,而應由有過錯的學生或?qū)W生的家長、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賠償受害人的經(jīng)濟損失。
2.3.3混合方面的原因
混合方面的原因是多方當事人都有過錯行為,由其多方當事人共同承擔的事故責任,這類事故學校由于某些過錯或措施不力,客觀上為事故的發(fā)生或傷害程度的加重提供了條件。如在正常體育教學或訓練時間內(nèi),體育教師隨意讓學生中途離校;在課外體育訓練或?qū)W校組織的校內(nèi)體育競賽活動中,學校未安排有關(guān)人員值班,或有關(guān)人員不負責任,撤離崗位,這期間學生相互打鬧、游戲失手或活動不慎引起的傷害;在學校組織的校外體育活動中,事故的直接責任為校外部門,但學校組織管理措施有不完善之處;傷害事故發(fā)生后,學校或體育教師沒有及時將受傷學生送往醫(yī)院,或采取其他必要的醫(yī)療救護措施,由此延誤病情或?qū)е聜Τ潭燃又?在學校內(nèi)已發(fā)生的打架斗毆事件沒有及時制止,致使傷害程度加重等。[案例4]中學?;蛴嘘P(guān)教育人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某些過失,但不直接導致學生傷害,教師的現(xiàn)場組織管理不嚴也是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一。
2.3.4純屬意外方面的原因
對純屬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如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一些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fā)性、偶發(fā)性侵害造成的。依據(jù)《民法通則》第106、107、132條規(guī)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薄耙虿豢煽沽Σ荒苈男泻贤蛘咴斐伤藫p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薄爱斒氯藢υ斐蓳p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弊罡呷嗣穹ㄔ骸兑庖姟返?57條進一步明確:“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此類情況應運用公平責任原則處理。
3.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應對策略
3.1學校及體育教師須充分了解體育活動的競爭性和對抗性,盡量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該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將意外事故盡可能地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強化“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意識和措施,把安全教育當作學校體育的任務進行強調(diào),認真履行其監(jiān)護義務。
3.2依法制定學校內(nèi)部的規(guī)章制度,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依法治校,提高學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的素質(zhì),督促教師要盡職盡責,合理組織,精心安排,耐心教導,教育學生時刻注意安全,杜絕重大、特大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3.3建立學校安全制度,采取切實安全措施,定期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特別是體育設施要及時維修,并購買合格體育器材和設施,教師上課前須認真安排和檢查上課器材、器械。
3.4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制度,定期進行體檢,特殊學生特別保護,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咨詢。
3.5多方籌措專項基金和有關(guān)保險險種,做好學生的意外傷害保險工作,或建立學生傷亡、傷害事故賠償基金或責任保險制度。可以考慮明確要求學校必須參加學校責任保險、學生家長為學生的人身安全投保,采取雙重保險的辦法解決賠償金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87.01.01.
[2]教育部.學生傷害處理辦法.中國教育報,2002,9.
[3]馬小華,楊吉春.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法律問題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
[4]田雨.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分析.2003,2.
[5]白莉.關(guān)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處理的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2003,9.
[6]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