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課程四條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條是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體育課內容陳舊而枯燥”、“體育課測驗繁多”、“體育課上缺乏激情”,還有缺少個性發(fā)展、統(tǒng)一僵化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模式等,與學生在社會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滿激情的體育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新課標給了教師最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在課程標準水平目標的管理下,教師和學生具有很大的選擇余地來實現(xiàn)自己的水平目標,而不僅限于幾種傳統(tǒng)的學習內容。
新課標強調關注學生的主觀需求,要求教師盡量滿足學生在運動上的不同需求。學生的需求應該和他們的年齡、認知、身心發(fā)展水平等相吻合。例如水平四的學生就比水平五的學生更喜歡追捉游戲,更喜歡一些帶有靈巧性的內容,如浪木、云梯等。水平五的男生更偏愛一些帶有一定技術難度的內容,如攀登、對抗、競賽等能顯示男子漢風采的內容;女生則更多地喜歡柔和、有節(jié)奏或能展示女性特征的項目,如平衡、造型等。
學生總是喜歡玩一些適合自己年齡、性別特點的活動性游戲,這種傾向在女生身上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初中女生已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一些兒童式的玩法對她們來說已經不能引起興趣,如果在體育課上常常安排女生去做“跳房子”、“丟手帕”的游戲,女生會覺得很別扭。初中女生更喜歡玩如“跳皮筋”、“跨大步”之類的游戲,因為這些游戲中帶有更多的技巧性,能表現(xiàn)出女生的柔韌性、平衡性、合作性和依賴性。而男生在初中階段則明顯地表現(xiàn)出他們的競爭性、追逐性、爭斗性和攻擊性,愿意做那些對抗性很強的游戲,如“斗雞”、“貼膏藥”、“拍背”之類的游戲,他們希望能擺脫兒童時期的那種過分地依靠集體的做法。
結合初中男女生的心理特點,再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無論是什么運動項目,都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如籃球項目的傳球教學中,在圓圈上做傳球搶球練習時,男女生采用同一種教學手段,效果不好,男生在圈內的搶球人是獨立作戰(zhàn)的,每個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搶奪圈上的傳球;女生則很少有人愿意靠自己單兵作戰(zhàn)來搶奪圈上的傳球,這個游戲女生玩不起來。實際教學中換一種思維方式,讓女生組成三人一組的形式,每一個小組三人同時入圈內搶球,三人中只要有一人搶到球,三人同時出圈,而傳球失誤者的三人小組則同時入圈,這樣可提高女生相互之間的合作性和依賴性,女生就會產生學習興趣。
再如學生在經歷了教室內的緊張學習之后,來到操場上很想舒松一下筋骨,發(fā)泄一下自己旺盛的精力,絕不是專門來操場上培養(yǎng)組織紀律性的。如果教師不能理解學生的這種原始需求,學生在幾度失望之后,又怎會喜歡體育課?因此,教師應盡快地組織起體育課的學習活動,并且不斷地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這短暫的45分鐘,滿足學生的運動“饑餓”感。如在一節(jié)初三體育課上,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學習目標:發(fā)展彈跳力,同時學生最佳的活動方式是跳繩。對于這個學習目標,我是這樣解釋的:彈跳力是跳躍能力中的一種,也是跳躍能力的基礎,要發(fā)展彈跳力,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彈跳力怎么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測量一下自己原地縱跳摸高的成績是多少。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這個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就說明彈跳力提高了。于是學生非常自覺地進行原地縱跳摸高的原始成績測試。接下來就是用什么方法和用多少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彈跳力。我給學生兩周的時間,用什么方法由學生自己決定,但是這節(jié)課上要用自己決定的方法進行練習,我給學生一個咨詢的機會。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選擇了跳繩,有一位學生選擇了負杠鈴深蹲跳,另一位學生選擇了負重站立連續(xù)跳,還有一位學生選擇了戴沙袋連續(xù)跳,所有學生都熱熱鬧鬧地活動起來了。可是,這樣的彈跳力練習學生只能堅持幾分鐘就做不動了。于是我告訴他們,發(fā)展彈跳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以參照別人的練習方法經常變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持之以恒,天天練,但不過量。我還啟發(fā)所有跳繩的學生,用哪種方式跳最有效?最后我鼓勵學生:“今天同學們的練習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相信大家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進行練習的,兩個星期后的今天,是大家展示自己進步的時候,大家有沒有信心?”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是響亮的。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嵺`證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優(yōu)化體育室內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具體、生動、形象。電教手段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功能,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事物用形、聲、色相結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富于感染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學習,去接受知識。
球類是青少年十分喜愛的運動,它能有效地增強體質,鍛煉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在上室內課時,教師應運用多媒體快捷、具體的優(yōu)勢,更多地讓學生欣賞,把世界頂級的比賽精彩片段帶入課堂,營造氣氛,突出重點,化難為易,把無法看見和模糊的概念直觀演示,引起學生的注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強烈愿望,保障教與學的同步。美國學者哈拉里說過:“千言萬語不如一張畫。”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能豐富學生的想象,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和動腦思維中了解球類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掌握基本知識,對球類運動產生興趣。這樣能大大增強課堂上以學生為主的活動,淡化以教師為主的現(xiàn)象,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輕松學習,激發(fā)熱情,提高興趣,在創(chuàng)新能力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