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應能比較全面地反映教師教學的全過程,即評價指標體系要圍繞教學活動:教學設計一實施——輔導與反饋來建立。根據此,體育教學評價應包括分析其課前準備、教學條件、教學設計以及實施過程和課后的反思,并觀測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以上這些因素是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依照上述思路,將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為三個指際: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效果。
二、體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分析
教學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評價體育教學行為和質量必須作細致、全面、系統的分析,其關注點有兩個方面。一是主觀方面:包括設計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貫徹教學原則、選擇教學方法、輔導學生以及教書育人等是由教師控制的,是教學行為和質量評價的主要方面。二是客觀方面:包括學生原有的基礎、學校教學設備和條件、教材質量和圖像資料以及學校的管理和后勤服務等是教師無法控制的因素,應當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參考方面。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應作辯證分析: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質量直接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應當是評價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需要通過學生的內部狀態(tài)才起作用,同時又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教和學之間未必有絕對的相關性,不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因此,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質量,主要是評價教師教學過程實施狀況以及在一定客觀條件下學生所取得的進步。
1 教學過程指標分析
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系統運行工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由確定目標、激發(fā)動機、理解內容、進行操作、反饋調控、評價結果等環(huán)節(jié)組成。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系統地提示、講解教材內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在考察教學過程指標分析中。
一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既要針對不同的學習類型、不同的教學目的,又要考慮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教學方法應該由此而有靈活的變化。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應依據如下原則: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實際水平、教師本身的條件和特點、各種不同方法的功能、使用范圍和使用條件、教學時間和效率要求。
二是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目標是一個由教學目的決定的系統,包括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三個層次。二是教學目標的層次陛。學校體育教育是以學年、學期為單位加以組織實施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活動,并通過這種活動過程逐步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學目標的層次設計要與學生接受教育的層次相適應,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三是教學組織。由于體育教學具有自己本身的特點,其組織工作比較復雜,因而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過程的展開與實施。對于全班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教學等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的具體目標、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四是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能夠反映教師對于課程教學總體思想和對于課程改革的理解程度。 2 教學效果指標分析 體育教學效果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要滿足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二是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在健康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社會需求和學生個體需求得到滿足;三是通過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使終身體育成為可能。以下指標也成為對教師的評價不可或缺的指標內容。
一是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在體育課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健康水平會得到提高,這就是體育課程教學的價值所在。二是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術的掌握。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運動的方法、掌握技術的要領、了解比賽的規(guī)則等。同時,學生對于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可以反映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這是體現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三是學生滿意程度。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對教師的滿意程度是重要的指標之一。因為他們體驗了教師教學的全過程,具有最為真切的感受。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成為學生喜歡教師、喜歡體育課的因素之一。
3 教學評價指標分析 體育教學評價的實質是從效果和影響兩個方面對體育教學活動給予價值上的判定,并引導體育教學活動朝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體育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功能,通過評價調整教學方案,修正教學行為,這既是對學生體育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作出評價的過程,也是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具體從如下三個方面考察教師應用教學評價的能力:課上即時評價的運用、階段形成性評價的運用、期末終結性評價的運用,具體評價指標如下。
一是即時評價的應用。即時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具體表現所作的即時的表揚或批評,成績肯定或錯誤糾正,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即時評價往往與教學活動過程融為一體,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評價方案和評價結論,只是強調對具體行為的評價和指導。
二是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其主要職能是信息反饋。體育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進行得較頻繁,如一個動作技術學習后的測驗,一個單元活動結束時的考核等。實施形成性評價時,教師應進行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劃分出學習單元和具體課時,明確規(guī)定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評價內容和標準;形成性評價能對學生是否已經達到階段性目標、達到的程度情況做出判斷,從而肯定學生已有的發(fā)展成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強化學習行為的作用。 三是終結性評價的應用。終結性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結束時進行的一次性評價,如期末的考核、考試等,目的是考察學生是否達到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其評價的主要信息來源于體育教師平時的即時評價、單元教學的形成性評價、學期結束時學生的終結性評價,最后把所有結果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分。這樣的評價方式將有利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對學生的相對完整、全面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