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09)08-0363-03
中藥注射劑是現(xiàn)代中醫(yī)藥創(chuàng)新成果之一,已成為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發(fā)揮著重要臨床作用。近年來,國內中藥注射劑應用日趨廣泛,其市場年均增長率超過30%,年銷售額約為170億元。然而,隨著魚腥草、香丹、刺五加等一些品種陸續(xù)出現(xiàn)問題,引起了人們對中藥注射劑安全性的重視。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SFDA)也于2009年1月發(fā)布了《中藥注射劑安全性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以期糾正中藥注射劑的現(xiàn)有相關問題。本文就我國已批準中藥注射劑進行調查分析,希望能從中尋找一些原因。
1 方法
數據來源:檢索SFDA已批準中藥注射劑的批準文號、生產廠家、產地、知識產權狀況等信息,收集、整理全部說明書。
統(tǒng)計方法:采用Excel表分類排序等方法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統(tǒng)計結果
1)根據SFDA最新數據(截止2009年5月),我國共有136種中藥注射劑(表1)。從中藥注射劑的適應證來看,以清熱解毒(24%)和活血化瘀類(21%)中藥居多,抗風濕(11%)、抗腫瘤(9%)、補益類(11%)和清熱利濕類(7%)中藥注射劑也占有相當比例。
2)目前已有中藥注射劑批準文號1290個,不同年份批準或更換的中藥注射劑文號數量如表2所示。由于我國于2002年換發(fā)批準文號,所以80%以上的批準文號是2002年的。2004年批準的中藥注射劑文號遠多于2003年,2004年以后批準的中藥注射劑數量逐漸下降。
3)從獲得批準文號的藥廠所在地域看,我國中藥注射劑由全國27個省的289家藥廠生產(表3),其中山西、江蘇、吉林、江西和河北等省獲得批準的品種數較多。
在全部批準文號中,106個文號為中藥保護品種,涉及20個品種,其中山西、河北、廣東和云南的保護品種數較多。
4)同一品種不同廠家生產的現(xiàn)象很多,一些品種如柴胡、魚腥草、香丹、板藍根、丹參等常用品種的生產廠家多達50家。在136種中藥注射液中,約25%品種的生產廠家多于5家。
5)從劑型來看,中藥注射劑以水針劑為主,粉針12種,輸液6種。
6)從給藥途徑看,既可以靜脈給藥又可以肌內給藥的有33種,僅肌內給藥的有72種,僅靜脈給藥的有27種,其它給藥途徑的有4種。可供靜脈給藥的共60種(占44.12%),可供肌內給藥的105種(占76.21%)。
7)根據藥品說明書,從所用溶媒看,中藥注射劑常加于0.9%氯化鈉或5%或10%葡萄糖或輸液中靜脈輸注。在60種可供靜脈給藥的中藥注射劑中,兩種溶媒都可以用的有27種,占近半數(45%);只能用生理鹽水的只有3種,分別為復方苦參注射液、鴉膽子油乳劑和燈盞細辛注射液;只能用葡萄糖輸液的有23種(占38.33%);其它為靜脈滴注液以及供制備康萊特注射液的注射用薏苡仁油。
8)根據上海市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2008年度收集到的數據(表4),在17種有30例以上不良反應報告的中藥中只有痔血膠囊、小金丸為口服藥,其余均為注射劑,且均為靜脈給藥,其中尤以刺五加、血塞通、舒血寧等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較多。
3 討論
通過對我國現(xiàn)有中藥注射劑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
1)中藥注射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扶正祛邪等不同作用,在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應用廣泛。中藥注射劑還可抗風濕止痛、抗腫瘤等。根據治療不同疾病的需要,中藥注射劑可以靜脈給藥、肌內給藥或皮下給藥,還可穴位注射、痛點注射或直接注射于患處如痔瘡處等。由此可見,中藥注射劑在發(fā)揮中醫(yī)特色,治療各種疾病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中藥注射劑審批不夠嚴謹。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1290個中藥注射劑批準文號,但品種卻僅為136種,很多批準文號都是同一品種的不同生產廠家或不同規(guī)格所貢獻的。例如,僅柴胡注射液的批準文號就有118個,由全國110家廠家生產。同一品種生產廠家過多,低水平重復,造成了惡性競爭。為了在競爭中勝出,廠家不惜打價格戰(zhàn),以致生產成本一再壓縮,使得產品質量得不到充分保證,出現(xiàn)問題也就難免了。正是由于意識到這點,2004年以后,中藥注射劑的批準文號數量逐年下降。
3)據報道,中藥注射劑常用的工藝方法有:提取有效成分單體(6%)、提取有效部位(13%)、水提醇沉(32%)、醇沉水提(8%)、水蒸氣蒸餾(10%)、綜合法(17%)以及工藝保密(11%)等。目前有一種趨勢,即將水針改成粉針。粉針劑具有很多優(yōu)勢,可擺脫水針劑所固有的缺陷,質量穩(wěn)定,安全性好。中藥粉針不僅僅是劑型的改變,還包括對有效成分、雜質和毒性成分等的深入研究,以及工藝升級和質量提升等。由于質量和穩(wěn)定性提高,粉針的藥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少。燈盞花素、雙黃連和清開靈等都已改成粉針劑。
4)中藥注射劑的質量控制水平偏低,所用原料有很多不是藥典收錄藥材,如勒馬回、祖師麻、驅蟲斑鳩菊、雞矢藤、薄芝菌、毛冬青、黃瑞香、大紅景天等注射劑所采用的藥材均為地方品種。非藥典法定品種往往缺乏質量標準,來源不易統(tǒng)一,基礎研究資料積累較少,制備注射劑難度大。另外,一些難溶性的礦物質(如石膏、赤石脂、明礬)、富含異種蛋白的動物藥(如鹿茸精注射液中的鹿茸、華蟾素注射液中的蟾蜍皮、疏血通注射液中的水蛭和地龍、痰熱清注射液中的熊膽粉、得力生注射液中的生蟾酥和生斑蟊等)以及樹脂、樹膠類藥物(如復方麝香)是否適合用作注射劑原料也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須指出的還有,相當多的說明書上沒有注明注射液所用輔料。
5)中藥注射劑的創(chuàng)新性不強。中藥注射劑的保護品種數不到全部品種數的15%。有些地方雖然生產不少中藥注射劑品種,但連一個中藥保護品種也沒有。相當一部分廠家存在短視現(xiàn)象,不愿多花精力、時間開發(fā)新的品種和提升產品質量,當然也與政府扶持新產品的力度不夠有關。
6)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與給藥方式有關??伸o脈給藥的中藥注射劑占全部注射劑的44.12%。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品種多是靜脈給藥方式,而肌內或穴位注射等方式給藥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少。靜脈給藥由于直接進入血液,造成不良反應的幾率大大增高。
為了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筆者有幾點建議:
1)鼓勵開發(fā)新的中藥注射劑品種,加強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
2)提高中藥注射劑的質量,在處方擬訂、輔料選擇、原料采用、工藝路線和質量控制等方面攻克技術難關。
3)中藥注射劑的審批需嚴格,盡量減少低水平重復現(xiàn)象。對于生產和技術力量雄厚、能夠控制好注射劑質量的廠家應多傾斜,對于技術薄弱的廠家不鼓勵發(fā)展中藥注射劑。
4)中藥注射劑使用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按中醫(yī)藥理論使用、以辨證論治為基礎。以感冒藥為例,中醫(yī)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表寒里熱型感冒,治療風熱感冒的藥物不適用于風寒感冒。建議由具有中醫(yī)資格的醫(yī)師使用,社區(qū)醫(yī)院使用需慎重,即使使用也需具備處理不良反應的技術和設備。
5)臨床上使用中藥注射劑一定要慎重:若口服有效,就不必注射給藥。醫(yī)生應該提高安全意識,避免給過敏體質患者使用,這對預防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注意靜脈用配伍溶液及給藥滴速,5%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鈉輸液的pH范圍為3.2~5.5;0.9%氯化鈉輸液的pH范圍為4.5~7.0。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輸液的pH對藥物有很大影響。因此,在配制中藥注射液的靜脈輸液時,除了要按照說明書采用合適的溶媒,還要注意配伍穩(wěn)定性,最好做到即配即用。靜脈滴注時需注意控制滴速,按照說明書要求,如無特殊要求,一般每分鐘不超過40~60滴。
參考文獻
1 周超凡,徐植靈,林育華,應當重視中藥注射劑上市后再評價[J],藥物警戒,2006,3(3):129—134
(收稿日期: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