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即將結束,自己所從事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活動又走過了充實而又艱辛的一段。為了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情況,我特意對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談。在這次訪談活動中,最令我高興的是,學生們都很喜歡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當然也有意外,有些學生給我提建議說:“姚老師,我們的計算機課堂不夠活,上課你說什么,我們必須聽,沒有我們自己活動的時間?!边€有的學生說:“姚老師,有些知識根本不用您講,我們自己也能完成?!甭犃诉@些話,我認識到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變換角度去思考和進行教學活動。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與嘗試:
讓教學內容變“活”
在實際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一切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從死板的教材中走出來,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學校的電腦配置,對所教的計算機內容進行選擇。要保證所教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應用性。如,在教學Windows98附件中“畫圖”工具的使用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練習,我設計了“畫水果”的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水果畫到畫板上。這樣,學生的練習就有了主題,不再像從前那樣亂畫一氣,而且素材來自于他們熟悉的生活,他們畫得非常得心應手。同時,學生的選題不同,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因此,每個學生的作品也不相同,到最后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把教學目標變“活”
老師的心中要時刻裝著學生。在教學內容選定之后,確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先考慮學生。要考慮學生學習的具體需要,千萬不要照搬過去的教學目標,照老方抓藥,不要忽略現(xiàn)在的學生和過去的學生是不一樣的這一情況。同時,我們每個學生的情況又不盡相同,因此要把“死”目標變“活”,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標準,最終制定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如,在進行“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教學時,我首先把一張做得非常漂亮的校報拿給學生們看,以此來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當學生們聽說自己也要學習制作這樣的小報時,顯得非常高興。接著我說到:“為了能制作出比老師這張還好的報紙,我們今天先從改變‘字體’學起。”這樣,把教學目標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學生漸漸學會插入文本框、圖片、藝術字,最終完成了一份精美的小報版面設計。
讓教學過程“活”起來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尋求別出心裁的答案,使孩子們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能力得到遷移。因此,教師要注意過程的靈活性,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并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尊崇“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如,在教學Windows98附件中“畫圖”工具畫畫時,當給學生們介紹完窗口各部分名稱之后,我就放手讓學生們自己練習各種畫圖工具的使用,同時要求他們邊畫邊自己總結出每個工具的作用,并鼓勵他們提出一些問題。在給學生一部分自由活動的時間之后,我讓學生們提出自己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的學生說:“用刷子畫的線為什么不直?”接著下面有個同學回答:“那你可以用直線工具呀”;有的說:“我畫的圓不圓,只是個橢圓,像雞蛋,這該怎么辦?”;還有的說:“我能讓紙改變顏色,你會嗎?”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說著自己的體會。這時我便抓住時機,找了幾個重點問題,引導學生去解決。如:如何改變背景顏色?我把機會給了剛才會操作的學生,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課堂真正變成了孩子的樂園,學生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讓課堂氛圍“活”起來
課堂教學是教師一生中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有意義的構成部分。作為教師的我,每一次走入課堂時,總是把自己最燦爛的微笑展現(xiàn)給學生、把自己最飽含激情的講解呈現(xiàn)給學生、把自己最富熱情的活力傳染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熏陶,當教師飽含激情之時,學生的情緒也得到感染,變得激昂而有活力,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總之,要使課堂充滿活力,首先需要教育者本身做一個良好的改變,用自己去感染學生,同學生一起去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師應積極去信任和贊賞學生,點亮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啟迪學生思維的靈感。我們追求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就要喚醒師生彼此心中的眷念和期待,帶著理想、帶著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更為寬廣、豐富和多樣的學習、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