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xiàn)代媒體日益頻繁接觸的學生已不滿足于“黑板+粉筆+書本”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隨著創(chuàng)新教育的全面展開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各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正以其直觀生動的特點和強大的交互功能,彌補著傳統(tǒng)教學手段表現(xiàn)單一的缺陷。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具有生動、形象、直觀、全面調動學生感覺器官的特點,同時,也具有超越有限的教學時空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課程資源、豐富學生感知、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起著推進作用。
第一,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便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為學生學好功課提供有利條件。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在接觸多媒體時好奇、興奮、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好多媒體這一輔助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語文知識。
如,在講授敘述文時,教師以前只能通過語言文字來表述事件或畫面,學生也只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把握,從而往往會造成認識偏差。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可以將原來抽象的敘述變?yōu)橹庇^、可感的畫面,能充分調動學生從形、聲、色等各方面感知事物,使教學活動從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單一教學模式向立體化的教學模式轉變。這種教學方法擴展了學生視野,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再如講散文時,教師利用多媒體配上合適的音樂,可以創(chuàng)設美妙的意境,讓學生慢慢地咀嚼、品味,感受語言的朦朧美、模糊美。
第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知識容量,加快知識的整合速度,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由于多媒體信息量大而且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靜為動,不受時間、空間、宏觀等客觀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所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時教學中會有些知識點的理解、難點的突破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就可把課文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可以將以往教學中無法展現(xiàn)的東西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教授《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時,教師通過放映多媒體教學軟件,引導學生通過聽覺來體會夢游的奇特——“列缺霹靂,丘巒崩催。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通過視覺,體會夢游的境界——“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這美妙的仙境通過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很快就走進了李白的夢中,再配上音樂去朗讀,體會得更加深刻。
再如,進行文言文單元教學時,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特殊句式等都需要大量的板書,學生覺得乏味。若用多媒體教學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既可刺激他們的感官使他們注意力集中,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多媒體技術應用于作文教學中,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的良好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文是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文字來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智力操作技能,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它歷來是學生學習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視作文為洪水猛獸。一到寫作文時,大多數(shù)學生就搜腸刮肚、東抄西摘地湊成一篇作文上交老師,以視完成作業(yè)。看看學生上交的作文,或內容重復,沒有新意、或弄虛作假、或言不達意,不是不對題,就是空洞無物。最另教師頭痛的是,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一種畏懼心理。
上作文課前,教師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讓學生在形象、聲音、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觀察、想象,再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確定寫作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尋求語言表達的途徑。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體驗、認識和描述事物,提高作文能力,還可以誘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多媒體教學省時、快捷、高效,大大增加了課堂密度,擴大了信息量,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它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借助于多媒體的優(yōu)化組合,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和生活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