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舞臺美術是為節(jié)目服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舞美設計應該創(chuàng)造出滿足演出節(jié)目需要的空間形式。文章闡述了電視綜藝晚會進行舞美設計常用的設計技巧及需要思考的問題,從而使舞臺設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關鍵詞] 空間;晚會;舞美設計;舞臺機械
[作者簡介]柳猛(1972—),男,南昌電視臺四級舞臺美術設計;夏俊(1974—),男,南昌電視臺四級舞臺美術設計。(江西南昌330038)
一、引言
舞臺美術是匯集多種視覺藝術形式于一身的綜合性舞臺藝術。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必須運用各種表現手段,充分利用美術創(chuàng)作的點、線、面構圖元素:疏密有序的點、簡潔明了的線和空間排列有機的面搭配組合,使舞臺上呈現出平面到主體三維的視覺藝術效果。舞臺美術是充分為節(jié)目服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無論是近景、中景、遠景,還是平臺、轉臺、景片、燈光、道具的應用處理都應該服務于演出節(jié)目,創(chuàng)造滿足演出節(jié)目需要的空間形式。
二、新世紀電視舞臺空間設計的特點
舞臺空間設計是一個綜合性、合成性極強的設計學科,它跨越了設計中的環(huán)境藝術、平面視覺傳達、立體視覺傳達等專業(yè)。由于使用的設計方法及手段的不同,所以形成的空間概念和形式美感也完全各異。舞臺設計先天具有兩種品性:限制與創(chuàng)意。它不像畫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那樣自由、廣闊,幾乎沒有什么限制:舞臺美術創(chuàng)作要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約,這種限制不僅給設計規(guī)定了范圍,也提供了可能。舞臺設計的創(chuàng)意是在限制之中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一方面要遵循限制的制約,另一方面也要突破其限制,開辟新的天空。
(一)空間形態(tài)的變換。舞臺的空間像個多邊的魔方,空間與形態(tài)的不斷交疊變換,使視覺形態(tài)、想象空間變得更加深遠與遼闊。在舞臺空間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通過不斷釋放設計意念、創(chuàng)造力使空間的形態(tài)擺脫固有感知的束縛。舞臺空間設計就是從一個非自然的、非感性的空間創(chuàng)造中產生出更合自然的、更富有人性的空間。舞臺設計空間的建立與演化是一個“有容乃大”的過程。信息時代的來到,促使舞臺的空間形成了不同的主題形式和空間形態(tài),一個多元的空間充滿著彼此的對話、共生共存的媒介載體?,F代舞臺空間不僅僅是用來講故事的敘事空間,更重視人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空間里對電視節(jié)目、事件(事物)的直觀視覺與心理感受。進入新世紀,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通過空間影像、互動信息、光影變化、虛擬場景等多種形式,呈現了舞臺設計豐富的空間效果。例如,在“2008年南昌市迎新春文藝晚會”,為了充分契合晚會主題,同時將空間形態(tài)表現得更飽滿,更適合電視轉播,筆者在設計中將立面景片與主背景LED視頻素材充分結合。在主背景LED旁搭建景具,配合LED視頻的畫面,在現場與電視鏡頭的視覺呈現中,締造了深遠的視頻背景并延伸至舞臺的“真幻交互”的效果。
(二)新的視覺傳播藝術。電視舞臺設計既是環(huán)境空間藝術,也是視覺傳播藝術。多媒體、互聯網的技術改變了人們視覺閱讀形態(tài)的習慣,模糊了視覺感知的界限,形成了新的視覺傳播的模式。視覺傳播傳達出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把有限的空間形態(tài)變成無限的虛擬時空。
1.符號元素。各種符號元素的互相變化、組合、變異,形成了一種新的語境信息交流形式,而這些符號元素經過多種媒介組合和信息技術的處理,使人們在舞臺表現的環(huán)境空間中漫游時,會深深被一些奇異形態(tài)、情景所吸引。
2.多媒體技術?,F代化的舞臺設計運用信息技術把各種信息資料進行重構,也就是把符號、圖形、文字、圖像、聲音、光影進行各種技術手段的處理,重新組合,使多種信息資料能夠互動、傳遞、轉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設計元素信息的傳播,舞臺設計從視覺的靜態(tài)向動態(tài)影像發(fā)展,數碼動畫的產生實現了舞臺動感空間的傳播形式向多元化發(fā)展,多種圖形、圖像的設計元素滲透到舞臺空間的每一個方位,我們可以從圖像變幻的世界里了解到更多舞臺空間的形態(tài)語言。各種技術手段如可控制燈光和音響系統(tǒng),LED、彩幕、彩簾等動態(tài)畫面顯示系統(tǒng),可移動的數字控制系統(tǒng)等技術,拓寬了舞臺設計的發(fā)展空間。在“2008年南昌市迎新春文藝晚會”上,比較多的使用了LED和彩幕,在有限的劇場空間中營造了多層次、高落差的舞臺效果。LED和彩幕的出現,通過大小、遠近、高低的層次分布,擴大現有的劇場空間,延伸視覺效果,并將整體舞臺空間虛擬化。LED和彩幕的大量應用,既能配合每個節(jié)目單元的演出,播放大量視頻素材,又能在節(jié)目的銜接中起到流暢的過渡效果。2007年的“八一軍旗紅主題晚會”,為充分契合這一主題,舞臺設計使用了LED和彩幕,主要應用于舞臺和立體空間中懸掛彩幕,平面由彩幕或LED組成,使主題更加鮮明。近年來,很多大型晚會活動的舞臺設計中都大量的使用了LED和彩幕。
三、電視舞臺空間設計的要素
(一)新材料與新設備。隨著材料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對材料認識的提高,舞臺美術設計師在傳統(tǒng)舞美制作材料的基礎上,不斷開發(fā)各種新型材料,包括家庭和室內外裝修材料、內外墻涂料、新型鋁塑板及輕型建材等。當代舞美設計師可應用的舞美制作材料與技術手段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舞美設計師可以自由地應用光影、色彩、聲音、質感等形式要素與舞臺構筑等形體要素來創(chuàng)造舞臺空間環(huán)境。
由于科技的發(fā)展及新材料的應用,人們的審美觀念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新的取向。舞美設計師也要充分考慮到在現場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光效與質地結合后可能產生的特殊效果,材質與效果的關系,光影對造型的影響等等。新型燈具的出現和使用也是設計師比較關注的。
(二)與舞臺機械的合理搭配。當今,舞臺機械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加,由原來功能單一的平臺、人工推拉車臺、簡單的升降臺和轉臺逐步演變成大型全自動機械型舞臺。在舞臺機構的某些部分還采用了遙控裝置和數字程控裝置等。在開敞式舞臺中,由于舞臺和觀眾廳處于同一空間,除盡端式舞臺和伸出式舞臺可以使用布景而不影響觀眾視線外,其他開敞式舞臺形式如中心式(島式)舞臺、中央橫式舞臺等在演出時,布景都會對觀眾視線產生影響,布景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在盡端式舞臺和伸出式舞臺可以布置臺上和臺下機械,鏡框式臺口箱形舞臺是演出歌劇、舞劇和話劇的傳統(tǒng)舞臺形式,也是布置舞臺機械數量最多、品種最全的地方。當然,在機械化的多功能劇場里,配置的舞臺機械更多。
(三)因地制宜。對于將場地本身作為造景的要素,一些設計師提出了頗有新意的設想:即充分利用符號空間、動作空間、知覺空間和交往空間,使舞臺造景空間得以擴展。可見,舞臺空間有挖掘不盡的深刻內涵。現在的舞臺設計風格是將功能、空間組織及形式創(chuàng)新融為一體,追求良好的服務和使用功能。例如:舞臺上搭建平臺(平臺的組合)、斜面舞臺、升降舞臺、伸縮舞臺及平行的車臺、旋轉的轉臺等,都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充足的舞臺展現空間,實現舞臺空間形態(tài)的延伸。近年來電視節(jié)目的多元化趨向,使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現場變的更加復雜起來。這要求設計師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室內”設計人員,還要能走出去,適應各種復雜的設計現場。
(四)觀眾與舞臺的“對話”。舞臺空間往往被多種設計元素分解為若干個多面體畫面,多面體畫面中的各個小的單元都能在觀眾的眼中反映出舞臺整體的各個側面,這是新的舞臺美術空間的理念。其目的是把觀眾帶進現代舞臺所營造的氛圍中,共同體會這個神秘空間中的美麗與奇特。解決好演員與觀眾的直接交流,是舞美設計師在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到的。也就是要使所謂的“離間效果”在舞臺上得以具體體現,但又不能拘泥于明顯的傳統(tǒng)舞臺的形式與風格,不要刻意追求繁瑣的裝飾,而要突出設計中平面布置與空間組織的自由,體現出形式的簡潔、線條的明快與流暢,以及設計手法的豐富。特別是在形式創(chuàng)造方面,在當代各種“主義”與思潮紛爭的背景之下,現在舞臺設計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與多元化的特征。
四、結語
現代科學技術與產業(yè)化的發(fā)展進程在逐步地拓寬電視舞臺設計的表現形式和空間形式,舞臺空間設計也逐漸從一個邊緣的設計學科發(fā)展成一個綜合的設計學科。高科技的發(fā)展又給舞臺設計的空間提供了技術的保障,設計的手段與方法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更加多元化。舞臺設計個性化越來越強,技術越來越先進,各類節(jié)目主題的舞臺設計也日趨多樣化,從而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舞臺設計與制作的文化產業(yè)。數字化技術發(fā)展使舞臺空間的表現力日益豐富多彩。如今的舞臺空間已打破傳統(tǒng)形式,融入新的設計意念和高新技術。從一個明確的主題到另一個多元化的空間,再從多學科技術到一個嶄新的創(chuàng)意,舞臺設計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一些前沿學科的研究成果,如多媒體信息技術、環(huán)境科學、材料科學、聲光控制等,都在舞臺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梢哉f,現代化舞臺設計是集科技、藝術于一身。
由于技術的力量和舞臺空間的寬容度促使舞臺設計形式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舞臺設計必將與其他學科共生共創(chuàng)、相輔相成,向舞臺設計學科的深度及廣度發(fā)展,從而為包括電視舞臺空間設計在內的舞臺設計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舞臺設計這一學科也因此更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劉浩.談舞臺設計的獨特性[J].劇作家,2009,(3).[2]王丹.淺析舞臺展示的動態(tài)視覺美學[J].電影評價,2009,(11).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