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作者運用調查訪問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從整體性、綜合性角度,對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指出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高級職稱特別是教授比例偏少,以及缺少學科帶頭人等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 大理州普通高校 高校體育教育改革 體育師資隊伍 現狀 對策
高校體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和大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良好的體育師資隊伍是培養(yǎng)人才的保證,是高校發(fā)展的前提。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部,而大理州位于云南省的西部,隨著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理州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如何?筆者對大理州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fā)展對策,以期為云南省大理州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研究方法與對象
1.1研究對象
大理學院是大理州唯一一所高校,體育科學學院是其下屬的二級學院,共有37名專職體育教師,分別承擔著專業(yè)體育課和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工作。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設計了體育教師問卷,于2008年9月對大理學院體育科學學院的體育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37份,回收有效問卷3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2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有關師資隊伍建設的專著、論文、報道及相關的檔案資料。
1.2.3數理統(tǒng)計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要求,對有關數據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體育教師年齡結構
目前,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年齡呈現“三多一少”的現象,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30歲以下、31—40歲與41—50歲年齡段教師人數相對較多,分別占32.43%、35.14%和29.73%,51歲以上年齡段人數相對較少,占5.41%。(見表1)。
從總體上看,年齡結構正逐步趨于合理。40歲以下青年教師人數最多(26人),比率最大(占67.57%),是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生力軍,為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了保證。41—50歲的中年教師人數相對較多,他們是云南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中流砥柱。如果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力量,則師資隊伍將失去主力軍,對教學將會造成全面性的影響。51—60歲年齡段的老教師人數較少,他們大都具有高級職稱。其中多數是學科帶頭人,具有較廣泛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如能繼續(xù)發(fā)揮其潛力,他們將為青年教師的發(fā)展提供巨大幫助。
2.2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
調查顯示,大理學院體育教師的學歷主要由本科生組成,占64.86%,博士學位的占5.41%,碩士學位的占29.73%,沒有??茖W歷。我院體育教師的學歷以本科為主,碩士為輔,博士起科研帶頭作用,這一結果超過教育部要求的高校教師研究生學歷的達標率。李靜波的調查顯示,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中大學本科學歷占86.56%,碩士研究生學歷占12.5%[1]。從學歷層次來看,大理州普通高校明顯高于全國的水平。學歷反映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研究生學歷層次,不僅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問題,更重要的是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問題;科研搞上去,教學水平就自然得到提高。(見表2)
2.3體育教師職稱結構
據調查統(tǒng)計,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具有正高職稱的只有4人,占18.81%,副高職稱10人,占27.03%,講師職稱10人,占27.03﹪,講師以下職稱13人,占35.14%。從職稱比例看,與2002年陳福昌所作調查得出的全國體育教師職稱水平相比,比較接近[2]。(如表3)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體育師資隊伍培養(yǎng)力度的不斷加大和高校在校生人數的增多,云南省大理州普通高校的中青年體育教師人數呈上升趨勢,以中青年體育教師為主體的中堅力量逐漸活躍在教學一線上。這樣一支年輕化的體育師資隊伍,其優(yōu)點是思想活躍,敢想敢干,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給體育師資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41歲以上年齡段的體育教師,一般具有高級和副高級職稱,各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敬業(yè)精神強,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教學骨干,是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界的中流砥柱和寶貴財富。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 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整體年齡結構正逐步趨于合理,但各年齡段教師數的分布不均衡,需要進一步調整。
3.1.2 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職稱結構正逐步趨向合理,與目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承擔的任務基本吻合。但存在高級職稱特別是教授比例偏少的現象,應當引起重視。
3.1.3 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學歷高于國家要求標準,可以滿足高校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博士較少,應作為以后教師管理的重點任務來抓。
3.2 建議
3.2.1 統(tǒng)一認識,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改變現狀。大理州普通高校要重視培養(yǎng)一批政治思想好,愛崗敬業(yè)的高層次、高素質、高水平的中青年體育教學科研骨干和學術帶頭人。
3.2.2 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優(yōu)化師資環(huán)境。在教師職稱評定工作上,特別是在高級職稱的評審中,給體育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環(huán)境,打破了論資排輩的思想,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申報高級職稱,促使大理州普通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學術梯隊盡快形成。
3.2.3 重視學科梯隊建設,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對部分思想素質較高,有一定學術造詣,肯于鉆研和善于團結人的中青年體育教師,充分培養(yǎng)與扶持。
3.2.4 采用引進與培養(yǎng)相結合的辦法,繼續(xù)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優(yōu)化教師的職稱結構。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把經驗較豐富的老教師組成導師組,采用研究生的指導模式,對中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定期指導,營造良好的教學風氣,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靜波,樊蓮香.21世紀初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科研的現狀[J].體育學刊,2005,12(1):78-80.
[2]陳福昌.我國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18(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