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俠,曾經(jīng)是每個男人的夢想。但如何成為一個大俠,如何算是一個真正的大俠,卻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我們見到了一個又一個大俠,但比較起來,喬峰的英勇所為,讓我們肅然起敬,可謂“俠之大者”。
關(guān)鍵詞: 喬峰 大俠 品質(zhì)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陪伴我度過了兒時,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在他筆下一個又一個英雄迎面而來,不禁令我們神往。曾幾何時,也想學(xué)得一身武功,一把長劍,孤身獨闖天涯。
在金庸的筆下有很多的大俠,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雪山飛狐》中的胡斐等。我最喜歡的是被譽為金庸武俠頂峰之作的《天龍八部》中的大俠喬峰。
看過金庸武俠的人很少會有不喜歡喬峰的,這個集俠義忠孝于一身的大俠,忍常人所不能,注重民族大義,看重兄弟情義,對愛真誠無私,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喬峰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xiàn)。
一、忍常人所不能
喬峰出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悍勇的契丹鐵騎四處沖殺。無數(shù)大宋百姓在遼兵的蹂躪下輾轉(zhuǎn)哀號,大宋王朝在沖天的火焰中搖搖欲墜。在那樣的時代之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宋遼之爭,西夏、吐蕃對大宋的覬覦,到后來崛起的金、蒙古的侵略,積弱儒仁的大宋朝廷受到極大沖擊,于是保家衛(wèi)國、驅(qū)除胡虜成了每個熱血男兒的理想和目標。喬峰是丐幫的幫主,他正是抱著這樣的理想,為“自己的民族大業(yè)”而努力拼搏。但命運卻和喬峰開了一個玩笑。在杏子林中,在馬夫人冰冷、尖刻的話聲中竟透露出喬峰是契丹人的秘密。所有的人都把對契丹人的恨意轉(zhuǎn)移到他的身上,喬峰從一個人人敬慕的大英雄變成萬人唾罵的民族仇敵。他自己自是不會相信,讀者也不會相信。可是人證物證一個接一個,你說能不信嗎?在他調(diào)查自己的身世期間,他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啟蒙恩師一個個被殺。喬峰終于明白自己確是契丹胡虜,他很痛苦。不但因為自己不是漢人,更為了至親的人被殺,這筆帳卻算在自己身上。平日里決不可能的事,因他是契丹人變得言之鑿鑿起來。所有的委屈全部集中到他身上,但他卻沒有因此而沉淪。阿朱的愛漸漸撫平了喬峰的創(chuàng)傷,讓他又重新振作起來。可就在他要帶阿朱離開中原,去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之時,喬峰找到了“大仇人”,可結(jié)果卻是打死了自己一生中最心愛的人——阿朱。這時我們不免要想,為什么金庸先生要如此殘酷,讓一個不幸的人屢遭劫難。實際上他是在成就一個大俠“忍常人所不能”的品質(zhì)。
在金庸先生筆下的大俠又有哪一個能像喬峰一樣“忍常人所不能”。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在受到冤屈之后以酒度日,意志消沉;又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雪山飛狐》中的胡斐一生之中很少蒙受冤屈。在此不禁要問,他們這些人物是否能禁受住如此沉重的打擊?
二、注重民族大義
在民族大義上喬峰這個人物是矛盾的,正如他是姓“喬”還是姓“蕭”。喬峰出身在契丹,并且身上紋有狼頭,成長卻在大宋,從小身受大宋文明的影響,就如一個漢人一樣。在不知道自己是契丹人之前,一直率領(lǐng)丐幫誓死抵抗遼兵攻宋。他的一系列英雄行徑也得到了中原武林的認可,被稱為“喬幫主”、“喬大俠”。但得知自己是契丹人之后,他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生育他的族人,一邊是撫育他成長的兄弟,他該怎么辦?他剛開始選擇了逃避,但民族的矛盾并沒有因為他的逃避而停止。機緣巧合,喬峰成了遼國南院大王,如果為了一己私仇,喬峰完全可以服從大遼皇帝耶律洪基之命,率兵南下攻宋,雖未必能就此滅了大宋,但報仇雪恨卻自是勢不可擋。然而他卻并不如此,相反以一己之生死武勇,強逼得大遼皇帝宣誓回師,保得遼宋邊土平安。
小說的這一章,可以說是全書的最為精彩動人的段落,回目叫做《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小說寫道: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nèi)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呼,縱馬上前幾步,但隨即又勒馬停步。虛竹和段譽只嚇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臟,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
虛竹忙撕開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搶救,但箭中心臟,再難挽救,只見他胸口肌膚上刺著一個青郁郁的狼頭張口露齒,神情極是猙獰。虛竹和段譽放聲大哭,拜倒于地。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來,團團拜伏。
吳長風(fēng)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中原豪杰一個個困擾,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么他為什么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p>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xué)到了漢人大仁大義?!?/p>
“兩國罷兵,他成了排難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著自尋短見??!”
“他雖于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賊。他這是畏罪自殺?!?/p>
“什么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么事要畏懼?”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尋思:“他到底于我大遼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代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jié)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于雁門關(guān)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么?”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zhuǎn)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去。
誰能回答蕭峰為什么要死?誰又能識得大英雄?誰識得蕭峰?誰識得人間大俠,至性至情?誰又識得英雄犧牲,人性升華,照亮人間希望與安樂?……耶律洪基不知道,吳長風(fēng)不知道,阿紫不知道,中原群雄、丐幫弟子、大理臣將、大遼兵士都不知道。英雄不在于姓“喬”還是姓“蕭”,又豈在“大遼”還在“大宋”?為遼宋兩國軍民蒼生祈福又豈在遼或宋獲取富貴功名?大仁大義、為天下眾多的“兄弟”平安喜樂,卻得罪了自己結(jié)義兄弟耶律洪基,這正是大英雄大豪杰自立于天地之間、舍身取義的豪邁壯舉,同時又是人性的真正的升華……
三.看重兄弟情義
自古以來,在大俠身上始終擺脫不了一個“義”字,不論是民族大義,還是兄弟情義。在喬峰身上,兄弟情義也到了很好的詮釋。喬峰在做丐幫幫主時,下屬犯了錯,他勇于承擔(dān)自責(zé),會把刀一把一把插在自己的身上。為了結(jié)義兄弟段譽和虛竹的事也是兩肋插刀,毫不含糊。
喬峰在做丐幫幫主的時候曾發(fā)誓,有生之年不殺一個漢人,卻在后來的聚賢莊一戰(zhàn)中殺了許多的漢人,還有許多是曾經(jīng)一起戰(zhàn)斗過的兄弟。但這是這幫自認為是大俠的人逼出來的,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全強加在喬峰的身上,只因他們認為喬峰并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于是他就成了殺師弒親的大惡人。百口莫辯,千夫所指,而喬峰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然后去追查事情的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但在動手之前,喬峰依然要求和這些往日的好兄弟一一喝下斷交酒。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瀟灑,又敢問有幾個大俠能做到如此。
《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年輕時人性一直在變化當中,又何嘗像喬峰一樣做過為兄弟兩肋插刀之事;《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一生憨厚老實,人生之中的知己除了黃蓉,也只有老頑童而已;《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作為一教之主,也只是在履行其教主的職責(zé),又有誰能像喬峰一樣呢?
四、對愛真誠無私
《天龍八部》中對于喬峰的愛情的描寫只是很短的一部分。但是他對于愛的真誠無私卻留在了我們腦海中。喬峰一生之中只愛一個女人,那就是阿朱。對于死纏濫打的阿紫一直只有兄妹之情。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喬峰在少林寺救了阿朱。喬峰本只把阿朱當妹妹看待,但阿朱卻在朝夕的相處中喜歡上了這個大英雄。喬峰在明知道聚賢莊有人等著殺他的時候,依然送阿朱去治傷,并在傷重被人救走的時候,仍拜托白世敬求神醫(yī)治好阿朱。當喬峰在雁門關(guān)外看到阿朱,得知她一人在這等了他五天五夜,只為見到他的時候,喬峰也感動了,也流下了眼淚。這時喬峰愛上了阿朱。喬峰和阿朱在一起的時候,他是快樂的,于是承諾阿朱說完了事就和她一起去塞外牧馬放羊,再不踏足中原。后來,有情人終未成眷屬,喬峰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失手打死了阿朱,看著心愛的人在自己懷里死去,那一刻喬峰仰天長嘯,滿含傷心和難過,那嘯聲真可撼天動地。飽經(jīng)磨難走到一起的一對有情人,最終卻只留下塞上牧羊空許約的遺憾。
綜觀金庸先生筆下的大俠,真正能讓人肅然起敬的俠之大者也只有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