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幽默”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本文主要介紹了幽默在歷史教學中重要作用:它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可以塑造學生開朗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介紹了運用課堂幽默的幾種方式,以及在運用幽默語言過程中注意的問題,最終達到學生快樂學習的宗旨。
關鍵詞: 歷史教學 幽默 快樂學習
“幽默”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學家維提斯洛夫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個呆板、不懂幽默的人是很難受周圍的人歡迎的。同樣,一個不懂幽默的老師,也是很難受學生歡迎的。
幽默是一種能給人帶來快樂的藝術。有幽默感的歷史老師深受學生的喜愛,因為他們能運用幽默把課堂變?yōu)閹熒涣魉枷敫星椤⑴鲎仓腔刍鸹?、啟迪智慧靈感的其樂融融的“磁場”,能使歷史教學產(chǎn)生“磁力”效應,給學生帶來高層次的心靈歡樂和精神享受。懂得幽默的歷史教師能使坐在教室里的學生如沐春風而不是如坐針氈,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快樂教學。
幽默的巨大力量使歷史教學不能忽視對它的關注,幽默藝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有哪些作用呢?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來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歷史課堂中的幽默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霍列斯曼也說過:“教師應設法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否則,教學只不過是在打冷鐵?!笨梢姡瑔酒饘W生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性因素。而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的傳遞藝術,幽默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愉快,思維激活。在這種愉快、歡樂的課堂氣氛中,教師風趣幽默、精妙詼諧的話語,會最大限度地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接了當?shù)靥岢龈鬃屓私邮堋?/p>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一歷史教師參加優(yōu)課競賽,乍進教室便語出驚人:“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臉皮都很厚!”聽者莫不面面相覷,不知老師葫蘆里面賣的是什么藥?!耙驗橥瑢W們都渴望在這有限的一節(jié)課里面多學習一些知識,表現(xiàn)得很貪婪”,教師不失時機地說,“其實這是一種非??少F的品質。”說到這里大家才松了一口氣,學生們顯然也被他幽默的語言所感染,個個爭先恐后地參與課堂學習。據(jù)了解,這個班級的學生在課堂上一直比較沉默,雖然自學意識比較強,然而在課堂的積極互動方面常常讓老師很被動。這節(jié)課顯然學生們的學習的熱情被調(diào)動了起來,教學效果也就非常不錯。
二、歷史課堂中的幽默能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教師在教學時不妨自己開自己一個玩笑,常常能使自己放松,讓學生自在,師生間心理距離迅速拉近,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為教師教學藝術發(fā)揮最高效能鋪平道路。記得有一次我穿了一身中山裝走進教室,學生一片唏噓,我說:“我這套衣服是不是比較符合本學科的特點?”學生笑答:“是?。 痹诨钴S和緩的氣氛中,新課開始了。
我國有句古話:“親其師而信其道。”講的是良好的師生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的教師習慣于板起面孔說教,一副衛(wèi)道士、正人君子模樣,雖說學生不會畏而懼之,卻一定是敬而遠之;師生關系雖不至于劍拔弩張,卻也是難以和諧融洽。學生不能“親其師”又怎能“信其道”。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不服”,心里卻實難真服。實踐證明,師生情緒嚴重對立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來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礙他們對正確要求的意義的真正理解,即所謂“意義障礙”。而歷史課的教學幽默則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學生因此會覺得教師既可敬又可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消除意義障礙,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師生間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諧氣氛,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
三、歷史課堂中的幽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歷史課的概念、原理、觀點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而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抽象思維能力、社會生活閱歷等原因又帶來了理解上的困難。幽默能營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認真聽講的輕松愉快的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注意力相對集中,直接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記憶力也就會隨之加強。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充滿了“磁性”和魅力,學生在開懷大笑中接受的知識,往往能夠銘記終身,永難忘懷。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諧音編出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詞語,起到化簡、深化內(nèi)容的作用。為了讓學生記住“三國”的名稱,在講課時可以倒讀成“無所畏”(吳、蜀、魏)。在提到一些反面人物時,可以用諧音來嘲笑一下,如魏忠賢“未”忠賢等。這樣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會收到“樂中記,記中樂”的效果。
四、歷史課堂中的幽默可塑造學生開朗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的品質?!庇杏哪械娜送切愿耖_朗、情操高尚、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教師的幽默可培養(yǎng)學生樂觀豁達的氣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以新的眼光去看生活”,增強學生的幽默感并進而優(yōu)化其非智力因素。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能時時發(fā)現(xiàn)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賞生活中輕松的一面,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風度和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的人,容易令人去親近,這樣的人,使接近他(她)的人也分享到輕松愉快的氣氛;這樣的人,更能增添人生的光彩。教學幽默作為教師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師豁達的胸懷、樂觀的態(tài)度和寬容的機智。當教師把幽默帶進課堂,運用幽默教學藝術實施課堂教學時,學生將受到感染和熏陶,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正是我們歷史課教學的任務之一。
我在教學中喜歡聯(lián)系實際,作出一定的假設,使學生進入所設定的虛擬情境,仿佛置身于歷史之中,根據(jù)假設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會因為歷史的遙遠感和陌生感的消失而倍覺新奇有趣,產(chǎn)生幽默,并積極地進行思考。如講到項羽四面楚歌,兵敗自殺,我作這樣的假設:如果你是力拔山兮的楚霸王,面臨當時的失敗,你會怎么做呢?學生們?nèi)ひ獍蝗?,興致極高地討論,七嘴八舌地發(fā)言,這樣的假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yǎng)了學生抽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再如,講到“外戚”這個概念時,我提問某學生:“如果你是封建帝皇,那么哪些人是你的外戚?”這樣的假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既豐富了生活情趣,又讓學生非常輕松地掌握了概念,并加深了印象。
當然,制造幽默課堂,除了運用事例或故事法,還有生動形象的比喻,優(yōu)美感人的語言,形象的漫畫;此外運用學生耳熟能詳?shù)臇|西,如格言警句、歇后語、課文詩句、廣告語、流行歌曲等,在適當?shù)胤近c染一下,也可造成濃郁的幽默氛圍。但不管是采用哪種方式,最后的效果是一樣的。幽默融教育性與趣味性于一體,使學生在笑聲中“明其旨、悟其理”。
由此可見,幽默在歷史教學中確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說,幽默是歷史老師須臾難離的法寶。但,它像開胃的作料,只起調(diào)味作用,畢竟不能以作料為主食。如果為追求表面的熱鬧而背離教學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幽默也不等于嘩眾取寵,不同于插科打諢。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使幽默免于鄙俗,免于流惡。總之,幽默“成在舌耕,功在思考”,只要教師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素材,認真總結、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幽默之處,一定會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愿歷史課堂中的歡聲笑語多一些,多一些,再多一些。
參考文獻:
[1]魏授章.歷史課堂教學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張保華.中學歷史教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卡爾曹夫.中學蘇聯(lián)歷史教學法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4]鐘啟泉.現(xiàn)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5]白月橋.歷史教學問題探討.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