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交際的。而交際的主要手段就是“聽”和“說”。本文論述了如何迅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快捷方法。
關鍵詞: 培養(yǎng) 提高 英語 聽說能力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交際的。而交際的主要手段就是“聽”和“說”。聽說是語言技能,同時又是語言交際的形式。聽說能力差就無法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再者,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有助于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應成為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聽說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由于受基本功、學習動機及興趣等因素的影響,難以提高聽說能力。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從多方面、多角度來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本文擬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提供一些方法。
一、教師應發(fā)揮其宏觀指導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越大,動力越強。孔子在《論語》中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他把“樂學”具體地描述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據(jù)某些專家調查統(tǒng)計表明,學習有興趣、有吸引力的東西,記憶可能性可以幾乎增加一倍半。教師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接觸一些原著、名篇,讓他們體會“native speakers”筆下的英語。課堂教學要立足于多問,圍繞學生來進行,先問后講,盡量讓學生多活動。利用錄音、錄像等計算機多媒體,把視和聽有機結合起來,教學過程就顯得生動、形象、直觀。在講解課文時,適當為學生介紹一些英美國家的背景知識、風土人情、英語諺語、典故及習慣用語,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營造學習氛圍。
我國的英語學習者大多數(shù)都是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的,他們缺乏真實的英語學習氛圍。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營造一種情景交融、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作為教師,一方面,則應該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講解課文、用英語提問,另一方面,應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聽說訓練。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產生愉快情緒,提高大腦活動效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很重要。教育家贊科夫指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的”。這種氛圍有助于教師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學生自身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
1.注重“聽”的訓練。
把“聽”放在語言學習首位。因為正確的“說”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聽”的基礎上,先“聽”后“說”的安排可以使初學者開始就接受正確的語言現(xiàn)象。這些語言現(xiàn)象包括:句子的升調、降調和重音,單詞之間的語音連續(xù),單詞的次重音,講話的不同風格如美式發(fā)音和英式發(fā)音。如果長期進行聽力的訓練,學習者在潛意識中就會模仿那些地道的語音、語調。學生應每天安排具體時間練習聽力,時間可選擇在早晨和晚上。每天聽力時間至少在一小時以上。聽力訓練必須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中斷。
2.精聽和泛聽相結合。
所謂精聽就是對所聽的材料反復聽,要聽懂每一句,甚至要清晰地寫出聽到的每個句子。對句子中的生詞、語法現(xiàn)象要逐個弄清楚。如果遇到聽不懂的詞,就按該詞的發(fā)音去查字典。泛聽一般只要求聽一到三遍,只要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個細節(jié)。只泛不精,會養(yǎng)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習慣,所以這兩種訓練哪一種也不應偏廢。泛聽可安排在閑暇時間,如散步的時候或旅行中。
3.聽后的復述。
聽了一段材料之后,把材料中的內容要點寫在一片紙上,然后按寫在紙上的要點復述整篇材料的大意。第一遍盡量用原文中的句型和詞組。第二遍要用自己的話按要點復述一遍文章的大意。這樣做的目的是既練了聽力,又提高了口語能力。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課外活動。
大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英語課外活動,如英語晚會、英語沙龍、英語學術報告等。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huán)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學唱一些英文歌對發(fā)音很有幫助。英文歌詞也是很好的口語材料。
5.練聽說,不要忘閱讀。
聽說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耳朵和嘴巴的問題。聽說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對一篇文章文化背景了解的程度。如果有的文章聽懂了字面上的意思,但是不了解該文章的深層含義,就是文化背景知識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學生平時要經常閱讀一些英文報紙和雜志,如英文版的《中國日報》、《英語世界》、《英語學習》等,平時要關注國際時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新聞背景。因此,一個人各個領域的知識越豐富,他的理解就越深刻,聽說的速度就越快。
6.及早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在提高聽說的同時,要盡早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這是提高聽說能力的一個突破口。應盡量少聽漢語廣播,盡可能多聽多講英文。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除了要學會Paraphrase外,還要經?;貞泟倓偮犨^或看過的材料,用英語大聲或默默復述原文。見到什么,就思考英語怎么說。
7.要有不怕聽錯、說錯、不斷苦練的精神。
練習聽說的學生,往往怕聽錯、說錯,不敢主動張口練習。然而語言是一種習慣,沒有反復的操練和實踐難以產生熟練的技巧。一開始不要要求過高,會話重在達意,只要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就是基本成功的。出了錯,注意總結,自覺改正就是了。
總之,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過程中除了掌握基本技能之外,多讀書、擴大知識面、了解各種信息也是必須的,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要全面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必須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所以,教師需要設計好各種語言活動,準備充分的材料,使得教與學在整個過程中得以發(fā)揮。同時,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嚴謹性,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習,使學生處于學習英語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提高聽說能力,從而使更多的學生發(fā)展成為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戴偉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
[2]高一虹.“1+1>2”外語學習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4]席玉虎.當代英語教學實用模式與技巧[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曾凡貴.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探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