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同時又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幾十個演示實驗,2004年用了新課標的教材后,演示實驗更多。傳統(tǒng)教學總是教師臺上做,學生臺下看,雖也能起到相應的作用,但學生的主體作用卻大打折扣。從2004年起我開始試行讓學生做演示實驗,發(fā)現(xiàn)效果非同凡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突飛猛進。
一、如何激發(fā)學生做實驗的興趣
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動手做演示實驗的興趣和欲望,我在第一節(jié)“Na的性質”中精心準備了課本上的演示實驗,并請了兩名學生做助手,在演示的同時不斷提問:“你們想親自動手做演示嗎?”以激發(fā)學生的欲望,結果學生群情激昂,紛紛要求參與。于是我便適時布置了幾道課下討論題:“做化學實驗應注意什么?”“我把全部的演示都交給你們去做,你們能完成嗎?”“你們應怎么分組?”經過充分地討論,在第二節(jié)化學課上,我把全班分成了12個小組,每4人一組(兼顧好中差生),每組大約5個實驗,并對每組做哪些演示均作了詳盡的計劃安排,要求學生提前一周預習教材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所做演示的“備課”任務。
然后我向學生反復說明了做化學實驗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和化學實驗的安全常識教育,諸如消防安全知識、割傷急救、燙傷和燒傷的急救、化學灼傷的急救等,并分別在實驗室和教室書寫張貼。緊接著我讓學生對“學生實驗”中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進行了反復練習。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躍躍欲試的學生終于可以大顯身手了。在第一章第一節(jié)做空氣的組成演示時,第一組學生做得格外順利,其他同學也紛紛請纓要求重做,我便破例又讓三組學生做了這個實驗。這節(jié)課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以后的學生演示打下了極好的基礎。另外,在學生做演示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講臺上做實驗其他同學觀察起來不方便,于是我在上化學課時便讓學生在教室中間騰出一塊地方,在學生在中間做演示以讓其他同學觀察得更加仔細。
二、學生自己做實驗,效果非凡
1.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時代呼喚主體精神?!皩W生做演示”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學生不再是一味聽教師講、看教師做,而是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由自己準備和完成,進行方案設計并進行實驗操作,對實驗的事實加以分析并做出結論,這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滿足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由此激發(fā)其主動參與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蓖袪査固┮苍浾f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痘瘜W教學大綱》就明確指出:“中學化學的首要任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倍鴮嵤皩W生做演示”模式乃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有效途徑。因為實驗本身就能引發(fā)學生濃厚的認知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實驗興趣是認知興趣中重要的一種。只有當學生通過親自探究實驗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時所形成的興趣,才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實踐證明,實施“學生做演示”模式既可促使學生形成對化學學習的持久興趣,同時又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利于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致使學生一味死記硬背而無暇顧及“創(chuàng)造思維”?!皩W生自己做實驗”模式卻能給學生提供主動探求知識的寬松環(huán)境,讓他們在成功的設計和實驗操作的愉悅情緒下,潛力得到充分發(fā)揮,思維更加活躍。在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和驗證,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從中就會迸發(fā)出更多的智慧和靈感。一個演示實驗的順利完成,是諸多能力綜合協(xié)調的結果。在實驗室中做實驗,儀器、藥品均由教師準備妥當,實驗步驟也由教師擬定,學生只要“依章操作”就可以了,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封閉了學生的心理和潛能的發(fā)揮。而“學生自己做實驗”則不同,所用儀器、藥品要自己找,實驗步驟自己定,實驗中的異常現(xiàn)象由自己分析、處理(稍加困難的老師當然要給以指導),因此學生實驗時的情趣十分投入,思維極其活躍。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獨立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疑”的良好科學習慣。
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在他們感到迫切需要解決新問題時開始,充分發(fā)揮實驗設疑作用,可以使實驗內容和知識體系具體化、條理化、問題化,啟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始終處于有效的積極思維狀態(tài)。學生在預習、準備和親自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都會反饋出來,甚至還會與其他同學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5.“學生自己做實驗”模式促進了化學興趣小組的快速發(fā)展,提高了學生預習的自覺性,養(yǎng)成了自學的良好習慣。
由于學生都有一個爭強好勝的心理,每一個小組都怕在其他同學面前“丟人現(xiàn)眼”,都想更好地順利完成翹首以待的兩三周才能輪到一次的“展示”機會,所以都十分重視,提前預習、主動自學、查閱資料、積極準備,全班上下形成了一個濃厚的自學氛圍,化學興趣小組也得到了蓬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小組成員間密切合作,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6.有力地促進了家庭小實驗的積極開展。
由于學生在做演示實驗后“余興未盡”,不少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家庭小實驗以大顯身手,還有不少學生自己探索設計化學實驗,探求化學世界的奧秘,為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7.有力促進了教學成績的提升,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由于采用了“學生做演示”的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我所教的班級學生化學成績十分顯著,在期末考試、畢業(yè)會考、升學考試中化學成績均名列前茅,優(yōu)秀率均在50%以上,及格率達100%,并且還帶動了物理、數學等學科的發(fā)展。
三、學生自己做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由于學生所做的實驗均是全新的知識,學生要經過預習、準備、多次反復練習才能掌握,因此在實際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大多學生都有濃厚的興趣,都有一種敗而不餒的積極心態(tài),再加上教師及時的指導,所以大多問題總能及時解決。這里教師要注意使用的方法要因時利導、因人而異、因事而定。演示實驗簡單的,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復雜的,教師要及時指導或幫助他們完成準備活動。
事實證明,堅持讓學生做演示實驗能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扎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積極性更高,知識面更廣,成績提高更快,既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及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